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发现一款老药,对新冠病毒有特效

今天(5月7日),日本政府正式批准美国新药“瑞德西韦”作为新冠病毒治疗药投入临床使用。同时,日本国产的抗病毒药“法匹拉韦”,也将在5月中旬可望获得政府的正式批准。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日本40年前研发的一种驱虫药,发现对治疗新冠病毒有特殊疗效。

这款老药中文名叫“伊维菌素”(日文名:イベルメクチン、英文名: ivermectin),它是由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北里大学特别名誉教授大村智先生在40年前研发的,属于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从1984年以来20年间,这一款药在全世界的同类药物中的销售额,一直占据首位。

4月4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小组宣布,伊维菌素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明显疗效,只要使用1次,就可以在48小时内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

4月19日,美国犹他大学等的研究小组发表的研究报告也称,在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者中,没有使用伊维菌素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1.3%,而使用伊维菌素的患者的死亡率仅为7.3%,约为没使用者的三分之一。另外,在所有患者中,使用伊维菌素的死亡率为1.4%,而不使用伊维菌素的死亡率为8.5%,两者相比相差6倍。

伊维菌素是如何研发出来的?

大村智先生出生在富士山脚下的山梨县神山村的一户农家,兄弟5人,他排行老二。由于家里农活繁忙,大村先生的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在农田里度过的。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山梨大学教育学部,攻读自然科学专业。毕业后,担任了5年的职业高中的物理、化学教师。1960年考入东京理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63年成为山梨大学工学部助教。二年后,进入北里研究所从事抗生物质的研究。1968年,获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北里大学副教授。1971年,兼任美国卫斯理大学客座教授,赴美从事研究工作。1973年被召回国,担任北里研究所抗生物质研究室室长。

1974年,大村先生在静冈县川奈采集的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放线菌,这种放线菌就是后来伊维菌素的来源。他关注这种菌素生成的化学物质的有效性。在美国制药公司梅尔克的资助下,大村先生对于伊维菌素的研究取得了历史性成果,并于1979年,在国际药学学会上发表了伊维菌素具有抗寄生虫作用有效性的研究论文。美国梅尔克制药公司将大村先生的研究成果商品化,生产出来的伊维菌素不仅对动物的线虫驱除有巨大的效果,同时对人类的寄生虫驱除,根治非洲与南美洲长年流行的河川盲目症,也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2015年,大村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大村教授45年来专注于微生物研究,共发现了480种新类化合物,其中25种化合物已被开发成药品,对于人类预防和扑灭传染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北里大学“大村研究室”共培养了31名大学教授和120名博士生。

更为可贵的是,他拿出大部分专利收入用于重建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从事研究工作的“北里研究所”,并长期担任这一研究所的所长。北里研究所是由“日本细菌学之父”北里柴三郎于1892年创立,如今,北里研究所已成为世界细菌学与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昨天,日本政府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的经济再生大臣西村来到北里研究所,看望了已经85岁,依然每天上班的大村教授。

大村教授表示,伊维菌素最初是作为动物用药物开发使用,后来发现也可以用于人类的治疗。特别是在治疗诱发失明的红斑狼疮症上,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每年有3亿人在使用这一种药。

西村大臣表示,每年有3亿人服用这一药物,说明安全性已经得到确认,安倍首相十分关注这一药物的疗效,政府对于这一款药充满了期待,将在日本国内尽快开始实验性治疗。

北里研究所表示,争取在1年内能够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获得厚生劳动省的临床治疗批准。

目前,伊维菌素在中国也有生产和销售。而在养狗养猫的日本人家庭里,伊维菌素作为常用药,大多拥有。所以,一位日本人看到西村大臣去北里研究所看望大村教授的新闻后,兴奋地拍了一段视频,说:“原来这药,我家里也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