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因素促成中国Fintech繁荣景象

亲中共的多维报道:互联网技术正在颠覆与重塑金融服务业,金融科技(Fintech)俨然已经成为金融产业新的风口。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近年来,金融科技正在逐步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降低了金融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

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让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财务顾问兼董事托比亚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认为,由于中国有大量的支付行为通过科技公司进行,在社交隔离期间,金融科技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和贷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阿德里安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金融服务领域涌现出大量创新,而中国已经在引领全球金融科技的许多发展方向。

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相互作用与推动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金融科技作为供给侧的重要创新元素,直面便捷支付、精准征信、降低成本等诉求,给广大民众的生活、企业的经营带去了巨大变革。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但是一些独特的优势却让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电子支付平台已经覆盖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新华社)

一方面,智能手机令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大量互联网用户组成了金融科技的潜在应用市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67%,较一年前提升5.8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高达9.32亿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增加。在消费领域,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购物、交通、医疗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移动支付第一大市场,在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交易规模、渗透率等方面都处于大幅领先地位。

在传统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已经全面覆盖客服、风控、营销、投顾和授信等各大金融业务核心流程,衍生出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消费金融、网上征信、网上授信等一系列新兴金融业务。截至2020年8月,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缩短了金融服务流程的时间损耗,减轻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这些优势让中国社会各界很快接受了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安永(Ernst&Young)发布的《2019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显示,中国市场中金融科技采纳者在活跃型数字化人口中的占比高达84%,居被调查国家或地区之首。

报告发现,全球金融科技的采纳率已达64%,采纳金融科技成为所有受访市场的主流趋势。但是,在部分金融基础设施相对完整的发达国家,金融科技的采纳率反而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例如,美国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只有46%,法国和日本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分别只有35%和34%。

发达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十分完善,金融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令现有金融体系运转效率出现质的飞跃。因此,发达国家的居民对金融科技的采纳率普遍较低。或许正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落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让中国直接跳过信用卡时代,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