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经常走路的人,最后会变成这样

来源 | 乐活记(ID:lokwooo)


俗话说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怎么走才是最健康的呢


饭后走路


 倒着走:缓解腰酸背痛 


很多人都有饭后走路的习惯,其实,走路也是有方法的。走路走的对,疾病跟着退。饭后走路可以倒着走,以此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对于久坐的人来说,通过倒走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和腰疼酸痛之苦。


倒着走时,尽量选择路面平整、周围人较少的环境。小步往后退,让小腿带动大腿,背颈挺直。同时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相结合的方式,每天走30分钟左右,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得到锻炼。



 边拍边走:疏通气血 


走路时,两手半握,虎口张开成弧形。双脚行走的同时,双手依次交替拍打另一胳臂的肩颈处,一边前进,一边拍打。



这样的行走方式,可以活血化瘀,解除酸痛,保持各关节柔韧性。同时还可以锻炼肺部,有助于呼吸通畅。


 脚尖行走:护肾 


踮着脚走路时,前脚掌着地,双腿交替向前移动。起支撑作用的是前脚掌的内侧和大拇指,能够促使脚心和小腿内侧的屈肌群紧张度增强,这样可以按摩到穴位。



每天饭后走路,不妨掂脚走路十分钟,中间可以停顿休息。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缓解疲劳。同时前脚掌连通着肾脏经络,这种行走方式还能够增强肾脏功能。


 向上甩手行走:不驼背 


走路的时候甩手大步走,前手手臂尽量高过头顶,后手手臂随势往后摆伸直。上身挺直,两肩自然舒展。这样腰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充分拓展,同时也可以锻炼腹部、背部肌肉,减轻腰部的负担。



 脚跟行走:缓解关节病 


走路时,抬起脚尖,用脚跟着地,两臂有节奏的前后摆动。尽量弹着走,也就是身体向上蹿着走。这样可以加大双足及踝部肌肉的锻炼,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与韧性,有利于腿部关节的拓展。


来源:腾讯视频《万步荟》


 举手行走:护颈椎 


行走的时候双臂向上斜举,略向两边展开,就像表针指到“10点10分”的位置上,抬头挺胸。每天坚持行走200步,能够有效锻炼肩部、颈部肌肉,缓解和预防颈椎病。


“三吸一呼”行走:养肺 


行走时,还需注意呼吸节奏,采取“三呼一吸”的方法。行走前三步吸气,第四步呼气,动作夸大一点,身体挺直。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肺部免疫力和肺部细胞的弹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从而保护肺部健康。



 “一字步”行走:防治便秘 


行走时,左右脚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走一字步的运动量无须太大,大约500米就够。


 揉肚行走:缓解肠胃病 


行走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大致走50步。边走路,双手边在腹部按摩一圈,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这样的行走方式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帮助排便。


 双手枕脑后行走:减肥 

缓解 肌肉 肺部 行走 走路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