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吟诗歌同题诗第121季《寻》合集

双笙 - 寻

(图片来自网络)


本季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1、风吟诗歌&翻译交流群:叶如钢、承宁、日有所诗、李曙白、张立中、荧石、张立国、郁序新、落月、David、云舒、无心剑、一尘、泰华、瘦灯、杨景荣、索妮娅、千语江月、静好、木子、林荫、星泊云渚、梦西湖、黄玉生、王根林、张思刚、少爷

2、同学群:孔坤明、刘为红、、杨贤明、冉勋


本刊题字by徐来清风

 

风吟诗歌&翻译群


叶如钢、承宁、日有所诗、李曙白、张立中、荧石、张立国、郁序新、落月、David、云舒、无心剑、一尘、泰华、瘦灯、杨景荣、索妮娅、千语江月、静好、木子、林荫、星泊云渚、梦西湖、黄玉生、王根林、张思刚、少爷

01

寻(三首)

文/叶如钢




这堆锈蚀的废铁反射太阳和人世的强光

在夜晚反射虚弱的月光、虫和兽的鸣叫

它们仍敌青铜剑和夏季的墙壁


对于手握青枝的女人,面前的

局部空间里含水

然后看到最初的青

最初的铁,最初的抽象,最初的告别


季节每次擦亮一粒种籽

而我们每次打破沙漏,取一粒沙


世纪里这把乌亮的枪。这一捆新采集的草药。这堆不同朝代的瓷碗

每次取一声枪响

每次取一个裂口、一个瓷片


夏季的最初婚礼在预备中

孩子们是最初的花朵

每次取一朵最初的白云




沿着植物种籽在季风中的无色路径,被鸟嘴牵引到

锚与古琴的连线

果实的光照射镜子里梅花从画框落地

拾起, 在烛火烧断琴弦之前,并且让火焰点燃音乐

然后华丽转身,在否定中等待

这时的渲染几乎穿过船的骨灰




作为一匹马,选择奔跑的地域和时间

选择毛色、蹄铁、马鞍, 和使命

或者根本没有马鞍


我是白马,在草原上奔腾, 那里有沐浴的女神

我是战马, 穿过炮火、厮杀的血

给女神载回一柄残剑、一截断臂

哦, 她只是一个质朴、丰满的女人


她把双手和脸浸入奔涌的大河里哭泣


作为一只蝴蝶, 在冬季饮雪,夏季啮食月光

若是女性蝴蝶, 闭合花朵

告诉它们, 必须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再绽放

翅翼上有隔世女人的眼睛

若是雄性蝴蝶,以剩余的自由

点着白茧的暗火燃烧全部身世


作为一只虫子,作为蝴蝶的前身可能

啮食命运的萌芽和根系

啮食故国,它作为一张巨大叶片匍匐于海面

如果寻找, 进入的是骨内, 进入的是灵魂

叶如钢: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终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讲座教授。曾任德国波鸿大学终身教授。业余写诗,译诗。尝试过多种诗写风格。翻译过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诗歌。著有诗剧/史诗作品《九大行星》和《致命华丽西娜之生死九章》,开辟了多方位诗歌写作的新方向。“第三只眼之诗人沙龙”和“叶如钢翻译交流平台”创办人和主持人。


02

文/承宁



夜色卷过来,几乎忘了这次。或那次。

匆忙中的幻影,才片刻,又与雨声连在一起

往事太过浩渺,如星子碎在黑夜

惊诧声中埋着朵朵童颜


水还是漫天铺下了,于前方响成白茫

当逝去的事物决定包裹我时,

风也在包裹天空,阳光,鸟语

以及那些心惊肉跳的熟词


世界于红尘间悄然落难

我于尘世间获取安慰

承宁:1972年生,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常熟。写诗多年,多次获奖,作品入选多本诗歌选集,作品散见《鹿鸣》,《绿风》,《诗潮》,《作家报》,《诗选刊》,《诗歌月刊》,《散文选刊》,《华北散文》等刊物。


03

/日有所诗



一介“北漂”,寻租

每月供不起,两千人民币


一尊“老虎”,寻租

涉案总金额,竟达两百亿


你无须寻猜,也不必讶异

万钧雷霆,已连声响起...... 


日有所诗:资深电视制片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04

/李曙白



那时候不知道

那一枚果实  其实

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甚至果树

也是一张纸上绿色的泼墨


那时候不知道

用一生的时光赶路

也无法抵达一小半途程  所谓路碑

只是随时可以挪动的旗幌


从一个移动的流浪者到一块

僵立的墓碑  只剩下一步之遥

不该拥有的从未拥有

应该拥有的也在别人的囊中


双手空空  才想起那些

从一箩筐烂桃子中挑几只烂得

不那么厉害的人

他们从不种桃树是多么明智

2019.5.31

李曙白:1949年出生于江苏如皋。1968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农村8年,1977年参加文革后第一届高考,入读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后留校至今。当过农民、民办教师、车工、大学团委干部、教育电视编导、校报编辑等,已退休。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穿过雨季》《大野》《夜行列车》《沉默与智慧》《临水报告厅》及其他著作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刊《诗建设》杂志社长。现居杭州。


05

/张立中



人生是条单向道

有去无回

人们总在寻着出口

尽管都知道

出口只接着弯道

最终回归单向道


也许吧

有的想寻觅

弯道超车的秘密

有的想寻找

弯道风光的惊喜

有的想寻求

弯道驿站的安逸


也许吧

寻出口的理由千万条

我对自己说

简单走着单向道吧

把寻出口的愿望

就留给下辈子



To Find

By Zhang Lizhong


Life is a one way journey

No way to go back

People are always to find an exit

Even though knowing that

The exit only follows a curve

Finally returns to the one-way journey


Maybe

Some are to find

The secret of overtaking on a curve

Some are to seek

The surprise of curve scenery

Some are to look for

The ease of a post house


Mayb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find an exit

I said to myself

Simply to follow the one-way journey

And leave the desire to find an exit

To my next life

张立中: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大学教育学博士。专长于英汉双语教学和英汉双向翻译,热衷于英汉双语创意写作。历任澳大利亚《英汉双语文摘》主编,悉尼大学中国教育中心项目主任,悉尼大同中文学校创始校长。现任《东西方诗坛》主编,东西方诗人联合会澳洲分会会长,凤凰诗社童谣儿歌诗社社长,凤凰大洋洲诗社荣誉顾问。诗歌作品多次获奖,获得丝绸之路国际桂冠诗人,澳大利亚诗歌春晚签约诗人等荣誉称号。


06

/荧石



在前世我把你丢了

闲暇时就在梦里寻你

唯你能破译我心上的盲文

唯你熟悉我的每一根神经

唯你是今生支撑我活下去的人

唯你是今生埋我的人

唯你能照看我的遗魂


为了寻你

我掉进回忆的坑里差点淹死

大脑的刹车片已经失灵

怀旧的车轮日夜逆行

寻你,寻觅生命中我唯一的风景

荧石: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士、硕士,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1996年赴美,先后在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和德州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部读博士后,在加州大学河滨校做研究助理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Research》、《Cancer》及《Biochemistry》等发表通讯或第一作者文章多篇。自2001年开始汉语及英文诗歌写作,作品散见于《北美枫》、《诗歌榜》、《中国微型诗网刊》等。著有《荧石的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07

/张立国



寻一个人

做一个梦

用一生


跑遍了天涯

踏遍了海角

不甘心


作品 叶如钢 大学 最初 诗歌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