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城市治理之都市制造业——服装业变迁

 本文转载自上海城市研究


纽约在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下由港口城市转向了美国一大制造业中心,因缺乏自然资源但劳动力充足而形成了以服装业、出版业、制糖业为支柱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格局。二战结束后,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60-80年代,制造业加速衰退,服务业取而代之。但纽约制造业的衰落并不等于完全的消亡,反而一直保有一定份额,并于2010年后出现了连年就业人口增长的趋势。服装业就是典型案例,几经沉浮,体现着城市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制衣业之于工业化初期纽约的意义不亚于硅谷之于信息化时代的旧金山,时至今日,纽约仍以世界时尚之都的引力聚集着产业活力。


01


在19世纪中叶之前,大多数美国人要么自己做衣服,只有富人才能负担“高定”成衣,多为当地家庭工坊。随着19世纪50年代缝纫机的发明,制衣完成了工业化转型,到19世纪60年代末大部分美国人都开始购买衣服。纽约最早的规模式成衣生产并不是为富人服务的,而是为南方种植园的奴隶、水手和西海岸采矿者生产服装,流水线生产大大降低了制衣成本、提高了效率,也为纽约成为全国服装工业中心累积了第一桶金;内战期间大量的士兵制服订单进一步助推了纽约制衣业发展。凭借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完善的分销网络,19世纪70年代,纽约生产的服装价值增加了6倍。到1880年,纽约的服装产量超过了四大城市竞争对手的总和,1900年,服装贸易的价值和产量是纽约第二大工业制糖业的三倍。1910,美国全国70%的女装和40%的男装都是“纽约制造”。(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纽约制衣业得以发展,“移民”是首要关键词。19世纪中叶,大量来自德国和中欧的移民来到纽约,他们有相关的生产技能和商业经验,直接将工业化初期的制衣业升级至世界先进水平,随后大量东欧移民涌入成为服装业最主要的劳动力。19世纪末,纽约几乎80%的服装工业位于曼哈顿下城14街以下,其中90%以上的工厂为德国犹太人所有。因此,在20世纪初的移民潮时曼哈顿下城是东欧移民最主要的落脚社区,犹太雇主为雇员提供了彼此熟悉的工作生活的环境,并按照宗教文化习惯而安排生产作息,当时大约60%到纽约的犹太劳动力移民受雇于服装业,75%的服装业工人是犹太人。二战后原先经营衣厂的犹太裔和意大利裔逐步退出,因1965年移民法改革而大批涌进的以韩裔和华裔为主的亚裔移民,则迅速占据该行业。自小在制衣厂长大的华裔社会学家陈美嫦(Chin, 2005)将20世纪的纽约制衣业发展与移民史、工运史及女性主义紧密相连,制衣厂是绝大多数华裔及韩裔家庭在1970年代至“911”事件期间的共同记忆。


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来纽约谋生的欧洲移民蜗居在下东城逼仄的廉租公寓(tenement)中家庭作坊式地制衣(来源:https://www.myjewishlearning.com/article/jewish-garment-workers/)


图:《制衣女工:移民与纽约制衣业》一书


除了移民记忆,与繁华的第五大道毗邻的纽约时装区(Garment District)也是工业化时期制衣业发展的空间印迹。出于健康考虑,无采光无通风廉租房家庭作坊于20世纪之初被禁,取而代之的是LOFT工坊。越来越多的LOFT聚集在第五大道大型零售店附近,1900年至1910年间在第五大道附近就业的服装业工人翻了一番。造价低廉的LOFT和“不受欢迎”的工人“侵占”了纽约,乃至全美最贵的地段。代表商业开发利益的“第五大道协会”(Fifth Avenue Association)全力抵制服装业,直接促成了1916年纽约《分区法》的出台,禁止制衣LOFT进入五大道商业区,同年该街区95%的服装制造商决定搬迁。在又经历了一段时间被驱赶的不确定性后,城市决定划出一片隔离区域用于服装生产。这个的位于曼哈顿西中城的时装区(百老汇街、第九大道、第34街和42街围合社区)原先是红灯区,地产商和被迫迁离的制衣厂主组成了一个合作联盟,抓住机会,迅速将其变成了1920年代发展最快的建筑工地,俨然成为了产业集中的城中城。


图:The Garment Centre Capitol,被称为1916《分区法》后的新建筑典范之一,也体现了“垂直制造业”的早期理念。这座17层和24层的建筑是由服装中心房地产公司于1921年建造的,共有68家公司,占地150万平方英尺,其中较大的一栋是砖砌的钢架建筑,一楼有大的店面窗户,而后上升了15层,然后又上升了7层,顶部是两层。综合服装行业的设计、生产和展示活动,综合设施包括工厂阁楼空间、办公室、展示厅以及餐饮和娱乐设施。到1932年,超过22000人在这座大楼工作,生产2亿美元的服装产品。(来源:https://www.skyscraper.org/EXHIBITIONS/VERTICAL_URBAN_FACTORY/garment_capitol.php)



02


二战后,纽约制衣业遭到巨大冲击,生产成本过高、对熟练工及技术工人的依赖减少使得制衣企业外迁至了郊区,甚至其他州县,在1947年至1956年期间纽约损失了近22000名制衣工人。1960-80年又逢经济萧条、制造业萎缩,该街区发展停滞。1958年至1977年期间,曼哈顿服装制造企业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从10329家减少到5096家。17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到1996年,该市服装行业的总员工数仅为72000人,几乎是1958年劳动力总数的一半。持续衰退中的一个小增长是20世纪60、70年代大量亚裔移民涌入纽约时,从1970年到1980年,在纽约服装业出生的外国亚洲人的比例翻了两番;亚洲制造企业的数量也激增,从1960年的8家左右到1980年的430家。


