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求雨后旱灾更严重:降水绕岛 日月潭变草原

香烟缭绕,管乐声声,身穿华丽法袍的一众道士在神像前踏罡步斗。

从主持道长手中接过点燃的祈雨表文,主祭官员将燃烧的黄纸表文举过头顶俯身跪拜,身后站定的几排大小官员也随之一同持香跪倒。

从蔡英文,到岛内各县市负责人,再到民间各个社团,这已经不知道是岛内近期举办的第几场祈雨法会了,但都没有得到神灵的回应。

5月本是台湾地区的梅雨季,但近期的几次降水活动却都绕过了台湾岛,只有少量雨水落在了北部地区。

治水无所作为的民进党当局,寄希望于梅雨季降水自然结束旱情的盘算再次落空,从去年就开始的严重旱情,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岛内中南部地区的缺水形势日趋严峻。

4月29日,台南安平开台天后宮举行祈雨大典,民进党籍台南市长黄伟哲率队祈雨,黄伟哲是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黄智贤的胞兄。

台湾正遭遇56年来最严重干旱,供应全台用水的各大水库纷纷告急。

台水利部门5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位于台湾岛南部的全台最大水库曾文水库的蓄水量仅剩6.0%。同样位于南部的白河水库已经彻底干涸,蓄水量是0。中部最大的德基水库蓄水量仅剩3.0%,也快要灭库。位于台湾中部、岛内最大的淡水湖日月潭的蓄水量下降到30.8%,湖底变成了草原,记录在大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湖光山色早已不复存在。

就连台湾岛内最长的河流浊水溪,都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断流。有民众在社交网站上发布图片,浊水溪“只剩下低洼处有一定的积水”,河里的鱼暴露在干燥龟裂的河床上,已经被晒成像化石一样的鱼干。

 

台湾岛内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出现百年不见的断流,河里的鱼暴露在干燥的河床上,已经被晒成鱼干。

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台当局先是大幅限缩农业用水,让大片水稻干枯在田中,其后又对国民党执政的台中、苗栗、彰化的民生用水实施“供五停二”的限水政策,即每周供水5天、停水2天。

即便如此,以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代工企业,还是出现了用水困难,迫使各企业到处高价买水。

芯片代工是台湾的命脉,其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清洁水源,岛内缺水将危及全球芯片供应,因为仅台积电一家就占到了全球芯片产量的一半。

岛内各界对旱情越来越感到焦虑,此时就连气象预报都承担起“望梅止渴”的作用,台气象部门近两个月来的降水预测一次次跳票,最新的预测是,有效降雨要等到5月底或是6月才能到来。

日月潭变草原,全台水库都见底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这是大陆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日月潭美景的描述,也是多数大陆民众对台湾的第一印象。

如今,书中的朦胧迷雾已经消散,日月潭坠落现实,湖水干涸,不仅让湖底变成茫茫草原,水退后暴露出的大量垃圾,更是让自诩高素质的岛内民众心情复杂。

 

日月潭湖水干涸,湖底变成茫茫草原。

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日月潭水位已降至735米,距离满水位低了13米,蓄水率仅为三成。

在岛内著名的被民众用来观测日月潭水位的“九蛙叠像”,即沉没于湖水中的9只叠立在一起的石雕青蛙像,正常水位时一般是两只石蛙露出水面,而现在不仅是9只石蛙早已全部显现,就连雕像基座和附近的大片湖底都已经裸露干涸。

 

观测日月潭水位的“九蛙叠像”,9只石蛙早已全部露出水面,就连雕像基座和附近的大片湖底都已裸露干涸。

日月潭上游的重要水源雾社水库,在岛内素有“碧湖”之称,目前也因干旱和常年泥沙淤积,昔日的青山绿水、雾气缭绕美景只能成为记忆。

“干涸的面积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有75%左右原来有集水的地方现在都没有水了。”台弘光科技大学无人机训练中心到雾社水库空拍后,该中心主任张成荣表示,传回的画面中,大片湖底已经露出,泥沙裸露。有台媒甚至形容“就像火山爆发后泥沙冲进河里”。

