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伙在非洲当酋长,都有哪些权利?他的前辈们更牛,百人卫队列土封疆!

这几天,小兵兵已经被这位中国“酋长”刷屏了。


尼日利亚当地时间4月21日下午,一个来自大河南(lan)的小伙孔涛,在尼日利亚获封部落酋长。


白袍、权杖、证书,一应俱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授封现场,更是完美展现了非洲大地上的原始尊贵气息——


▲授予了孔涛“WAKILIN AYYUKA”酋长封号,意为工程领袖

有同学说这个酋长职位在古代大概就是“司空”

嗯,位致三公,也不小了……


这,才是真▪非酋!



所以……小兵兵担心的是……孔涛小哥儿从此以后是不是就告别SSR了……



对于这个好消息,河南的老乡们纷纷发来贺电表示:中!这孩儿不赖!



孔涛本人则表示,在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当酋长的人还真不多,要得到充分认可,才会被授封“酋长”,尤其是作为一个“老外”,能够得到这份尊敬,那真是殊为不易。


从当地土皇(又译:土王)的说法中,透露了更多细节,土皇表示: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很多中国人参与建设,但孔涛是唯一参与两条铁路建设和项目运营的中国人,是真正实现尼日利亚铁路建营一体化的人,9年的时间里,他看着孔涛一步步从毕业生成长为项目经理,共建了尼日利亚和中国的深厚友谊。


▲授封现场

土王的兔子耳朵还挺萌……


那么问题来了,孔涛这位新上位“酋长”,到底有多大权利?


嗯,又到了小兵兵科普时间。


尽管孔涛本人很谦虚的表示,这只是个名誉称号,但实际上,尼日利亚的大小酋长们,在本国国民眼中,那可是非常尊贵并深受崇敬,说是贵族也不为过。


孔酋长手持权杖


要说清楚“酋长”的权利有多大,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尼日利亚现行的政体制度。


尼日利亚酋长(土王)制源于部族制,从公元9世纪,尼日利亚北方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酋长国。


而到了现代社会,尼日利亚仍然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一套是现代国家的管理机关,从中央到地方分别由总统、州长等官员实施管理;


另一套就是传统权力系统,也就是以“酋长”为中心的传统权力系统,酋长按其势力范围和影响分为一、二、三级,级别较高的酋长则被称之为“土王(皇)”。


▲尼日利亚卡诺地区的土王盛装游行


尽管尼日利亚早就立法废除了酋长和土王们的土地所有权和分配权,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直至今日,许多土王和酋长都有自己的管辖地,并且拥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规和惩罚条例,而土地和王权更是由其家族承袭,可以说与古代封建领主王侯基本没啥区别。


▲酋长的机枪护卫


▲当地的年青人以成为酋长护卫为荣


所以,无论是谁竞选总统、州长还是县长,事先都要争取得到各级酋长的支持,因为酋长的意愿,事实上就代表了他所管辖的百姓的意愿。


在土王们的皇宫或城堡里,一般都拥有一个相当完善的统治机构,宰相和大臣一应俱全,负责领地内的财政收入、宗教和民事纠纷及社会治安等问题。


▲2017年2月,中国大使会见尼日利亚前央行行长、卡诺州土王


▲大臣们在落座前,首先要向土王行跪拜礼


土王可以在辖区各省份内,册封若干个酋长,负责帮助土王管理一应事务,其辖下的地方行政官员可分为一、二、三级,嗯,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区长、乡长和……村儿长。


而土王对于下属的官员们,任免赏罚全凭心情,这么一比,本子的天皇什么的,弱爆了。


▲令和元年,日本“德仁天皇”登基继位,吉祥物更新迭代啦


嗯,说完了尼日利亚的“土王”体制,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新科上位的这位来自中国荷兰的孔酋长。


  ▲酋长授封仪式


授封孔涛为“酋长”的这位,是尼日利亚首都地区部吉瓦地区的土皇,而授予孔涛的酋长封号为“WAKILIN AYYUKA”,翻译过来大概是“工程领袖”的意思。


嗯,有同学说这个职位在古代大概是“司空”,位至三公,厉害厉害。


也有同学说可以被称之为“工部尚书领上书房行走”,也不小了。


不过,看这个理工气息浓厚的封号,大家应该都懂了,所以,带兵打仗裂土分疆啥的……嗯,想想就好。


  ▲酋长授封仪式


当然,当地的酋长们都是妻妾成群,很多地区的普通村民也是多妻家庭,所以,看到孔酋长的事迹后,很多同学都表示……


嗯,不是不可以,换个国籍先!


