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换三个总统,秘鲁弊病是贪腐还是...

八天时间,秘鲁总统走马灯似地换了三张面孔,国家一度出现短暂的权力真空。这个南美国家深陷不可思议的政局震荡。

从11月9日开始,秘鲁国会门前列队驻守的防暴警察严阵以待,挥舞红白国旗的抗议人群把首都利马多条街道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不满国会9日以贪腐为由罢免前总统比斯卡拉,并要求临时总统梅里诺下台。连日的示威施压下,上任仅6天的梅里诺15日宣布辞职。

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当选该国新一任国会主席,并于11月17日宣誓就任秘鲁总统。

秘鲁国会紧锣密鼓举行全体会议,中间派议员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当选该国新一任国会主席,并于11月17日宣誓就任秘鲁总统,一天后便组建了新内阁,任命一名法律专家为总理领导18名阁僚。

“活了63年了,从未看到秘鲁有一个好总统,希望这个人会不一样。”萨加斯蒂就任总统时,秘鲁国会门外一名倒卖外汇的老人对美联社说道。

技术官僚临危受命

“我们绝对有必要保持镇定,但不要将此与被动、顺从和放弃混淆起来。”萨加斯蒂17日宣誓就职后在国会发表讲话,誓言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针对近日示威游行中2名抗议者死亡一事,他表示:“人死不能复生,但可以不再让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现年76岁的萨加斯蒂出身工业工程师,拥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运筹学和社会系统科学博士学位,曾在世界银行和多届政府任职。据法国24新闻台报道,萨加斯蒂作为中间派紫党议员,因其灰白色胡须和瘦高的身材,被一些政治崇拜者冠以“秘鲁堂吉诃德”的昵称。他曾亲身经历1996年的日本驻秘鲁大使馆绑架事件,被绑5天后获释,至今见证了不少政治风浪。

在16日的秘鲁国会全体会议投票表决中,萨加斯蒂以97票赞成、26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当选新一任国会主席。秘鲁宪法规定,当总统不能履行职责时,应由副总统接替。由于秘鲁副总统职位自去年10月起一直空缺,总统职务由国会主席接任。

由此,萨加斯蒂成为秘鲁的新任总统,他将带领政府完成截至明年7月的剩余任期。

“萨加斯蒂可以说是一个技术官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他阅历丰富,被认为是秘鲁左派和右派都能接受的人物,他就任总统后有助于政局稳定,应该会致力于抗疫和恢复经济。接下来,小风波可能还会继续,但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动荡。

据半岛电视台新闻网报道,萨加斯蒂当选国会主席当天,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看望此前示威游行中受伤的抗议者,当场表示“尽一切可能让民众重拾希望”。对此,有些秘鲁人心怀期待,也有人认为萨加斯蒂和其他政客是一丘之貉。但至少汇率市场对新总统上任的消息反馈积极,秘鲁索尔汇率17日上涨1.75%,为7个月以来最大涨幅。

与梅里诺当选时不同,萨加斯蒂很快收到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路易斯·阿尔马格罗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的祝贺。秘鲁前总统比斯卡拉也在推特上发文祝贺萨加斯蒂,并称“只有坚持民主原则的人才能直面国家正在经历的艰难。”

一场早有预兆的政治风暴

尽管秘鲁政局长年不稳,但八天里连换三个总统的情况实属罕见,此轮政治风暴源于前总统比斯卡拉与国会的斗争。

本月9日,秘鲁国会以“涉嫌收受政府工程承包商贿赂款、不具备继续任职的道德品质”为由,投票通过对时任总统比斯卡拉的弹劾议案,并解除其总统职务。据《卫报》报道,比斯卡拉否认贪腐指控,称其毫无根据。他说:“今天我打道回府,历史和秘鲁人民会对你们的决定作出判断。”

比斯卡拉自2018年上任以来力推反腐改革,尝试限制议员豁免权、禁止获罪议员再度竞选公职等举措,在民间人气颇高,但同时触及了部分政客的利益,美联社分析这可能是导致国会议员发起弹劾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这已是国会对比斯卡拉的第三次权力挑战。据《纽约时报》报道,去年9月,比斯卡拉以打击腐败为由宣布解散国会。当时的反对派议员拒绝接受总统令,在国会留至深夜不归,控诉总统此举为“政变”,要求弹劾比斯卡拉。由于国会已被解散,弹劾动议未能触发。

