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割喉案背后:中国青年教师的体制困境

6月7日,上海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惨案,该校老师对同事割喉致其当场死亡,震惊舆论。据上海警方通报,被害人是该校数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犯罪嫌疑人为39岁的教师姜文华。经初步审讯,姜文华自述称自己长年被"陷害","遭受很多恶劣待遇",因此对被害人怀恨在心,故对其实施侵害。现疑犯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据了解,姜文华2004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2009年在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取得统计学博士,并曾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曾在苏州大学任职,但几年后不获续约,转到复旦任教,签约6年,但最近因考核不达标面临被解聘。6月7日下午,姜文华因被学校解聘而恼怒,而负责解聘工作的就是这位被杀害的数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在王永珍通知姜文华准备办理离职手续后,姜文华尾随其进入办公室,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网购刀具,将其割喉杀害。

北京时间6月7日,中国知名学府上海复旦大学发生了命案,一名教职人员持刀将该校某学院的中共党委书记割喉杀害

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姜文华都不应以"杀人"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可在谴责之余,青年教师群体所面临的体制性困境也值得反思。本次发生在复旦大学的割喉案,很大程度上源于近几年引入的"非升即走"的教师聘用制。

"非升即走"制,来源自北美的Tenure Track,即终身教职制,或"分级淘汰制",将教师职称作为聘任合同类型的依据:教授给予"长期教职",副教授、讲师为"固定期教职",规定时间内未能晋升职称者,校方不予续聘。这个制度的引进初衷是好的,它旨在为学校剔除不作为的教师,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励青年学者进行成果产出。

然而,该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因未达到高校和教师双方权益的平衡,而引发诸多争议。比如,因缺乏独立的学术委员会和教师协会,导致聘任制教师在与高校的权益博弈中处于极度弱势地位,而话语权则完全落在行政主管和人事部门手里。他们不仅没有在编教师的福利保障,而且由于对教师考核的评审过程不严谨,科研成果评价细化分类不足,导致评价标准 "一刀切"。

比如,教师须以6年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申请到的资助项目数量为考核标准。但在国内,如果没有权力资源,学者们无论是发论文还是申请项目都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学者通过正常途径根本无法做到。而有些学者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在国外发表成果却可能不受评价体系认可。正因如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学界除了充斥严重的裙带之风,同时因此衍生出学术造假的问题。

而据文献检索显示,姜文华2009年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非常有份量的学术论文,被大量引用,应该是他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此外他在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从姜文华上述学术经历上看,作为一名从事数学基础研究的学者,姜文华称得上一个有成就的青年数学家。但即便如此,在高校评价指标体系中可能也是未达标,面临解聘危险。

当然,也有很多年轻学者为满足迎合学校的评价指标,生产许多低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大学争夺排名的廉价劳动力。而当生产力最旺盛的时期过去后,青年教师又面临被解聘的压力。据报道,在中国国内,这种审核很难通过、且受行政主管影响较大。比如,2018年武汉大学的第一批考核中,正式申报考核的48人里只通过了6个,通过率仅为12.5%。其他42位都将面临被解聘的残酷现实。

在姜文华杀人事件中,很多舆论都倾向于同情姜文华,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姜文华都应该选择比"杀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而那些和姜文华处境相似的青年教师们所面临的体制性困境亟待去正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