日月潭和雾社水库只是岛内严重旱情的缩影。

据台湾水利部门5月10日的数据,全台水库中,仅剩北部中小型的新山水库蓄水量充足,蓄水量为86.8%,就连全台最重要的水源,供应台北、新北市用水的翡翠水库都亮起了红灯,蓄水量跌至历史新低,为67.4%。

如果说岛内北部地区是用水紧张,中南部地区则是旱情告急,18个公开实时数据的水库都要见底。

以用水巨大的科技重镇新竹和台南为例,供应新竹的石门水库、宝山第二水库、永和山水库的蓄水量分别仅剩17.1%、5.3%、4.5%,供应台南的全台最大水库曾文水库的蓄水量仅剩6.0%,另一座供应台南的小型水库白河水库已经彻底干涸,蓄水量是0。

 

全台最大水库曾文水库干涸惨况曝光,土地缺水到龟裂成块,库底直接变成草原。

台湾岛四面环海,每年台风季都会带来大量降水,而且经常会暴雨成灾,在人们印象中台湾岛内不该缺水,但台湾岛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加之缺乏远见的水利设施建设,却让岛内经常处于缺水的境地。

台水利部门曾在2020年10月引用ESI(Environment Sustainable Idex)的数据,台湾为全球第18位缺水地区,台湾水资源问题的挑战,如同撒哈拉地区一样险峻;台湾平均年降水量虽达25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水量的3倍,但因降水集中丰水期、地形陡峻,水资源不易蓄存利用,加上人口稠密,换算成每人每年能分配到的降水量为4000吨,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

降水集中、地势陡峭,理应多建水库蓄水,但岛内现有水库仍多为两蒋和李登辉执政期间建设。民进党崛起后,水库建设受到民进党支持的各个环保团体的强力阻挠,致使近二十多年来岛内几乎没有新建水库,而且对现有水库的清淤养护,库区水源涵养地的植被和水土保护也疏于管理。

这种情况下,每年的台风和梅雨季能否把岛内的水库填满,就显得十分关键。不幸的是,受全球变暖影响,2020年拉尼娜现象形成,五十多年来台湾第一次没有台风“光临”,今年的降水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连续两年没有正常降水,导致岛内绝大多数水库都已经是“死库容”,即已经丧失了供水的能力。

面对极端气候对台降水的影响,台湾媒体和民意代表们对当局拉响警报,但从目前来看,台湾当局所做的应急措施依然不到位。

稻田被断水,每次旱灾都牺牲农民

“近日干旱严重,政府供应的水源不足以灌溉,农民担心收成受影响,还三更半夜骑车到处找水、抽水,看到水,像是要疯掉的样子。”台南市白河区马稠后里居民魏显权对台湾《中国时报》说。

据该报报道,当地并没有被纳入停灌补偿,农民正常投入一期稻作,但是严重缺水导致稻田严重龟裂,其中一位86岁的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30水田干裂,稻子枯死在田地里,而每分地投入的13000元新台币也只能付诸东流。

 

台东县纵谷地区水情吃紧,有农民因长期缺水,干脆弃耕,池上农田干到龟裂。

和马稠后里一样,很多地区虽然没有停灌,但是没有足够的地下水,很多农民就只能背着监管部门私自打井,或者把现有的水井打得更深才能抽到水。令人不安的是,如果继续大量抽地下水,地层下陷的危险会大大加大。

对于农民的严格限水,民意代表和媒体将矛头直指民进党当局对农民的“不公平”政策。

早在2020年4月,台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在台立法机构接受质询时,自家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林岱桦就曾提醒:岛内中南部水库的蓄水情况都不理想,可能满足不了稻作灌溉的需求;另外对于农业部门寄希望于梅雨季节满足灌溉需求的回应,提醒由于气候变迁,不要太乐观。

