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在北极地区的竞争升温

今年年初,印度公布了一份关于北极的国家战略草案。即便是对于这个离赤道比离北极更近的国家而言,北极地区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这个曾被视为冷战后合作典范的冰冷地区,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不断升温的竞争令人担忧。

有时候,好像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参与北极行动。在过去3年里,除了印度,加拿大、中国、欧盟(EU)、法国、德国、挪威、波兰、俄罗斯、瑞典和英国也都出台或更新了针对该地区的战略。在华盛顿,美国空军、陆军、海岸警卫队、国防部、国土安全部、海军陆战队和海军都增加了大量北极战略文件。

这些文件的显著特点是几乎全都提到了北极政策的国家安全层面。例如,美国空军去年表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地缘战略重要性”的地区。今年3月,北约(NATO)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俄罗斯军事存在的增加”和“中国存在的增加”正在“改变安全格局”。

因此,日益激烈的竞争不仅仅反映了气候变化、以及北极气温上升对地球未来的令人不安的影响。归根结底,由于中东欧和东亚等其他地区以及贸易、网络活动和太空等其他政策领域的紧张不断加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该地区以猜疑的目光相互注视。

不过,北极气候变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印度的战略提到了北极冰盖融化和季风模式之间的联系。它还警告说,北极气温升高可能会释放困在冰下的病原体,并在未来引发大流行病。

从经济角度来看,气候变化提供了欧洲和亚洲之间更快、没有结冰期的航运路线的前景,也提供了获取遥远的大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前景。然而,在某些方面,这些前景在理论上比实践中更具吸引力。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低迷,加上各国政府和企业宣布未来要实现碳中和,令启动大型北极能源项目无利可图。最大的例外是中国参与投资的一个亚马尔半岛(Yamal)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项目。

该项目展示了大国间紧张局势如何影响了北极地区趋势。因为,正是美国和欧洲因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对乌克兰东部进行军事干预而对其实施制裁,才促使莫斯科方面在亚马尔项目上向中国寻求帮助。

原则上,北极地区未来最重要的航线是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这条航线沿着俄罗斯北部海岸延伸,结冰期越来越短。对中国来说,通过这条航线将货物运往欧洲,可能要比经由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和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的传统航线快10至12天。可以说与西方竞争对手相比,中国拥有更多资金资源,可以投资于开发新线路所需的基础设施。

但事实上,随着北京把注意力集中在克服回报丰厚的投资面临的障碍上,中国对于开发“冰上丝绸之路”(Polar Silk Road)的兴趣有所减弱。在某些地方,北方海路的航道太浅,大型集装箱船无法通过。中国还必须为俄罗斯的领航和破冰服务付费。

而莫斯科的一些专家对让中国扩大其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就像它已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所做的那样——发出警告。对克里姆林宫来说,困难在于,开发北极似乎对俄罗斯未来的经济至关重要,但与西方的糟糕关系可能导致莫斯科方面过度依赖北京方面的帮助。

对中国在北极扮演的角色的类似担忧,支撑着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政策。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 2019年建议从丹麦购买该岛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去年10月,美国与丹麦和格陵兰岛签署了一项涵盖图勒(Thule)空军基地以及贸易、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议,此举表明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决心,但引起的波澜没那么大。

当然,北极地区的竞争并没有失控。但是,成立于1996年的区域性合作论坛——八国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并不具备处理这一问题的能力,因为其职权不包括安全问题。北极地区非常脆弱,需要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找到足够的共同点,以保护其未来不受它们之间其他争端的影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