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外来物种入侵四川?网友:能吃就行

日前,有关太阳鱼入侵四川的消息又一次被提起。有垂钓自媒体发文称,近日一位来自成都的钓友在水库垂钓时,钓获了大量太阳鱼,并且个头还不小。文章同时称,太阳鱼来势汹汹,已在四川多地被发现。

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在国内属于外来物种。一名长期在垂钓圈活跃的钓友介绍,目前四川多个大型水库均发现有太阳鱼的踪迹。

从事渔政管理相关工作 30 余年的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张志英介绍,目前,川内确有太阳鱼出现,不过数量并不算庞大,暂不会泛滥成灾。" 在未来十年的禁渔期内,我们也会加大包括外来物种在内的各类水生物种群的监测评估工作。"

太阳鱼

太阳鱼是啥鱼?

曾在日本引发生态灾难

在中国南部沿海有养殖

太阳鱼,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成鱼体长 24-40 公分。它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食性杂,群体产量高,能自然繁殖的鱼类。再加上味道较好,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许多国家也会将这种鱼引进。但其强大的繁衍能力,也导致了物种入侵事件的发生。

多篇公开文章提到,太阳鱼曾在日本泛滥,至今已在日本境内的流域待了半个世纪。它贪吃凶猛,能在 1-38 ℃的水温存活。自 1960 年进入日本,到 2000 年左右时,已遍布日本湖泊、河流、下水道,严重蚕食日本原生鱼类的生存空间,一度将该国珍贵的鳑鲏鱼逼上绝路。

太阳鱼在 1987 年被引入中国内陆养殖,因其肉厚细嫩鲜美、堪比鲈鱼,属于中高档鱼鲜,目前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已实现大规模养殖。

太阳鱼

是否 " 来势汹汹 "?

川内多个水库发现太阳鱼

专家称非养殖

而在养殖以外,近年来,一些天然水域和水库也发现了太阳鱼的身影。关于太阳鱼入侵国内江流的消息,也已多次被提及。

日前就有垂钓自媒体发文称,近日一位来自成都的钓友在水库垂钓时,钓获了大量太阳鱼,并且个头还不小。文章同时称,太阳鱼来势汹汹,已在四川多地被发现。

文章还提到,太阳鱼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淡水中鲜有对手。在它们出现的水域环境中,连白条鱼、麦穗鱼的数量都降低了不少。因此不少人担心,这种外来鱼类一旦泛滥,将导致原生鱼种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环境。

一名长期在垂钓圈活跃的钓友介绍,目前四川多个大型水库发现了太阳鱼的踪迹。" 四川比较大的几个水库都有,白龙湖、亭子口、升钟湖、鲁班水库、黑龙潭、三岔湖等都有出现,钓友们钓到的数量还不少。"

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张志英从事多年的渔政管理工作,其介绍,四川的确有太阳鱼的身影,主要在一些水库内,天然河流、江流中还很少有发现。而来源一般是人为发生," 养殖上,四川暂时还没有。"

如何应对?

专家:暂未泛滥成灾

但会重点监测评估

那么,随着太阳鱼身影的不断被发现,其是否可能泛滥成灾呢?对此,张志英表示,暂时不会," 在四川,太阳鱼还没有大面积泛滥成灾。"

张志英介绍,外来物种的威胁主要在于对本地物种的种群破坏,挤压生存空间,甚至吞食鱼卵,造成数量的下降,不过要真正做到 " 反客为主 " 暂时还比较困难。" 就是说要形成优势种群,自然繁育成一定规模,并且维系到其他土著鱼类的生存。"

不过尽管暂未真正构成威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张志英介绍,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中国已经进入了长江十年禁渔期,四川众多水系都属于长江十年禁渔的范围内,这对各类水生物而言都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 因此,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也会把监测评估作为一项重点,监测各类水生物的生长状态,也及时了解类似外来物种在水域的变化。"

网友评论亮了:

能吃吗?能吃的话就起锅烧油吧

对于太阳鱼,网友的反应却出奇的一致,纷纷发问:能吃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