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杀人案:再牛逼的编剧也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转载自:拾遗

  ID:shiyi201633

  1




  张玉环杀人案,

  27年后能翻案,

  创造了普通人所能创造的最大奇迹。

  再牛逼的编剧,

  也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每个角色,

  都值得我们大哭一场。

  2

  



  故事发生在1993年。

  这一年的10月24日,

  江西省凰岭乡张家村,

  两个男童突然失踪,

  结果第二天,

  他们的尸体在水库中被发现。

  经过勘查,警方认定:

  “两男童之死系他杀,

  被人勒死后抛尸水库。”

  几天后,警方抓走了张家村26岁的张玉环。

  经过审讯,张玉环承认:

  “是我杀害了张振荣、张振伟。”

  1995年1月26日,

  南昌市中院一审判决:

  “张玉环犯故意杀人罪,

  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玉环大呼冤枉,提出上诉:

  “我是经不起刑讯逼供,才被迫承认杀人的。”

  后经过二审和终审,

  法院驳回了他的上诉:

  “基本事实清楚,维持原判。”

  3

  



  ▲张玉环

  想到一辈子将在监狱度过,

  张玉环恨不得掐死自己:

  “我为什么经不起刑讯逼供,

  我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杀人。”

  他越想就越恨自己,

  觉得不如死了算了。

  第一次自杀,

  他把牙刷捅进喉咙里,

  被狱友发现,没死成。

  第二次自杀,

  他用床单上吊,

  又被狱友救下,还是没死成。

  哥哥张民强来探监,

  跟他说了一番话:

  “你不要再自杀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

  那就写信申诉吧!”

  于是张玉环开始了自救,

  他给最高院写信,

  给最高检写信,

  给全国人大写信,

  给中央政法委写信。

  张民强每次去探监时,

  都会给他带去很多信封和邮票,

  因为张玉环每周都要写一封信。

  张玉环没什么文化,

  他念书只念到小学四年级,

  所以很多字都不会写,

  不会写他就查字典。

  经过这些年不断写信,

  张玉环不但认识了很多字,

  而且还学会了用成语:

  比如“矛盾迭出”,

  比如“牵强附会”。

  最开始写信时,

  他一点不懂法律知识,

  但几年之后,

  他竟然学会了援引法律条例:

  “南昌中院以‘基本事实清楚’为由,

  判处本人死缓,

  在这样一个健全的法治国家里,

  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为什么法律上还存在‘基本’两字,

  ‘基本’两字该怎样解释?

  如果法医鉴定是我用手勒死儿童,

  必定有我的指纹,

  对此是否相符?

  受害儿童手指甲里,

  是否有我的皮肉和血液?”

  尽管寄出去的信都石沉大海,

  但张玉环还是没有停止写信:

  “我就是不服、不甘心,

  我就是想讨回一个公道。”

  4

  



  张玉环被判刑后,

  哥哥张民强探监时问他:

  “人到底是不是你杀的?

  如果是你杀的,你就活该。”

  张玉环流着泪说:

  “哥,真不是我杀的。”

  张民强:“那我相信你。”

  张民强决定为弟弟伸冤,

  他每周都会写一封信,

  寄往各级司法部门,

  陈述弟弟的冤情。

  在这20年时间里,

  他为弟弟写了一千多封申冤信。

  不仅仅是写信,

  他也到处去反映:

  “我走了南昌市政法委、南昌市中院、南昌市人民检察院,

  每到一个部门,

  人家都知道这个事,

  但回复都是‘等’!”

  这一等就是20年,

  在这20年里,

  张民强遭受了太多白眼,

  也遭受了太多委屈,

  但他一直没有放弃:

  “父亲去世了,长兄如父,

  自己作为家里的老大,

  必须要为他办这个事情。”

  5

  



  ▲宋小女和两个儿子

  张玉环的妻子宋小女,

  也跟张民强一样,

  她去探望张玉环时,

  问了同样的一句话:

  “到底是不是你干的?”

  张玉环:“真不是。”

  宋小女:“我信你。”

  宋小女一边打工,

  一边替张玉环申冤。

  她跑省高院,跑公安厅,

  跑政法委,跑信访办,

  可那些人跟她说:

  “你来有什么用?你叫一个男人来。”

  宋小女回答说:

  “我家现在的两个男人,

  都还没上小学呢,

  我就是我家的男人。”

  那些人又跟她说:

  “你这么空手来,

  连张纸都没有,

  你这样能干个啥?”

