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明清瓷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否认缺钱,称是完善收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博士:博物馆因为缺钱才处理藏品的看法有偏差,美国的许多顶级博物馆在购藏新藏品的同时也处理和更新旧藏品,以保持整体收藏的质量和发展潜力。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300件以明清瓷器为主的中国艺术品,将于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上拍卖,并于近日在亚洲巡展。

针对有消息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出货”是因为资金不足,解决财政燃眉之急,通过剔除库藏普品回笼资金,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兼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博士今天在邮件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认为博物馆因为缺钱才处理藏品的看法有偏差,美国的许多顶级博物馆在购藏新藏品的同时也处理和更新旧藏品,以保持整体收藏的质量和发展潜力。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外观


据悉,这并不是西方博物馆首次“出货” 。早在3年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同样上拍过中国瓷器,据当时统计数据显示,400余件拍品获得1200万美元的成交额。今年3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22件明清玉雕曾在苏富比春拍上拍,可视为即将在9月开启的拍卖的前奏。只不过当时因为规模较小,并未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210万美元成交的白玉笔筒


拍卖消息出来后,就有舆论称,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规定,释出藏品有且只有一个前提——即购买新藏品的资金不足。对此,汪涛对澎湃新闻表示,“许多人以为博物馆处理藏品是因为缺钱,是为了筹集资金。这种看法有偏差。博物馆处理藏品的回款,不得用于运营成本,只能用来购买新的藏品。博物馆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收藏才能进步,更有前途。这才是最终目的。”

早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曾发布声明称:“我们的策展人一直在评估和改进博物馆的藏品。”“这次拍卖让我们可以在我们具有广泛广度和深度的领域进行多项工作,并将收益归还给亚洲艺术部门的收购基金。”“将出售艺术品所得仅用于购买符合行业准则的新艺术品。”

声明还强调:“和所有的出售决定一样,这个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而是经过了董事会严格的批准程序。”

据佳士得方面透露,此次拍卖的亮点为知名藏家们于二十世纪早期捐献给博物馆的明清瓷器,当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包括一件万历五彩鱼藻纹大蒜头瓶以及一件乾隆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高足盌,这两件珍品均为Russell Tyson珍藏,于1954年入藏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1926年入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源自Kate Sturges Buckingham珍藏的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三行六字楷书款


Russell Tyson是美国地产商,哈佛毕业后来到芝加哥,1925年成为博物馆董事会成员直到去世。他出生在上海,四十年代作为美国红十字会的代表赴中国参与援助,Russell Tyson藏品主要来自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他向芝加哥博物馆捐赠大量藏品,目前库房中还有约800件他名下的藏品,其中仅亚洲艺术就约500件。国人较熟悉的藏品有南宋“梅梢月”吉州窑盏。



吉州窑盏,宋,Russell Tyson旧藏

Kate Sturges Buckingham(凯特·斯特奇斯·白金汉)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主要捐赠人之一。白金汉女士开始收藏的是鼻烟壶,之后品味日趋高雅,成为最早收藏中国青铜礼器和陶瓷的重要藏家。而且其青铜器来源自著名的古董商卢芹斋及山中商会。

1946年,著名学者陈梦家和芝加哥艺术馆的凯莱合编了《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图录》,收录了42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商、周、汉三代青铜器精品。这些均是白金汉的旧藏。这些收藏连同其他青铜器共计400余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由她捐赠给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错银承弓器,战国,白金汉旧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展览馆之一,它修建于1891年,位于芝加哥市中心。1893年12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藏品丰富,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手工艺、纺织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亚洲艺术部共有约3.5万件藏品,包括大量中国的商周青铜器及玉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