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山高一女生痴迷肖战导致成绩暴跌

我们看了这个事情感触很深……我们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这种事情上了电视台,感觉实在有必要说下。

佛山电视台也是比较杠的,我们好像还没在正规电视台里看到过这种报道,我们通篇看下来算是比较严重了,相信电视台发出报道也是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报道的栏目是佛山公共台的小强热线,算是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专栏。

这个事情呢是一位母亲急死了,找电视台求助的。

这个妈妈今年40多岁,有个女儿刚刚读高一,相信这个事情和女儿的班主任也联系过,是真走投无路才和电视台联系的。

发现问题的是两条短信,应该是学校通知家长的孩子学习成绩,这是去年12月的女儿成绩,语文105,英语128,应该还算是可以了。

可是到了今年4月份,她再收到女儿考试成绩单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我们也是吓了一大跳,这个成绩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的。语文从105分变成了21分,对,不是121分,是21分,4个月,成绩下降80%。而英语成绩更是离谱,我们都怀疑孩子交了白卷或者缺考,原来英语128,不错的成绩,而现在的英语是0分!数学60分到9分,历史71分到18分。

母亲称为悬崖式下滑,我们觉得也是,这个跳水也太夸张了。

我们也是很难相信为何会差那么多?原因很简单,女儿整天痴迷肖战,不思学习,脑子里只有肖战。

母亲在采访中也提到了一件事情,老粉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写过的,肖战发新专辑的事情,当时小部分不理智粉丝发的帖子。

当时网络上的气氛非常热,这些言论也引起了争议。

甚至给很多人下了“订单”……

本文的重点是黄女士的女儿:一位佛山的普通高一女生,而当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位另外一位高中女生,怯生生的问大家自己买了一张会不会太少?

得到的答案是小部分不理智粉丝说你连一杯奶茶的钱都舍不得花?一杯奶茶都能买5张,你少喝一杯奶茶就能买了。

更有人直接回复,你这个就是买少了。

有人教育该高中生,买单曲怎么能光为了听呢?销量才是重点,你自己“权衡”吧。

而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妈妈提到了这个事情,女儿半夜把已经睡下的妈妈叫起来,让妈妈给自己转3块钱,买肖战的新歌。

我们不知道女儿从哪里得到的错误信息,说肖战的新歌是限量的,错过就没有了……现在回想到当时的网络热度,这个还没成年的小女生可能是被带偏了。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接下来的话,我们整个编辑部的人都沉默了。

这个小女孩仿佛变了一个人,就是那种脑子里已经没有了正常的思维,为了要钱买歌,已经把亲情都丢掉了,对自己的妈妈说出了这种话:

黄女士说的时候极其心痛。

根据她的形容,女儿的状态已经陷入一种失去理智的情况。

除了问妈妈拿钱,为了给肖战应援,女儿完全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胡乱问同学借钱,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还的上,买了很多的肖战代言产品,比如olay:

这是女儿买的肖战代言的雅诗兰黛。

显然,几百块钱对女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完全是没有能力还的,同学讨债不成,甚至直接讨债到妈妈这里。

可以看到,这位同学借了200,肯定还有其他人也在借。

妈妈怕她沉迷于买产品。

没想到她去找同学借钱,越借越多,显然,这个消费观和价值观已经被扭曲了,完全不顾现实的情况,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三观还未固定,极其容易被网络带偏。

显然,这些借贷给黄女士家里带来的沉重的负担。要知道,黄女士家里其实并不富裕,属于勉强度日的收入,这些借款一度达到了黄女士无力偿还的地步。

黄女士是越说越心酸,她和丈夫在工厂打工,每月加起来总收入不过6000元。根本满足不了女儿的追星消费。

可以说作为母亲,她想尽了办法,以近乎恳求的语气和女儿商量,甚至自己学习使用微博,然后去肖战工作室微博下留言,恳求帮帮女儿。

但是女儿心里只有肖战,根本听不进去。母亲说多了她还烦,还为肖战辩解。

然后在妈妈的同意下,记者也尝试和女儿沟通。

可以看到,在家境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女儿的周围都是肖战的周边产品。

经过记者的一番开导,女孩终于吐露了心扉,她找不到一个前进的方向,身边也没有同学能给她前进的动力,而肖战成为了她内心的港湾。

经过记者的劝导,女孩有所醒悟。

而电视台也就此问题咨询了心理咨询师:

