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10处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你去过几个?


可触摸的历史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和经历了人类大事件,从建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的昨天。

近日,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发布,至此,黑龙江省共有10个建筑遗产项目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是根据时间阶段划分的建筑遗产集合,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建筑遗产。该名录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始创,首批98个项目的名录于2016年公布,圣·索菲亚教堂入选;第二批100个项目的名录于2017年发布,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等6个建筑遗产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入选名录”公布了100个建筑,黑龙江省共3个建筑项目入选名录。

黑龙江省入选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圣·索菲亚教堂、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马迭尔宾馆、哈尔滨颐园街1号欧式建筑、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大庆油田工业建筑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群、黑龙江省图书馆旧址、哈尔滨文庙。

1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中国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观赏价值。1986年被列为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充溢着迷人的色彩,教堂内的壁画、吊灯、钟楼及穹顶和唱诗台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观赏价值。

教堂所在建筑艺术广场为哈尔滨首座“叠台式”水景广场,汇集了圣·索菲亚教堂、艺术砖廊、钢构塔廊、凯旋门等众多欧式风格的景观建筑,以其优美的景观环境、别致的建筑特色和浓郁的欧陆风情,成为迎接八方游客的“城市会客厅”。

地址:道里区透笼街88号

交通:公交2、8、23、47路至建筑艺术广场

电话:0451-84686904

提示:2018年7月3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圣.索菲亚教堂将闭馆实施保护性修缮,暂停对社会开放。

2

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

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1903年2月全线竣工通车。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全长近2500公里。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站舍、桥梁等大量公共和民用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份,其中大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

2015年,哈尔滨市划定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遗址”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包括香坊火车站(哈市香坊区)、一面址中东铁路建筑群(哈市尚志市)、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哈市道里区)、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齐齐哈尔市)、绥芬河中东铁路建筑群(绥芬河市)、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哈市南岗区)、霁虹桥(哈市)7处遗址,为清代至民国遗址。

3

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路易十四式”建筑。许多历史名人曾下榻于此。步入建筑内部,你会惊叹它的富丽堂皇。室内的墙壁或饰以优雅的壁画,或以镜子贴面,柱端饰有精美的雕刻;黄铜的楼梯栏杆,充满柔媚的线条。再加上熠熠生辉的大吊灯,大理石饰面以及精致的饰线,无不透出豪华典雅的气质。

客房的设计也十分优雅舒适,梢美的雕刻橱柜、丰富的墙面线脚、清新的色调以及优美的镜饰、灯饰都保存完好。马迭尔宾馆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建筑室内外均保存较好,正如其名字含义所指的那样,本世纪初叶它完全称得上最摩登、最豪华的宾馆之一,它也是哈尔滨早期旅馆建筑的代表作。

地址:中央大街89号

交通:公交85、126、47路

电话:0451-84884099

4

哈尔滨颐园街1号欧式建筑

此处现为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馆舍是一幢精美的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该建筑于1919年始建,1923年竣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对黑龙江省予以深切地关怀,曾多次莅临黑龙江省视察,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等老一辈革命家来黑龙江视察期间,均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

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结束对苏联访问的归国途中,视察了哈尔滨。毛泽东主席在这里亲笔为省委、市委和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分别题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等五幅题词。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也曾多次亲临黑龙江省视察工作。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1号

交通:乘坐公交101、103、8、13、74、94、64路等在博物馆站下车即可。

电话:0451—53642522

时间:9:00—16:00(15:30时停止发票)。 每周四为闭馆日。

门票:免费(凭有效证件领取门票)

5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咆哮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1998年夏,哈尔滨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89米,哈尔滨军民团结奋战,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保卫了家园。现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1998年的水位标志。

地址:斯大林公园

交通:乘坐101、102、118、126路至防洪纪念塔站下即可

6

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大批犹太人从俄国、东欧和其他国家陆续迁居哈尔滨,并形成了完整的社区,这些居住在哈尔滨犹太人自由地从事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找到了无歧视、无迫害的栖息乐土,也对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经济文化繁荣产生过深远影响,并留下了一批造型独特的建筑。

2015年哈尔滨市划定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分别位于道里区、南岗区,包括哈尔滨犹太总会堂、犹太新会堂、犹太中学、犹太医院、犹太国民银行、“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秋林洋行道里分行、梅耶洛维奇大楼、穆棱煤矿公司、斯基德尔斯基故居、远东银行、协和银行、米尼阿久餐厅、犹太商人索斯金故居14处遗址,分别建于1909年至1949年间。

7

哈尔滨 哈尔滨市 哈尔滨犹太 建筑 犹太 黑龙江省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