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包场】《武陵山上的星光》《港珠澳大桥》《周恩来回延安》



欢迎各企事业单位包场观影

武陵山上的星光

《周恩来回延安》

《港珠澳大桥》

包场热线:0411-39311811

15104060060   汤


《武陵山上的星光》

正在热映

《武陵山上的星光 》由税务工作者自编自导,以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湖北省利川市原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为原型,用纪实手法讲述了一位基层共产党员62年追求信仰的故事。

《武陵山上的星光》宣传片

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施星灿转业时主动申请奔赴大山,到山区最偏远的乡村,走最难走的路,收最难收的税,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故事,歌颂施星灿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

 在第八届迈阿密美洲电影节暨金灯塔电影节华语电影峰会颁奖现场,该片夺得院线电影类最高奖——“金灯塔最佳影片金奖”(非提名)。

电影主题是共产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宗旨,讲述的是我州“信念老人”已故税务干部施星灿长达半个世纪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施星灿是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曾获得金日成勋章。1966年转业时,他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申请到偏远的利川工作,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片热土。离休后,他保持党员本色,在群众危难之际奉献大爱,累计向汶川、玉树灾区捐款10余万元。他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媒体报道。



《港珠澳大桥》

正在热映

“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

学习他们忠诚担当、坚守梦想的奋斗精神;

学习他们开放融合、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学习他们攻坚克难、勇创一流的奋斗精神;

学习他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级跨海工程,全长55 公里, 2009 年12 月15 日开工建设, 2018 年10月23 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建设规模宏大,所处区域地理条件复杂,海上大跨度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等建设任务艰巨。

面对困难和挑战,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发挥聪明才智,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周恩来回延安》

5月15日 全国上映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正式定档5月15日。讲述周恩来总理时隔26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讴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及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再现峥嵘岁月

独特视角突破重大题材创作

《周恩来回延安》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为叙事中心,通过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1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四个时空交错进行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创新而巧妙地串联起了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

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影片首创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以历史闪回、时空穿越的手法贯连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革命、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延安建设和当下的新延安,回顾和展现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精神”的形成、国内建设时期“延安精神”的延续,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体现在“延安精神”的引导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的激励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同筑就大国崛起之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