所以,极其容易出现盲目追星的行为。

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是给孩子一个积极正面的人物。

电视台最后也总结,怎么追星很关键。

显然,我们说句公道话,造成孩子这样的情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家长、学校的教育很关键,同学之间的风气也有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偶像的引导。很多网友看了这个事情感觉到很难受,对于这种未成年的粉丝,偶像是否有社会责任去引导一下呢?

说来也巧,就在佛山电视台发这篇报道时,肖战也接受了中新经纬的采访:

大家都知道,前阶段,肖战被很多官媒连续发文,比如检察日报好像前后发了差不多有5篇报道吧,措辞还是比较严厉的。

光明日报也刊登文章说肖战:

解放日报也发文:

然后,人民日报也转载了,:

和检察日报一样,这个话也是比较尖锐的:

文化月刊杂志也刊登了类似的文章:

文章末尾也是直接呼吁肖战对自己的粉丝必须有引导作用:

一个明星被如此众多的主流官媒点名也是非常的少见,我们不知道肖战的这个访谈是否是回应这些官媒。肖战在采访中道歉了,但是道歉的对象并不是官媒点名的那样“引导”责任,一个是对那些被“吵到”的网友的歉意:

还有一个是针对他还没出名以前的一些言论的道歉,我们就不展开写了,否则篇幅太长了。

面对目前的这些争议,他的回答是:想不通。

而对于最关键的,对于粉丝是否有引导作用,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偶像是否应该管理好自己的粉丝。管理?其实这个提法并不妥当,我们认为应该用引导比较好,毕竟除了法律和爹妈之外,没什么人能彻底“管理”另外一个人。肖战的回答是,我和粉丝是平等的,不存在管理的说法。

肖战理解的管理是上司和下属的意思,可能视频中的字幕没有做好。

肖战认为和粉丝是平等的关系。

对于引导,肖战说做一些正能量:

这个采访也再次引发了很多的争议,再次两极化,认同的粉丝都认为这话是对的:

但是显然,很多网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肖战说的“上下级管理”实际上是曲解了意思,偶像对于粉丝的“管理”指的是“情绪管理、思维管理”等“引导”,而不是真正上级管下级人管人的那种:

我们其实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包括我们后续和很多的肖战粉丝也沟通过,现在整个社会也好,整个网络也好,针对的其实除了那些不理智的粉丝包括黑粉的行为以外,更多的是肖战本人及其团队的表态。
可能会有粉丝说这个采访不是表态了吗?不,没有。大家要听到的是什么?具体内容!其实肖战在采访中也提到引导:

但是如何引导?他仅仅是一句话,就是做正能量的事情。

但是具体什么是能做的事情?什么是不能做的事情?他并没有说,很多人之所以对他的愤怒越来越多,我们仔细询问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就是不管是他还是团队,就是不肯就具体行为表态。

1、未成年粉丝荒废学业,沉迷氪金或者买周边,是否应该明确表态?是否应该坚定的指出未成年粉丝买东西必须经过父母同意?