1984年,随着时代广场发展计划的提出,这个州市两级政府主推的项目直接提出以办公替代制造业,1987年规委会提出了地区分区规划,限制在街区新建LOFT工厂。服装生产者联盟随即上诉要求保留制造业分区并最终胜诉,生产者们用当初被从第五大道驱赶的工具(zoning)保护了服装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1993年时尚中心商业促进区(Fashion Center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成立,作为城市更新浪潮的一部分,这个自治组织旨在寻求业主的合作努力促进街区营商环境。新的商业租户已经开始填补制造业衰退留下的空白,除了大帐篷时尚设计师,时尚区现在还拥有剧院、艺术家、建筑师、平面设计师、非营利性和商业办公租户,新租户又吸引了新的餐厅和零售租户。


图:1955年,服装区人行道上拉着成衣架子的制造商(来源:维基百科)


图:服装区“针穿纽扣”的街头雕塑(来源:维基百科)



03


虽服装业生产传统仍在,仍难抵全球化浪潮下新格局,纽约制衣就业岗位较1950年代高峰时已减少了95%。时尚产业表现出生产网络、营销运营、市场信息全球化趋势,时尚产业的空间结构加速转型,生产加工基地转向亚洲和东欧。出身纽约的时尚品牌DKNY1980年代起家于曼哈顿服装街区,1990年代起在全球各大城市开设门店,产品门类也大大拓展,2001年为法国时尚品商LVMH收购,2005年开启线上销售。可见,全球时尚业生产链、商品链及价值链的动态连结对产业组织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纽约虽然不再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但作为全球创意城市之时尚之都之首,时至今日服装街区仍有许多纽约市的陈列室和许多主要的时尚品牌,覆盖着从设计和生产到批发销售的整个产业闭环。


图:《Fashion~q~s World Cities》一书


在曼哈顿中城寸土寸金之地,产业传统难抵地产开发之利。早在2009年Bloomberg任期内,纽约市政府就考虑对服装区进行重新分区,自1987年以来长期有着产业保护政策的街区可能开放,商业地产得以取代工业地产提出了,但因当地制衣业业主及从业者的反对而中止。2014年,城市规划部门重提再分区计划,并计划把制衣产业转移至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社区。该计划是纽约近年推行的都市制造业计划的一部分,除了存量更新的空间使用效率考虑,也有增加就业之目标,附近的拉美裔和亚裔社区居民,大部分在制造业里工作,是一个典型的蓝领社区。纽约市政府意欲通过政策、空间、资金三大方面推行该计划,包括一项新的税收激励计划,以保护服装中心的生产制造空间;在 Bush Terminal建立一个20万平方英尺的服装制造中心,提供2,000至20,000平方英尺的小型空间,供厂商从事成衣打版、马克排版和尺码放缩,裁剪和缝製以及样品制作;提供 510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分别用于相关技术、职业培训、商业开发和支付相关成本。


图:Bush Terminal将被改为服装中心的厂房(来源:www.nycedc.com)


虽然该计划获得了制衣区联盟(Garment District Alliance)和美国时装设计师委员会(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等行业组织的支持,但遭到了许多制衣厂业主和从业工人的反对。据市艺术协会(MAS)对服装区近2000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目前曼哈顿地区约有1,600家成衣製造公司,其中约有25%的企业即约400家公司位于成衣区内。65%接受调查的买家客户表示他们不太可能去日落公园寻找产品;而工作地点从曼哈顿搬到布鲁克林也使工人的平均通勤时间将从45分钟增加到90分钟;80%的业主表示,即使租金不稳定、生产空间不足,他们仍愿意和其他业主合并留在曼哈顿。


图:曼哈顿时尚区制衣工人的种族和居住分布(来源:http://themidtowngazette.com/2011/11/who-works-in-the-garment-district/)


图:在曼哈顿服装区搬运布料的工人(来源:纽约时报)



从纽约服装业窥见纽约传统制造业变迁,虽然地产主导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新产业崛起是大势,但近年逐渐有更多的声音讨论“都市制造业”(urban manufacturing)之于全球城市的意义,在城市区域内的中小规模制造业在土地利用政策、包容性经济发展、社区可持续性、地方品牌化(local branding)等方面的作用已被更多地认可。纽约也陆续推出了产业商业区划(Industry Business Zone)政策、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试点等实践,“微型制造业”(micro-manufacture)、“垂直制造业”(vertical manufacture)、“共享生产空间”等新概念层出不穷。虽然这些举措增加了制造业的灵活性,但也因市场利益驱动等不可抗力难抵“贵族化”(gentrification)导致工业和商业用地流失。政府主推的制造业复兴项目如何吸引生产商及就业人口,平衡产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成本收益?传统制造业如何与高新技术结合成就创新动力?周边社区及居民能否更有机地纳入产业发展项目?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全球城市深思的。


参考文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rment_District,_Manhattan

CHIN, MARGARET M. Sewing Women: Immigrants and the New York City Garment Indust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http://stage.garment.bbox.ly/media/filer_public/9f/5b/9f5b21fe-f7ec-4b08-9350-913cb8a1eccd/fashioncenter_historybook.pdf

https://www.mas.org/initiatives/save-the-garment-district/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