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的第5天,我在教堂看了场管风琴演奏

今天的悉尼下了很大的雨。


而星期天在悉尼用公交卡坐车超过2块7的部分全部免费。


于是我决定今天出行能坐车绝不走路。


起床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下着大雨。


我磨磨蹭蹭,出门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


饥肠辘辘的我,想着要去Sydney Fish Market大吃一顿。


结果公交车等来等去也不来,在我确定了3次自己并没有找错站台后,只能先从包里掏出一个能量棒充饥。


到了鱼市,我被火爆的景象惊呆了,旅游大巴一车一车的拉着旅行团来。



强忍着饥zui饿chan,我决定先转完所有的店铺再考虑吃哪家。


转完之后发现,门口店里的龙虾尾巴只有半个,价格要20+,里面店铺的龙虾尾巴是一整个,只要30+。门口店铺的生蚝比里面店铺的生蚝每打贵2-6块不等(生蚝根据品种不同价格不同)。


几个主要的海鲜店有很多会讲中文的员工,都能支付宝和银联支付,有的店家还贴心的标在了工作服上。




看着满眼的虾、带子、鱿鱼、三文鱼、海胆、金枪鱼、软壳蟹、扇贝、鲍鱼、帝王蟹、章鱼以及其他所有并不知道是什么的海鲜,我只想每样都来一份。


但是我还是非常克制的,只点了一条龙虾尾巴、一个大鱿鱼(送了一堆薯条),想着吃完再来下一波。



结果非常意外的,吃完了龙虾尾巴我就吃不下了。


但是我还想吃生蚝啊。


货柜里标的都是一打的价格,我问营业员,可以来半打吗?营业员说可以呀,你要半打吗?


于是我高兴的站在川流不息的鱼市角落里干掉了半打生蚝。


吃完饭,我坐车去Art Gallery of NSW新南威尔士美术馆。


下车后,路过St Mary~q~s Cathedral圣玛丽天主教堂,隔着马路就听到了里面有管风琴演奏的声音,我一看四下没车,直接奔到了马路对面进了教堂。


原来正巧赶上了法国管风琴家MAURICE CLERC在教堂的演出。


Clerc生于1946年,在20世纪大概演出过1300场独奏音乐会。


4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四大洲,活跃于巴黎圣母院、纽约圣帕特里克天主教堂、德国吕贝克主教座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蒙特利尔圣约瑟夫教堂、墨尔本圣保罗天主教堂、东京NHK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等世界知名的教堂和音乐厅。


1972年圣诞节,他成为法国第戎天主教堂的名誉管风琴演奏家,至今已经超过40年。同时,他还在大学担任讲师工作。


Clerc录制的12张唱片中,包括了巴赫和德国巴洛克时期的大师之作。


不过,他却是从演奏浪漫和现代曲目中获得声誉,并被认为是法国音乐的专家。


而圣玛丽天主教堂的这架名叫‘Hill & Son’的管风琴,首建于1892年,1905年毁于火灾后,同年又重新购买了一架,并在1966年进行了一次大检修。


今天的节目单


教堂中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澳大利亚士兵的雕塑



教堂拥有地下一层,可以付费参观,相传是一个美丽又吓人的地方。


地下一层的地板大概是整个教堂中最美的地方了,装饰有凯尔特式十字架、精雕细琢的大理石,描绘了《创世纪》的6天。


地下一层埋葬了几位牧师和五位悉尼大主教。


看完演出我有点尿急,于是找教堂的厕所。


找厕所的途中发现了现在教堂先进到捐款和支付祈祷蜡烛费用等全部可以自助刷卡完成。



厕所门口也放了捐款箱。



出教堂的时候,发现教堂正门有不和谐事物。


大概是澳洲劳动力成本高的原因,规模和东南亚国家完全没法比。


不过现在中国人出国旅行不再是新鲜事,国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