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三楼近代馆, 陈列着194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服饰珍品, 宽大的男女袍服、修身的民国旗袍中的 各种小点缀亦是博物馆的珍宝。 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些小巧物件! Part 1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 摸摸虎嘴,驱邪避鬼; 摸摸虎身,步步高升; 摸摸虎背,荣华富贵; 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虎文化不仅在原始图腾中有着丰富的底蕴,各地的民风民俗也离不开虎的形象。 安阳殷墟西北冈M1004墓中出土数十具铜头盔,有七种样式,大多是圆帽形,前额有兽面纹,其中有一具为虎头纹,这是年代最早的虎与服饰结合的考古资料。随着东周末年虎崇拜于民间的逐步盛行,古人将对虎之英勇形象的崇拜转化为对子孙的期盼,饱含对孩童健康、活泼成长的祝福和对未来前途的祈盼。 传统的虎头鞋多以麻布或棉布为底,用粗线层层缉缝。有单、夹两种,皆手工绣品。多以彩布做面,其中以红布居多,施以彩线刺绣来进行虎头状刻画,以此来表现虎头虎脑和健康的吉祥祝福寓意。 除了虎头鞋外,孩子们还穿猪头鞋、牛头鞋等属相鞋,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祖辈传下的习俗认为,孩子穿了猪头鞋,吃的多、不挑食;穿了牛头鞋,身强力壮、结结实实,这些都是求平安的吉祥习俗。 Part 2 眼镜发明于欧洲,于明代从西域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作为皇家贡品或政府购之外国商贾的眼镜属于皇帝珍藏、把玩之物,最初是上流社会也难得拥有的稀罕物件。明末清初随着海上商品贸易的发达,眼镜制造业逐渐本土化,随之价格大幅降低,再加上人们对眼镜的需求量极大,清代时眼镜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单片镜、夹鼻式眼镜、挂绳式眼镜再到折腿眼镜,眼镜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民间广为流行。 眼镜袋和眼镜盒的功用一样,都是放置眼镜的容器。此处展示的眼镜袋由丝绸制成,袋身呈腰圆形约15厘米,由上下两块面料缝制而成,质地柔软。袋子狭窄的一端开口,袋口处装有收紧绳,眼镜放入袋中时,拉紧绳子,可防眼镜滑出。收紧绳绕做环形,平时可系于腰间或挂在胸襟处。此处展示的眼镜袋以粉白、杏黄、宝蓝、大红缎面为底,上面用彩色丝线绣有蝶恋花、植物花卉纹,线脚细密平整,画面灵动,配色淡雅,表达了佩戴者对自由、美好、纯真生活的向往。宝蓝素缎的刺绣眼镜袋分别用金线在缎面上盘金绣有佛手、石榴、寿桃的三多纹样,寓意福寿和谐、美满幸福。 Part 3 清代流行佩饰,形状多样,材质丰富,且色彩斑澜。各式各样的刺绣小品新颖别致,备受青睐,晚清此风尤盛。扇袋作为佩饰的一种,既可保护折扇又具有观赏性,且方便携带。 明清时期,江浙川蜀一带盛产折扇,扇袋也随之流行。扇袋整体呈倒梯形扁筒状,上部较宽,下部略窄,底部为椭圆形平底,主体由两片织物两面缝合,配以椭圆形底面缝制而成,织物上绣以各种装饰纹样。有的顶端设有翻盖,有的套口配以系绳,以彩色丝绦作为挂绳,丝绦上面多串有碧玺、珠料、绦结等饰品,制作材料多以丝绸为主,多为两面有刺绣图案。与荷包、香囊、表套、火镰套等并列悬挂于腰间,是明清时期男子身上重要的服装配饰。 扇袋的刺绣装饰主题有人物、植物、动物、建筑、文字等。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展出中就有文字装饰的扇袋,例如:上图扇袋装饰文字为“但有相思梦”,文字主题增添了扇套的文化分量,同时也是对“书画诗词”艺术的弘扬。 Part 4 童帽作为儿童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儿童相对脆弱的头部不受伤害,并且起到保暖的功能,除此,还具备礼仪和装饰的作用。 此件刺绣童帽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藏品,由帽顶和帽身两部分组成。上面是裁剪成八片花瓣形扇面缝制而成帽顶,下面为左右两片围合相接的帽身,帽顶花瓣形尾端和帽身之间用线缝合,帽顶檐口曲线和帽身之间自然镂空,增强了帽子的透气性。