中美本周将重启贸易谈判 但双方分歧几无缩小迹象(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6月底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同意在双方恢复谈判的同时,暂停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消费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随后表示,中国将重新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美国将放宽对美企向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出口科技产品的限制。

但熟悉这次特习会情况的消息人士和华盛顿的中国贸易观察人士表示,此次峰会基本上没有为高层谈判代表解决僵局扫清障碍。僵局导致中美贸易协议谈判在5月初破裂。


一位美国官员上周表示美中将恢复贸易磋商,由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长努钦与中国副总理刘鹤进行电话沟通。

美国要求中国进行广泛的政策调整,以更好地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停止商业机密的强制转让和窃取行为,并限制高额的政府行业补贴。美国官员称,这攸关从人工智能到航空航天等未来高科技行业的主导地位。

“整体氛围发生了变化,”智库美国企业研究院(AEI)的中国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称。“虽然这对市场有利,但政府从未就如何解决问题做出过明确说明。”

史剑道时常与特朗普政府官员讨论问题。他说,双方在峰会上各取所需--贸易争端降温,而且避免出台对双方都不利的新关税措施。

“双方相互施加的压力现在得到化解。我预计这种局面会持续几个月,”史剑道补充说。

**没有确定承诺**

中美双方对于两国领导人在大阪达成何种共识似乎有不同的看法。

三位熟悉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中方并未就立即采购农产品做出确定承诺。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会晤期间两次提出农产品购买的问题,但习近平只同意放在最终达成的全面协议中加以考虑。

除一家中资民营企业少量购买美国稻米外,并没有什么采购落在实处。中国官员和官媒在过去一周强调,包括农产品采购在内的任何协议都建立在美国取消关税的基础上。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承诺任何东西,”一位熟悉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说。

“以为他们会在有所得之前就作出重大让步,这种想法没什么道理。他们也许会买一些猪肉,买一些大豆,但仍只是极其少量的。”

美国政府官员也淡化在允许华为购买美国科技产品这一问题上,会作出什么程度的承诺。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表示,只允许向该公司出售“技术含量较低的”美国半导体产品。

路透上周报导,美国商务部出口管控的执行人员被告知,在评估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产品的许可证申请时,“将按照最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标准”,因该公司仍在出口黑名单上。

中国官员指出,在大阪会谈中他们只是让美国在华为问题上做出让步,而没有让美国在他们的其他要求上做出让步。其他要求是指取消现已加征的关税。

他们表示,因此即将举行的磋商将重点放在取消关税上。

第二位消息人士称,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以及中国对价值1,600亿美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加征的关税最后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据一位熟悉情况的中国官员称,贸易谈判可能会很快重启,但两国的核心需求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在最棘手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将是一项挑战。

“磋商环境更加严峻了,”这位官员说。

另一位官员称,中国仍担心美国贸易谈判团队里的鹰派人士,例如纳瓦罗。

“那(美国贸易谈判团队里)有恃强凌弱者,”该官员说。

与路透交流的几名官员要求匿名。

中国外交部引述习近平在大阪对特朗普的表态称,“在涉及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中国必须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一名驻北京的亚洲高级外交人士称,中国领导层将承受压力,不能对美国让步,而且任何谈判结果都必须是平等而均衡的。

“贸易协议不能被描绘成是美国的胜利,”这名外交人士引述他与中国官员的交谈内容称。

**使用哪个文本?**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双方将在5月初谈判破裂时本已几乎达成一致的文本基础上继续磋商。

中国政府删去了该文本中有关修改法律以反映改革承诺的措辞,称这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为了使中国改革的承诺更可能实现,莱特希泽坚持必须修改法律。

找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成为双方谈判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棘手问题待解决,包括为了让两国遵守各自承诺而设计的落实机制架构。

美国方面的一些要求,也都是双方仍有歧见的问题,包括限制中国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国企补贴、中国云计算市场准入、农业生技许可、中国对美采购农产品的最终规模。

曾任USTR中国贸易谈判人员的Claire Reade说,目前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空间。Reade目前在华盛顿Arnold and Porter律所担任贸易律师。

“这是政治意志的问题,现在有一些方法能够绕过当前被划下的红线,”Reade说。“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必须最后能说自己坚守立场而且实质上赢得胜利。”

中国如果要避免显得屈服于美方要求,一个方法是在协议达成前先就关键问题采取立法行动。她说,这么一来,中国就可以说他们是按自己的意思在修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