说正经的,除了对中国小伙儿个人能力的肯定,这个“酋长”封号背后,同时也寄予着土王深切的厚望。


像孔涛这样的华裔酋长,一来可以执行传统酋长的职责,指导帮助当地村民发家致富,二来可以用华人的身份,来促进中尼两国的经贸发展,尤其是土王辖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look,土王满含期望的小眼神儿


当然,酋长就是酋长,并不能与“荣誉称号”混为一谈。


当地群众对于酋长这种尊贵群体,不论你是黑色的皮肤,还是外国面孔,那都是相当尊崇的,影响力充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当地村民崇敬的眼神中,体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的欢迎和拥护之中。


▲孔酋长,看,这就是本王的江山


对于中国酋长来说,拥有这样的封号,同时也可以帮助当地的中国同胞解决困难,成为一个可靠的联系纽带,毕竟在尼日利亚国内,有些问题政府或许解决不了,但土王们却是一句话的事儿。


所以,类似孔涛这样被授封的酋长们,真要说权利,貌似荣誉更多,但说到地位,那想象的空间可就大了……


▲土王与孔酋长合影留念


经常看新闻的同学都清楚,孔涛并不是第一个被授封“酋长”的中国人。


而比起孔酋长,他的前辈们其实更犀利。


非洲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酋长胡介国,流传于网上的硬照风格都是这样婶儿的——


霸气!


霸气!


▲还是霸气!


这可是在非洲打拼下数十亿身家,传说拥有百人卫队,因为贡献卓著,在2001年被当时的尼日利亚大酋长埃米尔亲自授封为酋长的狠人!


尽管老爷子谦虚的表示:酋长并没有什么特权,不过大家都很尊重我,我可以“随时见州长见总统!”


嗯,可以说是很谦虚了……


▲登上央视《世界听我说》舞台的慈祥的胡酋长


但胡酋长其实还是有不少特权,他拥有有关部门特批的由他全权指挥的近百人的武装警卫队,这些人员由胡介国亲自挑选,但工资由当地政府负担,并且获得终身豁免权,在尼国,上至总统,下至州长、部长无一不是他的熟人或朋友。


除了胡酋长这位传奇人物,近年来,还有一位让国内网友羡慕的躺哈喇子的中国酋长,这位可是有点儿“列土封疆”的意思了。



2007年,山东电建三公司项目经理房一波被尼日利亚阿卡姆土王授予酋长封号。


他的酋长名为“拜阿姆里”,是“光明使者”的意思,当地人认为,房一波修建的电站给他们带来了光明。



嗯,和封号理工气息浓厚的孔酋长一样,房一波的酋长封号里,也彰显着他在尼日利亚,为当地人民做出的贡献。


而更加传奇的是,加冕当天,房一波还获得了500亩封地的所有权,注意,是所有权!


阿卡姆土王表示:“这是我的私人土地,我说给谁就给谁。房一波可以自由处置这块土地。”



国内网友表示羡慕嫉妒,公司同仁父老乡亲们则表示欢欣鼓舞。


之后,阿卡姆土王甚至还在房一波酋长的陪同下访华,而房一波同时也是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获得“酋长”头衔的中国人(前面的胡酋长授封时为加拿大籍)。



小兵兵还发现,近年以来,被非洲国家,尤其是尼日利亚授封的中国酋长,可是越来越多了。


2004年1月,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被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官员和尼日利亚驻华贸易代表处授予尼日利亚“酋长”的称号。


2012年5月14日,尼日利亚东南部阿夸伊博姆州乌约地区酋长委员会和当地大土皇、克罗斯河州伊科姆地区酋长委员会和大土皇,分别授予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尼日利亚公司总经理曹保刚最高酋长头衔,并颁发了酋长证书。


▲曹保刚获封酋长称号后与乌有地区土皇的合影


同时,曹保刚也打破了一个记录,他是首位同时获尼日利亚两个州最高酋长头衔的中国人。


2015年8月15日,中铁建中土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勇在拉各斯州伊柯洛杜市加冕当地酋长。


▲加冕仪式前,李庆勇(左)同土王夫妇合影


2015年11月7日,尼日利亚乌土鲁土王授予中国四达时代集团尼日利亚首席执行官刘金泉刘金泉酋长头衔。


▲土王伊比授予刘金泉酋长头衔


2018年12月23日,年仅27岁中国90后小伙李满虎被尼日利亚土王封为酋长。


▲李满虎在加冕仪式上接过权杖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尼日利亚被授予酋长称号的中国人,已经有六七位之多。


而在这些“头衔”背后,我们必须看到,长久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大地上所做出的贡献。


▲1月16日由中国援助卫星电视“万村通”项目在尼日利亚正式运行,

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地区居民载歌载舞欢庆“万村通”项目启用(来源:新华社) 


不仅是在尼日利亚,在非州大地上,从中国早期援建的坦赞铁路到如今的马普托跨海大桥、亚蒙内铁路,从公路、铁路到机场、港口,中国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遍布非洲大陆,为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极大的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最大港口莱基深港就是中国企业为尼日利亚建造的


▲马普托跨海大桥是中国承建非洲第一大悬索桥

从马普托市向南连接南非边境口岸以及莫旅游胜地“黄金角”


不难想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酋长将出现在非洲大地上。


所以说,天天996的同学们,还等什么呢,组团非洲走起


▲就冲这份儿历久弥新的友谊

就比去迪拜要饭靠谱多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