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王登基!月收8亿单,年入170亿,一套打法独步武林

作者:风清

来源:电商头条(ID:ecxinwen)

 

后来居上,出奇制胜,中通的快递江湖蕴含了超人的智慧。


快递新王登基


谁也没想到是中通。

 

5月16日,中通发布2019年第一季财报,引爆了快递行业:

 

1、市场占有率独步江湖。今年1-3月份,中通业务量高达22.6亿件,平均月收7.6亿单,同比大增42%。在已经是行业第一的基础上,它的市场份额提高到18.6%,进一步压缩着其他快递的生存空间。



2、赚钱能力技压群雄。中通第一季度收入46亿,净利润6.8亿,不知不觉已在行业绝尘而去。

 

这份中通财报一出,意味着它正式上位快递一哥。。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业绩:

 

顺丰今年一季度营收240亿,同比增长16.7%,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通同期增速29%,几乎是顺丰的两倍。

 

有人会问,中通一季营收只有46亿,拿什么跟顺丰比?

 

这涉及到两家快递的商业模式。顺丰是直营,其营收来自全国网点,而中通是加盟制,只计总部收入,其营收和利润剔除了全国4500多家合作伙伴。

 

也就是说,如果要拼全网的营收和利润,顺丰已被中通反超不止一点。


图:2018前三季各快递利润对比

 

在平价快递里,我们可能觉得“通达系”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中通早已鹤立鸡群,它的营收、净利、增速、市占率、毛利率,统统碾压其他快递。

 

大家不能不太了解,中通成立时间最晚,比顺丰、申通晚了将近10年,初期业务量只有申通的十分之一。那么,在这个高手如云、弱肉强食的快递丛林中,它是如何逆势称王的?

 

这是一个后发先至的经典案例。



扩充产能,一切朝收件看齐

 

2002年5月8日,中通快递成立,当日全网业务量仅57单,创始人赖海松一筹莫展——开局这么差,这场仗还怎么打?



在一片浑浊中,中通快速找到了突破口。它效仿申通加盟制,在早期实现了快速扩张。

 

加盟商从哪里来?亲戚、朋友、同乡,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别的快递加盟费三千块,中通只收一千。没办法,新人要破茧成蝶,必须付出超乎常人的代价。

 

好在代价虽大,中通的网点得以快速铺开。

 

为了彻底打通不同区域之间的快递连线,中通大刀阔斧地在内部改革,探索出一批适合快递长远发展的道路。

 

在2005年之前,大部分快递是没有省际班车概念的,只有省内才有班车,省际长线运输主要依靠铁路与航空。

 

赖梅松考察一番后,别出心裁地开通了跨区省际班车快递线。省际班车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还可以运送一些化妆品之类的航空禁品,限制非常少。

 

随着杭州到北京、杭州到广州等大量跨省班车开通,中通的业务量快速增长。虽然后来其他几家快递也相继开通,但凭着先发优势,中通的线路始终比竞争对手多。

 

快递企业早期一般都是将送货的车辆外包出去,即使到现在,干线运输仍采用的是承包或承包直营混合的模式。而中通很早就看出承保模式的弊端——尾大不掉,很难管控。

 

所以中通很早就自己投资买车,如今它拥有近5000辆高运力长途货运卡车,路由的大大优化,为中通弯道超车打下坚实基础。



降低成本有高招


图:各快递成本变化趋势


对于每天几千万、一年几十亿单量的快递,成本是生死存亡线,因为每一分钱成本牵动的都是亿级震动。

 

中通靠着这里省两厘、那里省三厘,打造了一条成本优化的护城河。那么它是怎么降低成本的?

 

首先,中通大规模购入转运中心土地,截至到目前为止,它在加盟制快递同行中持有土地面积及转运中心规模是最大的。它共有87个分拨中心,其中78个自营,成为其成本低于同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央视曾报道过,中通的智能分拣装备已基本实现无人。这项成就离不开它对人工智能研发的投入。目前,中通在全国有120套大、小件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化带来的效益又为中通省下一大笔人力开支。

 

如今,中通单票运输成本和分拣成本降低了8分钱,结合它一季度22.64亿件的业务量算,仅此一项便节省出1.8亿成本。

 

2018年,中通全年运输成本57.58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20.0%,不仅远低于37.1%的业务量增速,也远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速。



高瞻远瞩,平衡网络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以前快递员派件都是免费的。举个例子,快递从北京发往乌鲁木齐,只有北京的收件员有绩效,乌鲁木齐的派件员则是无偿派送的。

 

很明显,这种模式容易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失衡,是一颗定时炸弹。

 

2007年,中通第一个提出“有偿派送”的方案。然而这个方案遭到了发达地区加盟商的普遍抵制,因为他们收件多,付费派件必定增加成本。

 

这时,中通创始人发挥出极强的领导力,他带着北京、广州等大区老总去偏远地区考察,让他们了解了利益分配均衡的正确性。如果长期分配失衡,那么偏远地区就会出现无人派件的危机。 

考察之后,大加盟商全部接受了有偿派费。

 

中通不仅有偿派件,还对欠发达地区二级中转进行了补贴。这些措施立竿见影,大大提升了欠发达地区的运营水平,末端的积极性上来了,服务质量和快递的时效也都提高了,中通得以迅速发展。

 

2008年,中通下加盟网点突破1500个,成为服务覆盖面最广的民营快递公司之一。2014年,中通成为除EMS之外,网络最大的快递企业。

 

2013年,红杉资本入股中通,业内震动。红衫为什么看中的是中通,而不是其他?

 

红杉中国基金董事刘星这样解释:“三通一达的运作模式差不多,谁能走得更远,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红杉最后选择了中通,除了欣赏赖梅松的为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通网络的平衡做得最好!”



老板舍得给,员工全力拼!

 

在所有快递里面,中通创始人的股份是最少的,三个创始人加起来只有32%,仅比员工的股份多出6个点。这说明,中通的创始人对员工非常大方。


制图:兴业证券

 

早在2008年,圆通、韵达等企业开始对转运中心进行直营化时,他们采取强硬地现金收购加盟商股权的方式,激起了总部和加盟商的激烈冲突。

 

而中通选择的是一种有福同享的方式,以股份置换实现加盟转直营。创始人赖梅松出让自己的20%的管理股,并联合其他股东总共拿出45%股份,和加盟商共享发展成果。

 

2012年5月,赖梅松又推出了员工投资车队的措施,让员工充分享受中通发展的红利。

 

大家不太了解,在快递公司,车队是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在其他快递企业,这类车基本都是老板自己的,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中通的做法却让公司从上到下,从大区老总到普通员工都可以投资车队。员工在工资之外,充分分享了企业的成长,中通凝聚力越来越强。

 

我们看到,在中通的发展过程种,创始人团队体现出极大的管理智慧。他们敢于突破和创新,特别是拥有一种大局观,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永远是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正是这些特质,让中通在激烈的竞争种发展壮大,后来居上,登上了快递江湖王者的宝座。


参考资料:重庆出版社《快递中国》,作者:朱晓军、杨丽萍。


热门文章

点亮星标


我给电商头条亮星标 !

3个步骤,把星标点亮,

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喜欢的内容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