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再惊天下:14平内有百件文物 考古队员遇难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公布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成果。

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包含了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据介绍,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该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央视视频截图

14平米内竟有文物百余件,三星堆考古队员遇难题

据央视新闻消息,3号坑仅器物层表面已探明的文物就已达百余件。3号坑发掘面积仅有十几平方米,随着文物不断露出,留给考古队员的工作空间越来越少。

3号坑平面大致呈长方形,长5.8米、宽2.1至2.7米,面积仅14平方米左右。经过发掘,在距离地面1.3米左右的位置,开始有器物露头。

央视视频截图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副领队 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 徐斐宏:我们还是尽量在坑里面清理。为什么非得踩在填土上呢,因为我们手不能离清理对象太远,否则我们控制不好力度。对一些特别微小的迹象,比如说铜器、象牙上面可能包裹一些东西,或者说它上面有一些颜料,那我们必须在很近距离的角度才能把它给看出来,第一时间把信息获取。

发掘器物布满了整个3号坑,为节省空间,考古队员上下坑时,都要使用轻型梯子。随着填土不断被清除,留给考古队员作业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地方队员只能跪在泡沫板上工作,不一会儿便腿脚发麻,只能原地起身休整片刻,再继续工作。

由于周边文物相继裸露,考古队员必须合理规划发掘路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科学方案。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副领队 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 徐斐宏:整个坑(3号坑)在中部偏南的位置有一个大型的青铜面具,上面交叠很多象牙。我们把象牙和面具的关系搞清楚后,我们就以这个为原点,往南、往北清理,我们叫退着逐步清理。到最后工作面积非常小了后,人待不下去,怎么办呢?我们配备了一个能升降的工作平台,最后那一小块(面积)可能只能借助工作平台来进行处理了。

央视视频截图

三星堆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的广汉市,曾有一景点名叫三星伴月堆。后来考古发掘确证“三星伴月”所说的3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这个古蜀文明的宝库,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广汉真武村月亮湾一户村民在自家院前无意间发现了一大堆玉石,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1700余件。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文物之精美、风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从此,三星堆名扬天下。

3.5平方米的“祭祀坑”一片金光闪闪

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专家认为,目前这8个“祭祀坑”整体构成祭祀区,是古蜀王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祭祀坑”的情况,可以想见约3000年前的祭祀场面该是如何宏大与奢华。

占地仅3.5平方米的5号“祭祀坑”一片金光闪闪——考古队员已从此处清理出多件金器和60余枚带孔圆形黄金饰片、数量众多的玉质管珠和象牙饰品。经专家初步判断,这些有规律的金片和玉器与黄金面具形成缀合,推测为古蜀国王举行盛大祭祀仪式时所用。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还出土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青铜器,比如有些青铜尊附着有奇异诡谲的龙或牛的造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

在3号“祭祀坑”,记者看到了坑内铺满百余根象牙和上百件青铜器,包括青铜尊、青铜罍及独具风格的青铜人像、大面具等。

最具神秘色彩的,是考古人员在6号“祭祀坑”发现了一具“木匣”,长约1.5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它是做什么用的?它有什么特别的来历?考古人员对这个神秘的“木匣”给予了格外关注,在现场反复讨论“开匣”方案。

像“木匣”这样的未解之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破解。但是,就目前的阶段性成果而言,已经展示了三星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本次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将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