虽然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在后来的质询中表示,2020年7月就开始召开应变会议,但实质性的抗旱水源紧急利用计划是在当年10月份启动,主要包括挖掘抗旱水井、新竹紧急海水淡化等措施。

但从2020年的7月到10月,台经济部门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抗旱措施,反而是将缓解旱情主要寄希望于老天爷多下雨。

2020年10月14日,台农业部门宣布桃源、新竹和苗栗二期稻作农业用水停灌,停灌稻田每公顷补助14万元新台币。时值水稻抽穗期,停灌后不能生出稻穗,快要成熟的稻子要么犁掉,要么只能枯死在田地里。

虽然农民可以拿到不错的补助,但每次缺水台当局都忽略农民的情感和意见,让很多农民不满。一位农民在停灌后对媒体说:“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保证,我们要和天争、和地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跟人争,跟这些政策在争。你都没有跟任何农人商量过,你就写即日起停灌休耕。”

“每次缺水,农民都首当其冲,几个月的辛苦,瞬间化为乌有!”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林岱桦对停灌牺牲农民的举措表示强烈不满,直接在台湾立法机构炮轰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经过了6个月,你们做了什么?!”

旱情延续到今年,刚到4月台当局就宣布停止新竹、苗栗和台中地区的一期稻作灌溉用水,农业限水范围也继续扩大。

梳理台湾经济部门在不同场合给出的解释主要有两个:即便现在把所有的水都给农业用,也是不够用的;给出的补贴要多于农民种地的收入。

对于这些说法,不但像林岱桦这样的自家绿营民意代表不能接受,在野党民意代表也无法认同这样的解释。

台湾民众党民意代表蔡壁如在今年3月22日质询台农业部门负责人陈吉仲时抨击其,当年在国民党执政时强力反对国光石化抢夺农业用水,如今做了民进党当局的高官,换了位子就换了脑袋,为何不再捍卫农业水权?当局不要总是支援工业,牺牲农业。

“这二三十年来,只要缺水,我们就打农民主意,叫他们休耕。我们从农民的嘴巴里面把那一口饭挖出来,然后把它给大企业用。农民收到了休耕补贴,但后面整个产业链是断掉的,卖肥料的、卖农药的、待收割业者等所有和农业相关的产业都断掉了。每一年都这样混,却没有人替农民讲说:这样做是不对的。”马英九执政期间以治水闻名的台前内政部门负责人李鸿源公开批评说。

这种短期的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暴露出台湾地区自1998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土地规划问题。李鸿源认为,台湾现在农业用水占到了总用水量的70%,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因为可以进口农业产品,可以稀释出两成农业用水。如果可以做到,台湾就不缺水了,但是可惜的是台湾行政机构并没有做出这样的土地规划。

台积电缺水,危及全球芯片供应,居民每周停水两天

即便已经大幅削减了农业用水,岛内民生用水和工业用水依旧面临危机。

在民生用水方面,台中、苗栗、北彰化自4月初就已经实施“供五停二”的限水政策,即每周供水5天、停水2天。

其他县市也早已实施自来水减压、减量供应。

令人诧异的是,苗栗作为“水库县”拥有鲤鱼潭水库、永和山水库、明德水库、大埔水库和剑潭水库5座水库,长期供应新竹地区。水源相对充足,却最先被限水,而缺水的芯片生产基地新竹却并未被限水,引发苗栗当地民众的不满。

 

台中、苗栗、北彰化自4月初实施“供五停二”的限水政策,台湾民众纷纷抢购水桶等储水用具。

5月是台湾地区的梅雨季节,但今年的降水形势不容乐观。台当局在5月6日举行旱灾应变会议,针对各界期盼提早解除限水措施的呼声,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回应称,由于气象单位预估5月、6月降雨仍有变数,预测“雨量偏少到正常”,为保留更多蓄水,因此“供五停二”限水措施将至少延续到6月。这让台湾民众叫苦不迭。

面对日渐吃紧的水库供水,台当局力保的工业用水也捉襟见肘。

早在3月底,台湾最重要的企业——台积电就花费5亿元新台币购买水车,用来外出购水、运水。

不只台积电,岛内很多晶圆大厂都采取水车拉水的方式高价购买工业用水,来满足生产用水的缺口。每天台湾各大科学园区的运水车都会把周边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一位国民党籍的民意代表甚至用“第三世界景象”来形容这一景象。

芯片生产是台湾的命脉,其生产过程耗水巨大。为此,台经济部门提出在科学园区“凿井取水”,遭到网友讽刺:“是不是下一次缺电也要钻木取火?”

