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或在症状前排出病毒 4成症状前感染

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开始排出病毒,

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感染源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预计病毒传染力在7天内快速下降。

上述最新结论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的研究团队。当地时间4月15日,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一篇论文“COVID-19病毒排出和传播的时间动态”,文章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卫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刘浩然(Eric H. Y. Lau)。

研究人员提到,新冠病毒(SARS-CoV-2)是COVID-19的病原体子,一度在武汉传播广泛,有研究认为基本传染数为2.2-2.5。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几个关键的流行病学参数,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

他们认为,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则意味着可能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已发生了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而采取的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值得注意的是,SARS患者在症状出现后7-10天传染性增加,因此通过隔离和检疫等遏制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后续传播。相比之下,流感的特征是在症状出现前后甚至症状出现之前传染性就增强了。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病毒排出的临床数据与传播链中病例潜伏期和连续间隔时间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比较,试图得出感染性特征的推论。

研究人员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9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出时间模式进行了调查。这些患者中50%(47/94)为男性,平均年龄47岁,66%(61/93)为中度患者(发烧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影像学肺炎),没有患者在住院期间被归类为“严重”或“危重”。

研究人员共收集了94例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发病后32天的414个咽拭子。结果显示,患者在症状初发时即检测到高病毒载量,然后在第21天逐渐降低到检测极限。病毒载量在性别、年龄组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

此外,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国内外公开数据的另外77个“传播对”(transmission pairs)信息,对新冠肺炎的传染力特征进行建模。每个传播对包含两名具有清晰的流行病学关联的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名把另外一名感染了。

作者据此推断,在症状出现前的2.3天(95% CI, 0.8-3.0天)感染就已开始了,在症状出现前的0.7(95% CI,?0.2-2.0天)天达到峰值。他们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并且预计病毒传染力在7天内快速下降。

这项结论表明,患者在症状出现之前就显示出了相当大的传播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后隔离的,从而避免了一些症状后的传播。

论文提到,据估计,新加坡和中国天津的症状前传播比例甚至更高,分别为48%和62%。他们认为,在发现病例积极主动的地区,出现症状前传播的比例往往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快速检疫隔离,从而降低了在疾病过程中随后发生二次传播的可能性。而在接触者追踪/检疫甚至隔离已不再可行,或在家庭以外病例无法隔离的地方,疫情往往迅速蔓延,也因此会观察到较低比例的症状前传播。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在症状出现之前没有关于新冠病毒排出的数据,但传染性特征可能更类似于流感而非SARS。这一研究结果也得到无症状和症状前传播报告的支持。

基于2.5这样一个基本传染数,此前有一份研究指出,如果30%以上的传播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前,仅接触者追踪和隔离就不太可能成功,除非做到对患者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率高达90%以上。

他们最后提醒,由于有相当比例的症状前传播,加强个人卫生和扩大所有人的社会距离等措施可能成为社区疾病控制的关键手段。

当然,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作者指出,研究依赖患者回忆症状的初发情况,这可能在研究中引入偏差,因为有可能存在初发症状认知滞后。只要这些偏差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不存在系统性差异,连续间隔时间估计就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接受了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中药制剂等的联合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改变患者的病毒排出动力学模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