  宋小女只上过小学一年级,

  写不了伸冤信,

  便只好去找张民强代笔。

  但这些信交上去后,

  依然石沉大海。

  1999年,宋小女去看望张玉环时,

  眼泪扑簌簌流个不停:

  “我们离婚吧,

  我一个人实在是挺不住了。”

  宋小女跟张玉环有两个孩子,

  张玉环被捕时,

  一个孩子4岁,一个孩子3岁。

  这几年里,

  宋小女一边打工,

  一边照顾孩子,

  一边替张玉环申冤,

  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但她依然挺了下来。

  可屋漏偏遭连夜雨,

  1999年,宋小女突感身体不适,

  去医院一检查,

  “我得了子宫肿瘤。”

  张玉环坐牢后,

  宋小女没想过找其他男人,

  可这一次,弟弟跟她说:

  “姐,两个孩子太可怜了,

  他们现在饱一顿饥一顿,

  在学校也受尽同学歧视,

  就算替孩子着想,

  你也该为他们找个爸爸。”

  弟弟给宋小女介绍了一个福建男人,

  “他真的是一个好人。”

  跟这个福建男人结婚前,

  宋小女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要对我两个孩子好。

  “我子宫有瘤,

  假如我在手术台上下不来,

  你就对我儿子好一点,

  不要你多好,

  你就比别人对我儿子好一点就行。”

  第二:不能阻止我去见张玉环。

  “他是被冤枉的,

  我还要替他伸冤呢!”

  第三:不能阻止我去看张玉环的母亲。

  “只要到了江西,

  我就要去看我婆婆,

  你可以不去,但我要去。”

  这个福建男人答应了。

  跟这个男人结婚后,

  宋小女果真没有忘了张玉环,

  她多次从福建赶回江西,

  一次又一次替张玉环喊冤。

  几年后,宋小女病情恶化,

  子宫肿瘤恶化成了宫颈癌,

  动手术需要三万块钱,

  为了不拖累家里,

  她想到了自杀。

  自杀之前,她去看张玉环。

  张玉环跟她说了一句话:

  “你要是自杀了,

  两个儿子怎么办。

  你就算为了他们,

  也要好好活下去啊!”

  因为张玉环的重托,

  宋小女放弃了自杀。

  2020年8月4日,

  江西省高院重审宣判:

  “张玉环,无罪释放。”

  张玉环被无罪释放后,

  必然会获得巨额赔偿。

  但对于这个巨额赔偿,

  宋小女并没有对福建男人说:

  “我们离婚吧,我要回到张玉环身边。”

  宋小女也没有对张玉环说:

  “我们复婚吧,这些年我为你吃了太多苦。”

  她只是淡淡说了一句:

  “我不会回到张玉环身边,

  我会加倍对我现在这个老公好,

  因为他为我们母子三人付出太多了。”

  宋小女真是有情有义啊!

  6

  



  这个福建男人确实是个好人。

  在宋小女已得重病的情况下,

  他竟然愿意接纳她。

  不但愿意接纳她,

  还愿意在她手术可能失败的情形下,

  答应替她抚养孩子。

  宋小女去看张玉环,

  他一次都没有阻止过,

  只要宋小女提出想去,

  他立刻就骑上摩托车载着她去。

  宋小女要去看张玉环母亲,

  他同样没有阻止过,

  每次他都塞给宋小女一些钱,

  让她给老人家买点东西。

  宋小女后来得了宫颈癌,

  他也没有嫌弃她,

  而是四处筹钱为她看病。

  宋小女想自杀,

  为了让宋小女放弃这个念头,

  他竟然让宋小女去见张玉环,

  “你去问问他,看他愿不愿你自杀?”

  …………

  他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啊!

  如果没有他这么支持宋小女,

  张玉环一辈子可真就完了。

  7

  



  ▲无罪释放的张玉环

  张玉环杀人案能翻案,

  还必须得感谢村医张幼玲。

  他一个朋友因为持刀抢劫,

  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很巧的是,

  此人跟张玉环同处一个牢房。

  十年后,此人刑满出狱,

  去张幼玲家喝酒,

  无意中说起了张玉环,

  “我觉得他可能真是被冤枉了,

  因为这些年,

  他一直在喊冤,

  一直在写申诉信,

  如果不是被冤枉的,

  他不可能这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朋友这一番话,

  让张幼玲失眠了,

  “如果张玉环真是被冤枉的,

  那他们一家实在是太可怜了。”

  张幼玲越想,

  心里就越放不下这个事情。

  2016年的12月,

  他终于忍不住了,

  就去找了记者曹映兰,

  “我想为张玉环争取一个机会。”

  8

  



  张玉环杀人案能翻案,

  也得感谢曹映兰,

  因为她是第一个介入此案的记者。

  听了张幼玲的讲述后,

  曹映兰被深深打动了,

  “被张玉环前妻所感动,

  被张玉环哥哥所感动,

  所以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做点事情。”

  2017年1月,

  曹映兰来到张家村,

  经过一番走访调查后,

  撰写了一篇报道。

  但这篇报道因为诸多原因,

  最后并没有发出来。

  但曹映兰并没有就此放弃,

  一个记者的责任让她觉得:

  “如果张玉环真是被冤枉的,

  那他心里该有多绝望啊!”

