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戴安娜王妃纪念碑”


巴黎的“戴安娜王妃纪念碑”
阿尔玛桥头的 « 自由之火 »


     在巴黎阿尔马桥(Pont d’Alma)的右岸,游人会在桥头看到一件独特的雕塑。一团巨大的金色火苗在一个青铜火把上迎风飘舞。整个雕塑高3.5米,被牢牢地嵌在一个黑色和灰色的大理石底座上。镀金的铜火炬周围经常围满了游客,拍照留念。一位前来观看的妈妈对小儿子说:“戴爱娜王妃就是在这儿死的,所以为了纪念她,才修了这个火炬”。其实,这是很多游客的误解,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火炬的真正来历了。



     如果仔细观察和比较,不难看出,这团火焰与纽约自由女神以及巴黎天鹅岛上的自由女神高举的火炬上的火苗如出一辙。雕塑的名字正是 « 自由之火 »,它的确是自由女神火苗的一个复制品。


▲纽约自由女神火炬


    1986年是法国赠送美国的自由女神落成典礼的100周年,纽约市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纪念活动。为此,纽约市对巨型雕像进行了彻底大修,还专门请来法国工匠,重新打造了一个由铜板焊接成的镀金火苗。为了感谢法国人精湛的工匠艺术,作为接洽关系的律师凯文·麦卡锡,想起当年纽约自由女神落成后,美国侨民回赠巴黎天鹅岛上一个小自由女神一事,提出回赠一个相同火苗的想法。


     总部位于巴黎市保卫区的英文报纸« 国际纽约时报»(L~q~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对这一提议非常感兴趣。因为该报隶属于美国 « 纽约时报»,与自由女神同年在巴黎诞生。对报社来说,真可谓双喜临门,值得同庆。于是« 国际纽约时报»公开推出这一倡议,并在读者中进行募捐。不久捐款就达到所需的40万美金,很快就由同班人马在法国工厂开工制作。1989年5月10号,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巴黎市长希拉克为雕塑举行了落成典礼。为见证这一历史,在雕塑的铜牌上刻有这段文字:


“自由之火”

“自由女神像”火苗的精准复制品,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者送给法国人民,作为法美友谊的象征。

«国际纽约时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1887-1987,于巴黎”


▲火炬碑文


     不过,此前 « 自由之火 »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雕塑落成10年后,因为一起重大的车祸,才使 « 自由之火 »真的火起来了,人们甚至忘记了它的初衷。



     1987年8月30号晚上午夜时分,一辆来自豪华丽兹酒店的黑色奔驰280S风驰电掣地驶入阿尔马桥下的隧道。突然司机驾驶失控,撞上隧道内第十三根柱子,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坐在后车座上的就是戴安娜和她的新男友多迪。司机和多迪当场死亡,副驾驶座的保镖劫后余生。当救援人赶到现场时,还不知道遇难者的身份,一时不理解为何有众多记者围观拍照。他们打开车门,只见女乘客朦胧中说了一句:“我的上帝!这是发生了什么?”随后就陷入昏迷。这竟是戴安娜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8月30-31日午夜,36岁的王妃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第二天凌晨,一辆神秘的车在“自由之火”前献上了一束鲜花,便悄然离去。是王室成员?人们不得而知。戴安娜王妃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了初醒的巴黎,随后更多的人自发地前来献花。

     戴安娜死后,法国警方进行了深入的事故调查,英国政府也参与了对车祸的调查(仅英方就耗资400万英镑)。官方调查的结果是司机醉酒驾车。但是市面上已流传出各种死因的版本,最多的说法就是英国王室的阴谋论。传说戴安娜临死前已有身孕,王室为保护生誉,下了诛杀令。失去独子的埃及裔英国富豪、丽兹酒店的老板法耶德坚信阴谋论。他不相信官方对司机做出的血检结果,要求彻查车祸的原因,还雇佣了私人独立调查团。多年来虽有官方调查结论,但是对车祸的真正原因仍然莫衷一是。


▲车祸现场


     2017年,这场车祸的二十年后,记者让·米歇尔·卡拉代石出版了一本书,题为 « 谁杀死了戴安娜?»,可以说是对这起事故做了盖棺定论。

作者与另两名记者查阅了调查报告的高度机密文件,追溯了这辆奔驰车的来历,发现了新的线索,并直接见到了证人。他们发现,这辆奔驰280 S的一手车主曾出过严重车祸,认为不值得维修了,就把车卖给了废车场作报销处理。但是它却被人买走后修旧如新,混入丽兹酒店租用的高档车辆中。此车一直存在平衡的问题,“先天不足”。

     出事当天,多迪让人将白天使用过的座驾从前门开走,引开记者,然后他们上了在后门准备的这辆车,酒店的司机也是临时换的人。事故后,检测到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标3倍。他为了甩掉尾随的记者,高速行驶。巴黎市内限速每小时50公里,他进入隧道时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

     出车祸时,隧道出口有一对行人夫妇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们看到一辆小型白色菲亚特驶出隧道,行车速度非常缓慢,因为驾驶员不知为何一直盯着倒车镜观看后面。他的后车座上有一条大狼狗。后来人们在车祸地点发现了被撞碎的另一辆车的后车灯和白漆,证明这里确实发生过刮车。根据残片分析,警方很快确定了车型,并对全城5000辆同类车辆进行了排查。3个月后终于找到了车主。他是一位22岁的越南裔安保,那天下夜班回家经过隧道。但他不是肇事者,而是被撞者。多年后,卡拉代石找到了白色菲亚特的车主,证实菲亚特是被追尾。那天奔驰车开得过快,左右摇摆,刮了他的右后尾灯。奔驰车司机在调整方向时撞上立柱,造成了悲剧。年轻车主因为害怕惹事,没有报案,溜之大吉,还将车子喷上红漆。

     由此看来,拉法耶德深信的阴谋论是不成立的,而是他自家豪华酒店对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不慎造成了儿子和戴爱娜在车祸中殒命。


▲每年戴安娜车祸周年纪念日都是一个悼念高潮



     如今,每天都有游客前来凭吊拍照,四周的铁链上还挂满了爱心锁。巴黎旅游局的官网把 « 自由之火 »介绍为:"戴安娜王妃纪念碑",虽然远离了雕塑的含义,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者介绍:



宫瑞华老师


1978年作为北大仅有的入选者考入“文革”后国家首批公派赴法留学生班。
1981年获得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文凭。
1985年获得法国现代文学硕士文凭。
1990年,进入法国高等时尚学院,获高级时尚管理硕士文凭。

80年代初,她参与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多次重大活动。在国内首次翻译出版了阿纳多尔·法郎士的儿童文学作品«蜜蜂公主»,并且在上海«外国文艺»杂志上首次发表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获奖者让·吉奥诺的中篇小说«山岗»。

80年代末定居巴黎后,她一直从事中法商贸交流。近几年来,她重新回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历史研究中。

2019年1月,国家旅游出版社出版了她撰写的«说不尽的巴黎»一书。为写此书,她遍访巴黎的各类图书馆,阅读了大量法文原著;查阅了几百个相关网站;多次走访了每一个景点,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她选择以史料作为依托,侧重文化内涵的挖掘,用故事串联巴黎的特色景观,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对巴黎60个景点进行了生动的介绍。


想多了解巴黎吗?想多了解宫老师的书吗?《说不尽的巴黎》,说不尽的故事...




《说不尽的巴黎》预定渠道:丈量巴黎官方账号,可扫码预定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