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張中國“綠卡”

我爱你中国  (Live) 汪峰 - 2013央视春晚

作者:張文揚

源自:經濟觀察報

 

久前,胡瑜加終於遞交了申請中國“綠卡”所需的所有材料。10月26日,他得到的最新回饋是,也許最早在明年3月份,他就能拿到一張屬於自己的中國“綠卡”。

 

中國“綠卡”,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證明自己身份的合法證件,也是永久居留外國人享受在華資格待遇的有形憑證。持證人在中國境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住宿、通信、工作、稅收和社會保險、財產登記、訴訟等事務時,該證件可以作為身份證件單獨使用。

 

黃皮膚黑頭發的華人胡瑜加並不太會說中文。出生於中國浙江的他,3歲就隨父母搬到了歐洲,入了義大利籍,接受了歐洲文化和教育,並取得了博士學位。2014年,胡瑜加回到中國尋根,那時候的他並未想到,四年後,他會在中國獲得了工作,結識了他美麗的中國妻子孫韻,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當選擇將中國作為長期居留目的地時,短期的工作簽證已不足以滿足像胡瑜加這樣的外籍人士的需要了。他們渴望能像中國公民那樣買高鐵票、辦銀行卡、用支付寶,獲得更穩定、更具備認同感的生活和工作。

 

今年3月,胡瑜加開始了對中國“綠卡”的申請之路,在補交了兩次材料之後,終於在前不久完成了完整的申請。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介紹,他是憑藉上海市公安局於2018年初推出的“聚英計畫”進行申請的,該計畫中有一項政策為:具有博士學位的外籍華人可申請永久居留身份證。

 

近年來,針對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件的簽發優惠政策在不斷增加,簽發量增幅正在擴大。2017年,公安部簽發了新版“永居證”,擁有此證的外國人在購房、申領駕照、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中國公民同等待遇。據國家移民局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共批准2409名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同比增長109%。


【妖股的底牌】取消限購的謠言是真是假?有人早已聞風而動,獨家挖掘到一隻地產小龍頭股,社保基金Q3大舉增持3000多萬股,剛剛一次拿下某地8宗地+繼續買買買,又一個融創式的地產巨鱷將要乘風誕生?工業車全球小龍頭連簽8個大訂單,一次集齊寧德時代等3個新能源巨頭,子公司更牛逼!在手訂單20億!點擊本條文字鏈結或下圖,抓住妖股的尾巴... 

 

“綠卡”制度

 

中國“綠卡”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64年。當年,國務院發佈《外國人入境、出境、過境、居留、旅行管理條例》,以解決外國人在中國定居的身份問題。

 

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首次明確了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的分類。此後第二年,德國專家格裏西成為第一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

 

2004年,中國出臺《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首次採用國際通行做法,實施永久居留證制度,中國“綠卡”制度有了實施細則。美國農業專家寒春,成為第一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

 

2015年6月,中國擴大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的外國人的工作單位範圍;2016年2月,《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印發,中國發放“綠卡”數量迅速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公安部批准1576人獲得中國“綠卡”,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163%。截至2016年,中國“綠卡”獲得者人數已經破萬。

 

“綠卡”制度是各個國家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人才競爭,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數據,中國“綠卡”制度實施後,在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間,僅有7300名外籍人口拿到了中國“綠卡”;


據2015年統計數據,在中國居住的外籍人口有97萬人次之多。相比一年就能發出100萬張左右的美國“綠卡”,可以看出中國“綠卡”的珍稀程度。

 

根據目前的審批辦法,外國人申請中國“綠卡”的4類通道包括:在中國直接投資200萬元以上、連續3年投資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連續任職滿4年,4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3年且納稅記錄良好;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親屬團聚。

 

此外,針對外籍華人的申請還有特別的規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且有4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在中國境內連續居留6年、每年實際居住不少於6個月,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外籍華人,均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

 

為吸引更多優秀外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還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如外籍人才積分制、外籍華人優惠政策、納稅達標管道、就業居留向永久居留轉換等。此外,在中關村、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都有“綠卡直通車”,可申請永久居留。