2、粉丝圈大规模的产生攻击和争吵,是否应该明确表态?是否应该明确指出不要将事情继续恶化,不要产生攻击等行为?《南方娱乐频道》曾经对此专门撰文:

明确指出过这个问题:

迄今为止,肖战和其工作室的表态都是非常模糊,我们问了很多的路人,其实大家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他明确说:

1、XXX事情是错的,你们不要这么做。

2、XXX事情是对的,你们应该这么做。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确实没有看到类似表态,这篇采访本身除了“表态”之外,其采访的“拼接剪辑”痕迹也被人看出来,有视频制作大神扒出这个所谓的“现场采访”根本不是在一起,而是分别制作后剪辑而成。在采访中明确指出是来到现场:

但是后续的剪辑出现了背景板反转的问题:

如果这个背景板本身就是反的,虽然逻辑上讲不通,但是视频中可以解释,问题就是后续的视频中可能剪辑师漏了一段,这个背景板实际上是正的: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个正的背景板来比较,双方都在左边?显然解释不通,而且肖战是手持麦,记者却是夹着麦……显然不符合现场采访的规范。

而且从双方脸上的打光来说,肖战的光源明显强于记者的光源:

因此网友推断,两人不在同一现场:

那么这个采访岂不是变成了读稿子后再拼接?肖战的回答很多场面都经过明显拼接,我们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偶尔的拼接可以理解,但是整个采访类似的拼接几乎到处都是:

豆瓣小组的推测:

这个采访也是在今天同样引发了媒体的不满,上观新闻直接开怼了:

这个怼的非常凶狠,和前面的检察日报的“失格偶像”,解放日报的“粉丝出格偶像担责”一样,直接认为肖战的道歉根本就是在糊弄人:

上观新闻的观点也和其他几个媒体一样,“一定要把明确的事情指出来,让大家知道你到底在说哪件事”:

其实有很多明星都有过类似经历,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刘德华。他当年也有个极其疯狂的粉丝叫杨丽娟,大家应该有印象。

杨丽娟从16岁喜欢刘德华,然后辍学,整天追星。

这是2006年的采访资料:

为了能见到自己的偶像,她不顾一切:

她家里没钱,他爸甚至要卖肾来满足她追星的金钱需求:

2007年,杨丽娟和一家人终于来到香港和刘德华远距离见了一面,显然这个不是她要的,当晚,老父亲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跳海自尽。

杨丽娟当时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责怪刘德华:

同样是面对粉丝的疯狂行为,不合理行为,出格行为,刘德华完全没有选择逃避或者迂回,直接面对面站出来就这个事情发表声明(就是杨丽娟口中的很多伤害自己的话),刘德华态度非常明确,甚至号召大家不要站在她这一边,觉得她可怜什么的,因为她的行为就是错误的,把全家人都拉下水,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解决方案,大家注意,这是2006年的事情,这个事情她的父亲还在世,刘德华当年早就站出来表态了:

刘德华的表态非常的重要和及时,对于这股不正的追星风气及时引导到正轨上,事实上后来杨丽娟本人也彻底醒悟了,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我们再说得近点,李佳琦也曾经劝退过未成年的粉丝:

4月9日晚,李佳琦在直播时,有一位15岁的女生,留言称自己很喜欢看李佳琦直播。 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留言都会感到欣慰,得到了认可与喜爱。而李佳琦却反问:“15岁你看我直播干嘛?”还直言:“你不能在我直播间买东西,除非是妈妈让买的,否则这就和背着妈妈玩电脑游戏充钱一样,是不太行的。因为这不是你赚的钱。”显然,这些都是明星名人“直接面对”问题时做出的明确反应,如果换到肖战身上,他也应该直接指出:未成年的孩子买专辑一定要经过父母同意,而且即使父母同意,未成年人也不该买很多;对于荒废学业的事情,也应该站出来指出不能这样,一定要把学业搞好;对于各类的粉圈攻击事件,也应该做出明确的表态,希望自己的粉丝不要去参与此类事情。

其实很简单,坏的事情站出来予以否定,本身就是一个偶像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就好像有好的事情,比如粉丝们做公益,他不是也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吗?为何好的事情可以明确表态支持,对那些坏的事情就不明确表态呢?

其实本文不仅仅谈的是肖战,任何偶像明星都是一样,都应该正确的引导粉丝,尤其是年幼的未成年粉丝,帮助他们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领粉丝们一起做正能量,抵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整个社会岂不是越来越好?这肯定也是肖战真粉丝们希望的不是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