立场偏蓝的台湾著名媒体人陈凤馨认为,现在要用凿井的方式,最可怕的是大量开采地下水后,地层不但会下陷,还会变得更加松动,园区附近的高铁每天通过时造成的震动幅度就会变大。

对于那些精密度要求非常高的厂商,比如台积电,缺水是问题,震动也是问题,两个都没有办法让其制造出良率非常高的芯片,这都是极大的全球危机。说是全球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台积电一家就占全球一半的晶圆代工产能。

除了副作用很大的凿井取水,再生水、海水淡化、调水也是舒缓用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和调水都已经紧急操作,但再生水却没那么容易。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4月23日起,新竹县政府请每月用水度数超过1000度以上的工业用水大户,自主节水率从11%调高至13%,并呼吁民众、公司行号多使用回收水,以降低自来水负担。随着节水率的提升,像台积电这样的用水大户们需要更加依赖运水车稳定补缺口,并增加利用回收工业废水。

不论是厂商内部的再生水设备建设,还是外部再生水厂建设都需要较长时间。对于缺水的台湾地区来说,这些基础建设应该是经济部门提前部署完成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于这次56年以来最严重旱情,蔡英文和她的幕僚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台湾北彰地区设立了50个供水站,彰化县消防局消防水车也投入“救水”大作战。

2013年,时任台内政部门负责人的李鸿源就曾推动公共污水处理厂放流水回收再利用,在台湾计划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但目前只有高雄凤山溪再生水厂投入使用。

李鸿源对台媒分析工程进展缓慢的原因:“行政部门的支票迟迟未兑现,不仅缺乏跨部门的处理能力,负责执行的地方上的人力、财力与能力都不同,也是工程延宕的主因。”

今年3月22日,王美花在向台湾立法机构报告时表示,今年台南永康再生水厂和高雄临海再生水厂将投入使用,不过其他的水厂要等到5年后才能陆续完成。

治水资金被挪用,每年管线漏水4.4亿吨没人管

从去年就开始的旱情,并未引起台当局的警惕。又因台行政官员多为律师出身,每遇问题就用话术推卸责任。

今年3月,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各地的抗旱水井,都有优先开凿;各地海水淡化以及污水再生循环使用等,也都有优先超前部署,否则早已经限水。”

“一张嘴就是谎言,我们人民实在听不下去了。政府早在去年就应该通知大家开始做一些节水的措施,你都没做。等到现在真正开始缺水了,苏贞昌又在那里胡扯。”台湾立场深蓝的资深媒体人谢寒冰怒斥苏贞昌,前瞻基础设施建设几千亿元新台币的治水预算的执行率低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跨区引水的举措早在李登辉时代就开始做了,“请问一下你到底在做什么?你做这样的宣传到底有何目的?”

此次旱情发生,除了对于当局应急措施的批评以外,更多的矛头都指向了民进党当局在2017年开始推动的“前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水环境建设”。

根据台水利部门发布的消息,水环境建设以“大幅降低淹、缺水分享,擘划优质水环境”为愿景,其中很关键地提到了加速治水及供水基础设施的举措以及稳定供水的目标,目前已经花费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

据台湾《天下杂志》调查,目前这次旱情派上用场的仅有三个建设:高雄伏流水工程、桃园新竹备援管线工程计划、防灾及备援水井建置计划。但面对整个中南部成片的旱灾,这样的“超前部署”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台湾缺水的问题。

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前瞻基础设施建设的执行率就曝出问题,立场偏蓝的媒体质疑是否与2008年和2020年的选举有关。

