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宣布新冠疫苗即将人体试验!

在与病毒殊死搏斗长达近三个月后,

澳洲抗疫取得了初步胜利:进入4月以来,

疫情持续放缓!!全澳新冠确诊总人数?

图源:worldometers

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连续几日

控制在百例以内?

图源:worldometers

截止目前,

全澳确诊人数6468例,

较上日新增23例。

死亡病例63例。

与3月下旬的数据相比,

确诊病例大幅下降!

well done!

澳洲新冠疫苗即将进入试验阶段!

疫情能够有效控制归功于各界的全力付出。 但此次新冠病毒不同以往,虽然致死率低,但生存力和传染力是极强的!病毒爆发之初,大家相信病毒会随着天气变热慢慢消退,但奈何它的威力如此强大,使全球都陷入疫情泥沼之中。

控制病毒传播固然重要,但治标不治本!

当然,双黄连、双黄莲蓉月饼也是无济于事。

彻底击败病毒还需要疫苗的研发!据9news报道,澳洲将进行COVID-19疫苗的第一阶段测试。

此次试验由澳州临床研究机构Nucleus Network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Novavax合作,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投入测试。

Nucleus首席执行官Cameron Johnson表示:

“Nucleus在第一期疫苗试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与Novava公司也有着长期的合作;我们有能力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进行首次人类试验来进行快速检测。”

图源:msn

此次人体试验将在墨尔本和布里斯班进行, 一期试验预计于5月中旬开始,而初步结果将于7月公布。

澳州临床研究机构Nucleus Network目前正在招募志愿者。

图源:9news

澳洲传染病医生和微生物学家Paul Griffin接受采访时表示:

此款疫苗“确实很有希望”!

他说,此次临床试验将包括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测试一个较小的受控样本以证明其安全性;

  • 第二阶段将在“更真实的情况”下将疫苗接种给更多的人,以查看它是否可以预防感染;

  • 第三阶段则是对更长的时间进行测试试验。

  • 第四阶段试验则是在使用后对其进行跟踪,以确保没有意外的不良影响并且仍然有效。

WHO表示:全球已开发70种候选疫苗!

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关疫苗研发也正加紧进行着。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

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冠状病毒疫苗有70种。如果一个疫苗未达到预期效果,其他疫苗就能补上来。

而其中由中国和美国科研人员研发的3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

图源:blueberg

疫苗竞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连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花费重金寻找治疗方法。他称,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将出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建设工厂,致力于开发最有前景的新冠病毒疫苗,以抗击疫情。

图源:businessinsider

而在寻找“解药”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在香港上市的CanSino Biologics Inc.和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实验性疫苗,目前处于第2阶段。

图源:aljazeera

事实上,开发一款疫苗需要10年-15年时间。但由于此次病毒对人类有着巨大威胁,全球医药业界希望大幅压缩疫苗投入市场的时间,能够尽早在明年年内完成!有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相信安全有效的疫苗很快上市~彻底击败病毒!

结束封城在即,

澳洲推出追踪感染者APP!

由于澳洲疫情已连续数日有所缓和,各州解除限制的消息频频告捷!

图源:7news

莫里森政府正在探索放松对公众活动的限制,并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追踪公民的可能性。

据ABC的报道,澳大利亚人自愿选择的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正在开发中。

它将以新加坡和英国正在使用的类似应用程序为模型。 该应用程序允许政府追踪感染者与更广泛的社区之间的联系,以尽快阻止新感染的传播。

总理莫里森在周二表示:

“在我们可以给自己放假通行证甚至考虑放松这些限制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而如果我们希望尽快结束封锁的话,

追踪行踪是我们需要做的事!

据了解,

该应用程序的开发已经在进行中,

如果40%的澳大利亚人同意接受监视,

该程序可能会奏效。

首席医学Brendan Murphy表示,澳大利亚可能会效仿新加坡的做法。

新加坡声称其Trace Together应用拥有超过100万用户。

莫里森说:

“如果您对应用进行了正确的编程,并获得了适当的社区支持,那么我们认为该应用的想法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因此我们正在积极地考虑这一点。”

英国政府也在考虑类似的倡议。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卫生部长周一证实了这一举动,称国家卫生局“正在与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紧密合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