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死亡在生物上指的是生命终止,停止生存,在哲学上便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分,自然死亡则被称为“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便是大多数人都想要拥有的美好结局。
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不仅承受着来自身体的疼痛,也还受着来自精神的痛苦,求生、怕死都是一个人的本能,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都会有所眷恋,即使人生充满坎坷,流泪过,但也真心笑过,幸福过,尤其是临终前,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美好画面纷纷涌入了脑中,这时又如何接受生命的终止铃?
但重病带来的痛苦却是无法忽视的,每一次都觉得自己无法再坚持下去了,脑海中也会萌发出一种想法:要不就这么死去吧,太难熬了。
这时“安乐死”就占据了很大的话题,“安乐死”一词是源于希腊文,意为“幸福”地死去,何为幸福死去?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我国对其的定义是指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受到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放弃了求生的念头,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然后经医生认可,使用人道的方法,让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
尽管“安乐死”在数千年前就被提出了,发展到上个世纪初,英国、美国、法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先后出现了自愿安乐死协会,英、美的安乐死协会还曾起草过能妥善防止谋杀、欺骗、操之过急的提案,但均被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给一一否决了。
民歌诗人仓央嘉措曾说:“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生与死向来是人生大事,不可草率,因此“安乐死”也受到了许多争论,谈及到生存权利、伦理道德等,在英国的普通法中,自杀是属于谋杀罪的一种。
因此同意并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并不多,在1987年,荷兰是通过一些有严格限制的法律条文允许医生为患有绝症的病人实行安乐死;在2007年,美国女医生为4名病人实施安乐死,从而被指控二级谋杀。
日本对于安乐死的态度比较“暧昧”,并没有特别允许,也没有特别禁止,因此各大小医院对此都较为谨慎。日本女子小岛的人生在48岁前虽然遇有挫折,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并没有孩子,但工作顺利,家境优越,因此生活上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在48岁时,岛子被诊断出了多系统萎缩症,由于并没有特效疗法,岛子在发病期间就会出现失禁、尿频等,岛子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这些行为,每次发病都会十分悲伤,埋怨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岛子甚至只能依靠轮椅,连说话都困难了,视力逐渐模糊,需要别人喂食,岛子又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岛子的心情不言而喻,她不愿意再这样活着了,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体面的死去。
在岛子的强烈要求,她的家人向安乐死合法化的瑞典提交了申请,然后法院、医师对岛子进行了调查取证,最终判定岛子属于安乐死的范围,遂通过了申请,那一刻岛子如释重负。
在执行安乐死前的最后一秒,岛子是可以撤销的,但岛子坚定的告诉了大家,她想结束自己的痛苦,而在岛子被执行安乐死期间,其家属、法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公证人都在场,当地法院将为时4分钟,岛子从清醒到死亡的被执行过程都拍摄了下来,并且提交给了日本的警方。
岛子死的时候面容安详,想必生命终止的那一刻,她确实是幸福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