当时,秘鲁民众对解散国会的决定表示欢迎,在首都利马举行大规模游行以示庆祝,据社交媒体上的现场视频,他们在游行时高喊“是的,我们可以”,表达对比斯卡拉的支持。

随着比斯卡拉进一步推进改革举措,秘鲁国会反对党与其矛盾愈演愈烈。今年9月,国会几十名议员以涉嫌腐败及妨碍司法调查为由,联名发起弹劾比斯卡拉的动议,结果未获得足够支持票,弹劾案未通过。然而,时隔两个月,比斯卡拉再度遭遇弹劾。

“贪腐指控似乎有一些依据,但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严重程度不足以发起弹劾。”美国非政府组织“华盛顿拉丁美洲办事处”(WOLA)的秘鲁专家乔-玛丽·伯特(Jo-MarieBurt)在推特发文中指出弹劾案缺乏十足理由。

比斯卡拉被解职后,本应由秘鲁副总统接任,但由于副总统阿劳斯去年10月已辞职,于是国会主席梅里诺顺理成章接替总统职位。

政权更迭之际,秘鲁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声称这是一场“国会政变”。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报道,有抗议者投掷烟花和石块,警方使用催泪弹和霰弹驱散人群。在示威游行期间,两名20多岁的学生死亡,另有百余人受伤、40多人失踪。

秘鲁警方对抗议群众的强力压制使人们的愤怒升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MarioVargasLlosa)在推特上分享的一段录制视频中说:“两个青年荒谬地、不公平地丧生于警察之手,这是针对秘鲁全国的镇压,必须停止。”

被秘鲁民众怒火包围的临时总统梅里诺15日引咎辞职,新内阁半数成员也辞职而去,一时间该国处于权力真空状态。15日夜晚,利马街头再次沸腾,人们挥舞国旗庆贺梅里诺下台,人群中不断传来“我们做到了”的欢呼声。

“莫洛托夫鸡尾酒”式的国会

比斯卡拉和梅里诺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在秘鲁历史中留名,但两人的政治命运存在相似点。

2018年3月,秘鲁时任总统库琴斯基因涉嫌贪腐遭国会弹劾,在投票表决的前一天,他宣布辞职。时任第一副总统比斯卡拉随即宣誓就职,接棒库琴斯基未完成的总统任期。而梅里诺同样是接任被弹劾的比斯卡拉,历史惊人的相似。

自1985年至今,秘鲁历任总统都遭到弹劾、接受刑事调查或入狱。当下这一轮政治危机也成为秘鲁持续政治乱局的一个缩影。

从表层问题来看,贪腐是秘鲁政坛最大的弊病之一。据《纽约时报》16日报道,目前秘鲁国会130名议员中68人正在接受犯罪调查,主要是因为受贿和洗钱。秘鲁智库Grade的资深研究员雨果·诺波(Hugoopo)形容秘鲁国会是由各种不稳定成分混合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汽油弹的代称),其中第一大不稳定因素就是脆弱而破碎的政党体制,政客只为追逐利益而结成联盟。另一因素则是政客的竞选资金缺乏管控,商业公司提供大量政治献金,影响决策。

徐世澄指出,腐败问题在南美国家政坛普遍存在,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借腐败为由进行政治斗争。秘鲁政坛动荡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是南美少有的实行国会“一院制”的国家,国会权力较大,与总统权力形成对抗。同时,国会内部党派众多,斗争激烈。

在今年1月举行的秘鲁国会选举中,共有22个政党参与角逐,无单独政党获得多数席位,十个政党组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会。秘鲁前总统藤森谦也之女藤森惠子领导的反对党“人民力量党”在选举中惨败,失去国会最大党地位,沦为国会第六大党。即使是升至第一大党的“人民行动党”也只获得130个席位中的24席。

政党林立的秘鲁国会中有宗教融合主义者、民族主义者,还有贩卖文凭的人等等,没有一个政党能起到真正的主导作用。十多年前就有政治学家指出,秘鲁缺乏一个可靠的政党制度,至今仍然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刚被罢免的前总统比斯卡拉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可想而知秘鲁“府院之争”及国会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

秘鲁天主教大学政治学教授杜兰德(FranciscoDurand)对美国智库“美洲对话”表示,总统和国会的分歧已经到达了危机的临界点。在过去4年中,国会已5次试图罢免总统。

这样一个集聚各党派不同诉求的国会,还面临频繁的人事更迭。秘鲁2018年举行全民公投后决定,将国会议员任期缩短为一届,初衷是为了防止无能政客久居高位,实际上却适得其反,让部分国会议员在有限任期内极尽全力获取个人利益。

明年4月秘鲁将举行大选,无论谁当选总统,都可能要继续面对一个“功能失调”的国会。美国杂志《美洲季刊》指出,对秘鲁来说,缺乏稳定政党是一个比没有总统更严重的问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