帽顶中心位置缝制一片八角花瓣的圆形绿素缎,中心结以红线绑扎的朱红帽纽一粒。该帽造型为典型的齐耳帽,通常春夏佩戴。 童帽的造型中大多以展现希望儿童健康长命以及祈祷多子多福为主。此件童帽帽顶八片花瓣由黑素缎为地,上面用彩色丝线绣植物花卉、佛手、蜜蜂、公鸡等,配色讲究,分别有黑、白、黄、青、红,符合五行五色学说,有吉祥祥瑞的含义。绿、紫素缎将帽身分为上下三部分,绣蝴蝶、盘长纹做装饰,“帽”与“蝶”寓意“耄耋”,与盘长组合,寓意长命百岁,表达了长辈对子孙后代祈福求祥、免灾去病、聪明智慧的美好祝愿。 Part 5 1851年,美国纽约州机械工人lsaac Merritt Singer(艾萨克.梅特里.胜家)对缝纫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力投入研究开发功能更为完善的锁式线迹缝纫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缝纫机样品的制作,并取得了专利,这就是缝纫机械行业著名的“胜家一号机”。随后,他建立了“SINGER缝纫机公司”,生产出“SINGER”缝纫机,使缝纫机生产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缝纫机大约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进入中国,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访问英国,归国时带回了一架镀金胜家缝纫机,作为礼物送给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缝纫机在全国各地已很普遍, 1880年左右,胜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设立了上海分公司,1905年,上海开始建立了一些缝纫机零配件生产小作坊。1928年,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生产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业用缝纫机。同年,上海胜美缝纫机厂也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1949年以前,整个旧中国缝纫机产量很低,年产量不足4000台,当时的缝制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胜家公司垄断。 此台缝纫设备是一台手摇式胜家缝纫机,由机身、基座和手摇柄三部分组成。黑色机身部分为涂漆铸铁结构,上方及前后正中绘有金色“SINGER”标识,机身靠近基座部分贴有长圆形美国胜家公司的商标铭牌,中间是用线绕成的一个大S形字母、线轴和机针构成的图案,图案上下环绕“THE SINGER MANFG.CO”(胜家有限公司)和“TRADE MARK”(商标)字样,机身底板上另标有一串阿拉伯数字“EA962250”,显示缝纫机的生产批次。此外,还配有一个褐色木质的箱盖,与机身相得益彰,此台缝纫机秉承了胜家缝纫机的风格,整体美观实用。 Part 6 清代,纽扣逐渐出现在各类服装上,成为最主要的服装闭合部件。长袍马褂、旗服、雨衣、斗篷、坎肩和各类朝服、氅衣等新款式服装,纽扣使用数量逐渐增加。军服上开始使用排扣,如皇帝大阅甲胄、乾隆帝甲胄及武馆锦甲、八期盔甲、士兵服等。衣襟无论对襟、斜襟,衣领无论圆领、立领,都广泛使用纽扣。清代纽扣的使用已无人物身份、地区、族属之别,均可使用,体现了时代特征。 馆藏纽扣为19世纪后期的金属铜纽扣,大小有别,大部分为圆形,也有西式扁圆形状纽扣。随着社会的发展,清代纽扣也出现了新造型、新材质、新品种等。如清代中后期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新式纽扣也传入中国并被逐渐接受,被称为洋纽扣。民国时期,机器制造的西式扁圆纽扣,大量取代了传统中式纽扣,成为新的一种闭合服装的部件。 参考 民间虎俗信仰下儿童虎饰研究,张晨暄 西洋机制商品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张孙晨 从馆藏宋服考察中国古代纽扣之演变,王树金 更多详情可关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欢迎来馆参观!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