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到宇宙尽头-淮安读书会(2)

左手城市,右手湖泊,这就是本次阅读所在的地方-钵池山公园里的“知鱼乐亭”。

钵池山公园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生灵,“盘纾凹曲,形若钵盂”,所以,人们称其为钵池山。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最早记载钵池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知鱼乐来自惠子与庄子的辩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清风徐来,水波微兴,一个周末的春日午后,仅仅是在这样的地上待上一个下午都觉得心满意足。

小伙伴们陆续赶到,我们第一个环节是“相见欢-交换礼物”。大家用抽签的方式产生交换的顺序,然后送礼者依次介绍礼物的意义,节选一二录如下:

鱼雷说:“这是我在周庄旅游时买的书签,上有周庄的小桥流水人家,看着它们,给人以一种宁静惬意的江南水乡的感觉。”

木欣说:“我这个宝塔里有不同风味的椰子榴莲糖,数量刚好是太阳系拥有的行星的数量。”深雨问一句:“是冥王星被开除前还是被开除后的呢?”哈哈……

深雨说:“我得给我的这个本子编个故事,嗯,这是我风华正茂时买的一个本子,因为当时我有写一本书的理想,风韵犹存时……,如今已经是风烛残年……”“三风”窜起了一个故事呀,木欣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而好学,如暑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习如此,写作也是如此,而且越是年老,越是沉淀了值得分享的经验呀!”

我们开始分享这本书。

写作缘起,作者李然在国家天文台工作,应用自己所学,用明白晓畅通俗的语言回答了一些知乎上关于天文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答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系统地整合和补充就形成了现在的书。

亮点:

读者视角,尽量用读者的生活经验来感知这个宇宙。

比如行星的大小及距离,

木欣先用“地球村讲解员”里的一个视频“太阳系全家福”来让大家感知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大小。

再结合书中这一段,在缩微版的太阳系里如何用柚子、苹果等类比其大小,用公交站的距离类比各行星之间的距离,以往我们知道到宇宙尺度上各天体之间的距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一堆有很多零的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是无直观感受的,本书则给出公交站等类比,贴近生活,便于理解。

人文关怀

探索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科学家不断接力的过程,对于启人深思的故事,作者不惜笔墨,比如赫歇尔成长的故事,哈佛天文台女天文学家亨利爱塔.勒维特发明造父变星测距法的艰辛过程(那时候女性是不让亲手操作望远镜的)

清晰连贯的天文学史

比如距离测量,文章介绍了三角测距法作为哈勃的第一级阶梯,造父变星是第二阶梯,星系中最亮的恒星是第三阶梯,星系团中的亮星系作为第四阶梯。

之后大家又讨论了“多普勒效应”、“红移现象”和“宇宙大爆炸”,现场很热闹。

太阳走出云朵时,光芒洒在湖面上,反射光落在知鱼乐亭的檐角下,光斑点点,微微摇曳,煞是灵动,真是对今天阅读内容的最好注脚。

木欣说,其实人类目前对宇宙的理解深度和探究方法与眼前的景象非常相似,我们只是看着那光斑就可以判断水面是静止的还是晃动的,晃动的快慢,波长……而对宇宙天体的了解也是源自对来自遥远的宇宙的各种信号的分析,没有真实地触碰到它,但是可以根据物理规律分析出逐渐接近真实的知识,这也是天文学的魅力之一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