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重返“软实力”全球第一,伦敦成为世界认可的“创意之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川喜马拉雅文旅发展



以下资讯由”喜马拉雅产文一体平台体系”机构成员英国全球中国智库喜马拉雅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分享:


根据2018年11月英国官方数据,2017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突破创纪录的1000亿英镑(约合8700亿人民币),对英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约为14.6%,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产业增速约为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的两倍。



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杰里米·赖特表示:“英国已重返全球软实力第一位,其增长由创意产业推动。”


回过头看英国动画片《小猪佩奇》,该动画片2004年在英国首播,在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播映。在英国,“小猪佩奇”的主题乐园成为很多亲子游玩的好去处。

类似“打造IP——全球引爆——版权出口——衍生回报——外溢拉动”的模式,在英国还有很多,例如“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


位于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作为“哈利波特”的经典场景,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更带动了周边“魔法商店”;位于伦敦贝克街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将一家旅馆改造成博物馆,根据剧情打造221B门牌号及陈设,虽需15英镑的门票,但游客仍排大队;英剧“唐顿庄园”火爆,很多人慕名前来,庄园游、下午茶等项目大受欢迎。



这些由创意产业带来的外溢效应,带动了英国的旅游、酒店、餐饮、航运等发展,既成为可持续受益的驱动力,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标志。2017年,英国旅游业创造了677亿英镑的价值,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近4%。

“创意经济”,就是通过个人的天分、创造力和技能获取动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巨大财富。“创意经济”最早提出者是英国,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政策推动者。

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任首相布莱尔听取“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教授的建议,将“创意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纲领文件”,到2005年的“创意经济方案”,再到2017年的“现代工业战略”,英国对于“创意经济”的推动一脉相承,并不断升级。

2005年,理查德·弗罗里达出版《创意阶层的崛起》,书中提到,创意阶层中不仅包含艺术家、音乐人、电影人等,也包括服装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

根据英国数据平台“伦敦数据商店”的统计,2016年伦敦创意相关就业人数达约88.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约17%。

英国创意产业部部长马戈特·杰姆斯表示,创意与科技联姻,是实现“现代工业战略”的重要部分。“世界都在享受英国的创意和文化输出,我们希望继续保持领先。”

由此可见,英国对创意产业的支持和热忱,造就了现在的“创意之都”。

从“雾都”到“创意之都”,伦敦这个曾经的世界工业中心可能是世界范围内转型最为成功的城市样本之一。早在1997年,英国就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又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意伦敦”的概念应运而生。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创意产业的魅力在于其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巨大的“溢出效果”(spillover effect,主要指其他经济部类没有投资的意外收益)。这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将创意产业列入战略规划、受到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