【研報007】隔夜美股慘遭血洗,A股借空試壓,攻防轉換間,這三條投資沿線卻越挫越勇:①週邊市場危機導致產品供需失衡,此股巧借地利,全球市占率 27%,險中取勝; ②市場失守,這股卻獨樹一幟,強勢開啟產品反彈週期,逆市巨量上攻; ③拒絕脈衝行情,連線國資扶持背景,這新能源概念股業績猛增1.3倍創新高,龍頭有溢價 。點擊本條文字鏈結或下圖… 

 

第一批拿到“綠卡”的人

 

範偉書是第一批拿到新版中國“綠卡”的人。身為慕尼克再保險公司高管、美籍華人範偉書2010年就被派回中國工作,那時的他就深感沒有中國“綠卡”的尷尬:小到去家樂福辦購物卡、大到出差交通,沒有中國“綠卡”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在中國出門,他幾乎隨時隨地都要帶著護照,護照的表皮都因此磨損得幾乎看不見字了。

 

更為麻煩的是,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範偉書需要經常去境外出差。此前他護照上持有的工作簽證,每年都要在12月份提交下一年簽證的申請,中間審批需要20-30天的時間,在此期間,他無法出境。


這意味著,在他每年出差最為密集的月份裏,他在香港的客戶們如果想要跟他見面,都需要到深圳去,這給客戶和他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因為沒有身份證,不能網路購票,範偉書曾多次在淩晨5點跑去北京南站的售票窗口排隊。

 

那時,雖然“綠卡”制度(《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自2004年8月由公安部、外交部開始實施,但在公安部2016年推出簡化申請“綠卡”條件的政策之前,中國“綠卡”被人們視為“比較神秘”的存在。據範偉書回憶,那時候沒有人知道怎麼申請、什麼人符合,這些問題一直困擾了很多人。

 

2016年3月1日,北京20項出入境新政的施行讓範偉書看到了希望。當時,國家對中關村的外籍人才開通永居“直通車”,降低申請門檻,將永久居留資格的審批週期由以往的180天大幅縮短為50個工作日。


範偉書回憶,當時他和朋友們還向朝陽區金融辦、朝陽區政府反映,既然“雙創人才”可以得到這樣的優惠,他們任職於財富500強的跨國公司,公司都是朝陽區的納稅大戶,也應當受到這樣的優惠。

 

這一反映得到了政府的重視。2017年,朝陽區和順義區成為繼中關村後的第二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相繼啟動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大廳,外籍人才出入境新政也順利落地。

 

而範偉書也成為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2017年6月16日,範偉書在中關村外國人服務大廳領到了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他終於可以綁定線上支付工具、騎共用單車,而且在“綠卡”10年有效期內不用再辦理簽證延期。


【研報007】全球流動性拐點,外資表態看好A股+地產股接力拉升,“市場底”即將隆重登場?!假前播種要點:①市場流動性不足,大股東巨額回購股份穩股價,以超同行45.7%的驚人淨利率實現底部崛起; ②週邊施壓,人民幣貶值助力產能擴張,此股先於大盤反彈開啟持續性反彈行情,小型“W”底確立; ③先于大勢,引入國資支助,危廢龍頭“單針探底”後絕地反擊!點擊本條文字鏈結或下圖… 

 

“很高興正式成為中國永久居民”

 

2017年7月10日,和睦家醫療CEO及創始人李碧菁在朋友圈裏的一張手持中國“綠卡”的圖片獲得了200多個點贊。她在圖片的配文中說:“38年後很高興正式成為中國永久居民。”

 

中國“綠卡”被李碧菁視為中國政府對她近40年紮根中國工作的肯定。從1979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這位猶太裔美國姑娘已經在中國成家立業,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外資高端醫療機構和睦家醫院,目前在中國多個城市設有醫療機構,符合申請中國“綠卡”的投資條件。

 

為什麼要申請中國“綠卡”?李碧菁覺得,中國就是自己的家,如果能有一個永久居住權,她會感覺更加有歸屬感和身份的認同感。雖然身份上是外籍人士,但她的一家人多年住在中國,都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尤其是她的三個孩子,完全接受了中國文化的薰陶,對中國感情很深。

