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队 挤成堆 上海“海归职通车”招聘现场(组图)

11月16日下午,梅园路的上海人才大厦大门外排起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是来参加正在三楼举行的2019“海归职通车”人才招聘会的。会场内,许多企业的摊位前也排起S形队伍,来自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海归们焦急而有序地排着队,期待找到一个理想岗位。

 



图说:求职海归从三楼会场入口一直排到一楼大门外。主办方供图
 

主办方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留学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因为中国留学生集中追捧商科专业,导致留学背景同质化情况愈发严重,海归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值得高兴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中国迅速发展、蓬勃崛起,目前理工科尤其是新型工科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未来几年内,理工科类海归就业范围将更广泛,就业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这一就业形势或将成为引导留学选择专业的一个风向标,长期接触海归的欧美同学会人士建议,留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特长、规划择业方向,避免被海外已经高度产业化的留学“生意经”所误导,扎堆在一些既非高校特长又已市场饱和的热门专业中。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数量达到51.9万,留学生毕业后首选回国发展已成了“新常态”。为帮助归国留学人员走好职场第一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从2010年起为在沪留学归国人员和世界知名企业搭建招聘应聘的公益平台,连续多年举办“海归职通车”系列活动。今年的招聘会不仅邀请了上海本地的知名企业和双创企业,还与苏浙皖三地的欧美同学会合作,邀请当地企业前来招揽英才。
 



图说:招聘会场内人头攒动。主办方供图
 

从现场可以看出,最受欢迎的求职雇主依然是著名大企业,小微企业相对人气较弱。其中,据多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反映,外企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华为等大型民企越来越受到海归们的青睐。但是,由于求职者的专业高度集中,约一半都是商科类毕业生,使得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海归大多缺少过硬的国内实习经验,如果本身能力不够突出,在与本地生竞争时,有时并不占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周中泽建议海归们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储备职业能力,增加实习经验,更好地应对归国求职中的挑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