长期从事预算报道的陈凤馨在2019年就指出该计划有两大问题:一是,台湾地区各地方政府大多是先把预算争取到手再说,至于具体要做什么项目,是否有可执行性,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二是,前瞻基础设施建设自获批后,已经执行了9个月,只花了35亿元新台币,剩下的将近300亿元新台币要在半年内全部花光,这样肯定会“消化不良”。

2020年年底,民间组织“台湾河溪网”公布对已勘探的前瞻水环境工程的评估结果,发现许多地方县市将前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水环境预算,挪作观光工程的经费来源,多数做景观河道、自行车道、沿岸步道及广场等设施。

民进党籍民意代表洪申瀚此前在对台经济部门的质询中质疑,前瞻水环境工程从核定到工程发包,再到完工,时间越来越短,且不论当初承诺的公民参与、生态检核过程,在这么短时间内怎么保证品质要求?

综合来看,除了完成质量问题,前瞻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建设存在先天性不足:注重开源,忽视节流。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王惠美称,前瞻计划过于注重水库工程,甚至是夹带未环评工程,缺乏水资源永续利用、改善漏水率等永续思维。

台湾自来水管漏水率居高不下,致使全台1年约漏掉4.4亿吨自来水,以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289升计算,相当于1年要漏掉全台2300万人约66天民生用水量,浪费惊人。

据台湾自来水公司统计,2020年全台以基隆市漏水率24.14%最高。基隆市去年用水量近1.6亿吨,自来水管线漏掉的水就多达3860万吨,相当于漏掉36万人1年用水量。漏水率第二、三名的是台东、花莲,分别达19.4%、17.3%。台中、南投漏水率16.8%,也比全台自来水平均漏水率13.9%高出一截。

 

台中工业区35路4月12日发生水管爆管,现场水流成河。

4月12日,台中工业区35路发生水管爆管,水流近两个多小时,估计漏水20多吨,若以家用水塔0.5吨计算,大约可供80户1天用水量。在台中限水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漏水又挑起了民众本就敏感的神经。

“每次缺水时,自来水管线漏水就被提出来检讨。只要不漏水,就可节省出好几座水库。” 台湾自来水公司退休员工林建威认为,过去十来年当局宁可拿钱去放烟火、盖“蚊子馆”换选票,也不关心岛内百姓民生,漠视自来水公司供水设施老旧的状况,一再延误改善时机。林建威问道:“如今面临缺水严重,管线依旧漏水,除求神问卜,还落个临渴掘井之讥,到底是谁的错?”

“开源比较简单,是工程问题,节流比较复杂,因为它是政治问题。当谈节流的时候,有一件事非谈不可:水价。事实上,台湾地区的水价是全世界第四低的。”李鸿源说,“只要卖我们一吨水,当局就要贴20元新台币,所以自来水公司永远在赔钱,它既然赔钱,就没有经费去更换管线,因为更换管线的费用是以千亿台币计算的。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我们一年漏掉三成的自来水,相当于一年漏掉两座翡翠水库,然后再告诉大家我们缺水,我们要盖水库。”

李鸿源表示,台湾有三件事不能谈:油价、电价、水价,而且这三件如此重要的事情,全部都在用民粹炒作。合理的油价、电价、水价是带动整个经济转型的动力,把水价当做民粹在炒作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节水产业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必须依赖新加坡和以色列的技术。

目前,台湾经济部门耗水费改革的推动进度缓慢,台湾经济部门承诺2022年一定会开征,距离明确规定“耗水费征收”的2016年已经过去6年。

台风迟迟不来,梅雨季降水稀少的几率很大,台湾旱情缓解还需要一段时间。岛内各界希望极端天气能促使台当局检讨水利政策的不足,下决心治理缺水问题。

但民进党当局的重心显然不在于此,在旱情愈演愈烈的当下,近期却接二连三曝出党内派系恶斗的消息,各方都在忙于布局“后蔡英文时代”的权力格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