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斩首巴格达迪 美军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27日上午9时发表重要声明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最高头目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在美军突袭行动中自爆身亡。

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说,美军特种部队26日晚在叙利亚西北部展开了一场危险而又大胆的夜间突袭,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已将世界头号恐怖主义头目巴格达迪绳之以法。 「他跑进一条死胡同,一路上一直呜咽哭喊尖叫,最后死了。当时建筑物里其他人已经投降或被杀,有11个年幼的孩子被带走,都没有受伤... ...他引爆自杀式炸弹背心,自己和三个孩子死了。身体被炸得残缺不全。他死得像条狗,像个懦夫。」

伊拉克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拉克情报部门已经找到巴格达迪的下落,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美国。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透露,该军事行动早在几周前就已经开始,并进行了模拟演练。

八架载着特别行动小组的直升机从附近某国的秘密地点起飞,通过1小时10分钟的飞行,特种部队抵达巴格达迪藏身的院落。特朗普与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等要员在白宫战情室观看了本次行动。从白宫描述的行动细节看,这是策划已久的一场斩首行动。



这样的场景和数年前击毙本拉登(bin Laden)的场景非常相似。

2011年5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美国特种部队2011年5月1日晚乘坐4架直升机对巴基斯坦北部城市一座建筑开展突袭行动,击毙了本拉登,美军突击队在现场停留约40分钟,无任何伤亡。当时奥巴马、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等白宫要员坐阵白宫军情室观看指挥了相关行动。

奥巴马时代美军击毙本拉登赢得了国内外的一片欢呼,「911」恐怖袭击10年后正义得到伸张、亡灵得到了告慰。无论是美国前总统还是美国现总统抑或是俄罗斯等国都对美军的行动表示欢迎祝贺。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宣布斩首巴格达迪后,感谢了土耳其、叙利亚、俄罗斯等国的帮助,而俄罗斯第一时间站出来提出质疑美军击毙的是否是巴格达迪。

特朗普需要一个大新闻来平衡弹劾案接连发酵引发的不利舆论,需要一场胜利来为撤军叙利亚画上句号,来重塑美国的强大。只是这样的斩首行动效果今非昔比。



奥巴马2011年官宣击毙本拉登轰动国际。 (VCG)



奥巴马时代美军击毙本拉登,彼时从海湾战场到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美军所向披靡的全球震慑效应还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时,美国需要一场战争来展现帝国的威力。海湾战场上美军的空袭让世界看到信息化战争中美军的强大,各国军事化改革浪潮随之开启,这背后是默认美军无敌。卡达菲(Muammar Gaddafi)之死震撼世界,缅甸做出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决定,朝鲜坚定了走核武器开发的路线,这背后是对美国随意颠覆一国政权实力的忌惮。本拉登被斩首震撼世界,这背后既有对美军行动能力的佩服,也有对美国睚眦必报,敌人虽远必诛的慨叹。

卡达菲之死让全世界与美国政见不一的领导者人心惶惶,谁都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本拉登被斩首更加剧了不同意见者的不安,美军用现实案例展现了拥有可以处决任何人的能力。

现如今,同样是跨区域行动,干脆利落地消灭了恐怖分子头目,巴格达迪被斩首,很少人再欢呼美军的强大。美国战略收缩,美军不会轻易行动,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打击ISIS的反恐战争中,美国已然惨败出局。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主导叙利亚已成定局。特朗普为了撤军需要一场斩首胜利。斩首巴格达迪真的就只是一次斩首行动,不足以掩盖美国失去了叙利亚整个战局,它代表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小。



分析人士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看作是美国实力削减后的自保,撤军叙利亚、撤军阿富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美国战略调整,美国不希望外部世界成为美国负担。

不过,保守主义者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2004年的《谁是美国人》(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中阐述了这样一种理论:美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敌人」情结。美国不断地寻找敌人,并在此进程中重新界定自己。

如果这样的看问题的逻辑成立,那么当中美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中国就是美国为自己寻找的下一个目标。一边在进行战略收缩,一边在忙着应对中国。这或许就是现在美国的真实写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