 

目前,外籍人士準備證明材料依然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李碧菁對經濟觀察報介紹,她申請中國“綠卡”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遞交的材料有一寸之厚。


據她介紹,由於長居中國,在申請“綠卡”的過程中,有幾項材料準備起來比較麻煩,比如無犯罪證明,即便是在中國長期居住了幾十年,依然需要美國的公安部門給予證明、外交部公證、中國駐美國使館認可等,這些都要委託朋友代辦,或者自己一趟一趟去跑。

 

李碧菁的丈夫目前也在申請中國“綠卡”,至今依然在為此奔波。因為要提交兩人的結婚證書作為依據,他需要到26年前的結婚地點補開證明,同時還需要結婚地所在州的辦公室補開證明,然後再去中國駐美國使館更新證明。等到這些證明開好的時候,第一次提交的一些材料已經過期了,比如體檢材料,他要重新預約體檢。

 

目前,李碧菁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孩子也能獲得一個中國“綠卡”。由於孩子已經成年,他們不能再隨同母親的“綠卡”身份,而是要自己每年去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排隊申請旅遊或者工作簽證。李碧菁的大兒子此前花了一年時間,才獲得了一個工作簽證,她另外在海外工作的孩子,每年只能通過旅遊簽證才能回到北京的家。

 

在中國,一些海外的年輕人才正在流入中國,他們都渴望能夠獲得一張中國“綠卡”。一位名為Grady的外國青年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此前曾經有一份他非常喜歡的高管工作,由於這份工作無法給他提供中國的工作簽證,他只能黯然放棄,選擇另一份能給他提供簽證的工作。

 

李碧菁說:“我能理解中國要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不過,對那些優秀人才,應該有一個讓他們感覺更加受歡迎的環境。”

 

逐漸被接受的中國“綠卡”

 

2017版中國“綠卡”與中國居民身份證的式樣基本無二。其正面包括持證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有效期限、簽發機關和證件號碼等。其背面則用中英文寫道:“本證是持證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身份證件,可以在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住宿、通信、工作、稅收和社會保險、財產登記、訴訟等事務時作為身份證件單獨使用。”

 

這意味著,在華永久居留的外國人在購房、去銀行辦理金融業務、申領駕照、住宿登記等方面都可依法享受中國公民同等待遇,在中國境內工作的也可依法享有社保和公積金等。

 

不過,據李碧菁介紹,2017年拿到“綠卡”後,她依然無法用身份證在機器上取高鐵票。當時,相關工作人員向她介紹,中國“綠卡”上的身份號碼位數與國內身份證上的號碼位數不同,機器上不適配。範偉書一開始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拿到“綠卡”不久後,他在深圳機場使用了一次,結果機場人員請示領導,等了半個小時才順利通過。

 

但是,中國“綠卡”正在被交通系統接受。在一些高鐵站,適用於中國“綠卡”的自動取票機已經慢慢開始出現,人們也可以在12306最新版本的購票系統中,從“證件”一欄裏找到“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這一選項。


在機場方面,據範偉書觀察,一開始是只有國航的飛機可以用,後來隨著系統的升級,各個航空公司都可以用中國“綠卡”進行識別了。在城市範圍上來看,北上廣等城市先推廣開來,一些二三線城市推廣的速度相對慢一點。

 

在接受中國“綠卡”的過程中,一些機構還是有些猶豫。範偉書曾帶著中國“綠卡”去銀行辦理業務,銀行工作人員把中國“綠卡”當做輔助證件,依然需要範偉書出示護照。


作者:張文揚

來源:經濟觀察報



版權聲明:「中環陸羽茶室」除發佈原創市場投研報告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DGGKF2微信聯繫刪除。



一生好運,絶處逢生,有如神助

百戰不殆,金融圈商界送禮獨一無二

私人洽購請致電1333-28-77772聯繫大公館畫廊葉小姐,或點擊本連結訪問內頁索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