  曹映兰心里放不下,

  就把此案介绍给了律师王飞和尚满庆,

  “希望你们能免费代理。”

  9

  



  ▲王飞(右一)和尚满庆(左一)

  必须重点说一下律师王飞。

  王飞的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

  “律师有两种,

  一种是生意人律师,

  一种是有理想的律师。”

  毫无疑问,他是后者。

  这些年以来,

  王飞一直在致力于一件事情,

  “为冤假错案平反。”

  此前知名的江西乐平奸杀案、河北廖海军案,

  都是他参与平反的。

  他的微博里还有一句话:

  “给绝望者以希望,善莫大焉。”

  曹映兰找到王飞,

  王飞看完判决书后难以置信:

  “这么简单的案件,

  这么不充分的证据,

  我甚至觉得都没有证据,

  怎么就把人给判了。”

  看完判决书的第二天,

  王飞和尚满庆就飞到南昌,

  去监狱里见了张玉环。

  见到有律师来了,

  张玉环高兴得手舞足蹈,

  隔着玻璃,

  他身体却不断向前倾,

  惹得管教三番五次叫他坐下。

  张玉环实在是太开心了,

  因为2001年被判处死缓后,

  他一直想找律师申诉冤案,

  但因付不起高昂的代理费,

  最后只得罢了。

  王飞和尚满庆见完张玉环后,

  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委托协议,

  王飞在微博里这样写道:

  “虽然家属连基本的差旅费都支付不起,

  但在南昌监狱看到那双渴望清白和自由的眼神,

  无论如何都无法抵抗。”

  为替张玉环申冤,

  王飞和尚满庆面临的最大困难,

  就是立案。

  要重新撬动司法机器为张玉环运转,

  就必须得找到很有说服力的理由。

  在两年多时间里,

  王飞和尚满庆,

  一次次奔赴张家村,

  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询问案子的关键疑点。

  经过大量走访和取证后,

  王飞和尚满庆发现:

  “孩子失踪的那晚,

  很多村民都出去寻找了,

  张玉环也去了,

  张玉环压根没有抛尸时间……”

  一个个疑点的增加,

  一个个证据的出现,

  终于撬动了再审程序。

  江西省高院宣布:

  “对张玉环案启动立案复查。”

  2020年8月4日,

  江西省高院作出裁决:

  “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不能认定张玉环有罪……”

  经过26年8个月的关押后,

  张玉环终于获得无罪释放。

  张玉环被无罪释放后。

  王飞和尚满庆说:

  “我们将会帮助他申请700万国家赔偿,

  并对当年司法办案人员启动追责程序。”

  为什么要启动追责程序呢?

  王飞说了这样一番话:

  “因为几乎所有冤假错案,

  都存在刑讯逼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刑讯逼供的违法成本过低,

  是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只有加大追责力度,

  让相关人员意识到刑讯逼供会遭受巨大惩罚,

  才能遏制和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

  记者问王飞:

  “您代理了许多类似张玉环的案件。

  这种案子报酬很低,

  压力巨大而且用时很长,

  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

  王飞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样的案件总是需要一个人去做的,

  否则的话,

  当事人永远都看不到希望,

  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果他们的冤屈没有一个出口,

  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报复社会,

  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我觉得需要有人去做,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西西弗斯。”

  真是一个有温度的律师啊!

  10

  



  张玉环杀人案之所以能翻案,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

  如果张玉环没有永不甘心,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如果张民强没有兄弟情深,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如果宋小女不念夫妻情义,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如果张幼玲没有恻隐之心,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如果曹映兰没有记者责任,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如果王飞和尚满庆没有律师情怀,

  这个案件翻不了案。

  这个案件之所以能翻案,

  正是因为上述每个角色,

  都做出了“善良的选择”。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角色,

  没有做出这样“善良的选择”,

  最后的奇迹都不会发生。

  张玉环本是个悲剧,

  但这个悲剧中的每个角色,

  都值得我们尊敬,

  都值得我们为之大哭一场。

  特别喜欢一句话:

  “每个人的成长,

  都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善,

  不是为了超越谁,

  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的升华总是在与自己的较量中出现。”

  11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命案,

  很多人开始质疑爱情,

  很多人开始质疑亲情,

  但张玉环杀人案的翻案,

  让我觉得这个社会终究是美好多于邪恶的。

  以柴静的一段话结尾吧: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

  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

  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

  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能够记录真实的人,

  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

  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

  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

  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

  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这个世界有太多让人感到寒冷的事情。

  但如果你能成为一场光,

  你就能照亮周边的人,

  而周边的人被照亮,

  你自己也能被照亮。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