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如何避免「盲人摸象」?


导读

圣经是一本广博而多样的书,记载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丰富的情感、奇异的意象。这些内容怎样相互连结、呼应,呈现一个宏大的故事?这故事与我有怎样的关系呢?


你也许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六个盲人轮流描述的大象各不相同:有像堵墙的,有像条蛇的,有像把扇的,有像条绳的,有像棵树的。虽然只有一头大象,每个人关于它的经验却完全不同,这取决于他们恰巧触碰了大象的哪个部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立的经验,常常很难为我们提供复杂事物的全貌。


试图把握圣经的全部范围和轮廓,与此相似。我们根据初次接触圣经的章节不同,看见圣经的面貌也不一样。比如,翻阅新约《哥林多前书》的读者,会发现这是传教士写给挣扎中的年轻教会的一封信;再读旧约《诗篇》中的诗,或新约《启示录》,他可能会纳闷:这些现实的问题、丰富的情感、奇异的意象,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怎样相契于整本圣经的宏大故事呢?


1

圣经是一座大教堂


圣经显然是一本广博而多样的书。与其说它是一头大象,不如说它是一座巨大的建筑——一座大教堂。


如果你曾经参观过宏伟教堂,比如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大教堂、蒙特利尔的圣母院,或较之更为有名的巴黎圣母院,或伦敦圣保罗教堂,你就知道:其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你花上几天时间来探索。

教堂平面图


参观者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来接近大教堂,里面有迷人的配殿和主殿可供我们探索,其中布满彩色玻璃、油画、雕像和其他宝物。乍看像一个大房间的教堂,其实包含大量的房间、回廊、塔楼、阳台、楼梯和密道。这还是众人都能看到的。如果获得负责人允许,你还能探索整个大教堂,发现建筑内外所有的通道,并且寻找到许多隐蔽的角落。


我们试着想象:包含66卷书、由几十位作者在超过千年的进程中写成的圣经,是一座拥有众多房间、楼层和各种入口的大教堂。比如,你可以通过一部福音书进入圣经(实际上,很多人建议我们从《马可福音》或者《约翰福音》开始阅读圣经);很多基督徒在信仰旅程相对较晚时,才开始探索旧约;很少人能一遍一遍专注于《历代志》开头的家谱,或者《利未记》中饮食律法的清单。


如果你找到整体大教堂的感觉,就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哪里是主要入口?或者说:从哪里进入,能让你看见整体?


传统教堂通常以西门为主入口,透过西门能看到狭长的中殿,直至建筑的最东端——圣坛所在的位置(西方的教堂通常将圣坛面向东方,朝向耶路撒冷)。至于圣经这座「大教堂」,人们提出过各种主题,也就是各种不同的「门」。透过这些门,我们能观看上帝奇妙的启示。那么,其中哪个主题是圣经的「主入口」呢?


在我们看来,「约」(出现于旧约中)和「神的国」(出现于新约中)很有理由成为正门。通过这正门,我们能进入圣经,并看见它完整和广阔的结构。


在旧约中,上帝与挪亚、亚伯拉罕、以色列和大卫王立约。在《耶利米书》中,上帝说他将在未来另立新约(耶31:31)。在新约中,耶稣教导事工的主旨很清楚是神的国。《马可福音》(1:14-15)因此总结耶稣的事工:「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我们将「约」和「神的国」作为圣经的主要入口,但不拒绝其他入口,如「应许」、「神的同在」等等。所有这些入口都有益处,但和主入口相比,有点类似配殿或侧门。我们确实透过它们,对教堂整体投以一瞥,但不能像透过「约」和「神的国」那样获得总览。


2

教堂大门的双扉


你或许会问:「约」和「神的国」是同一个入口,还是两个不同的入口?这个问题很重要。


「神的国」是关于神对他子民的统治,以至最终对所有受造物的统治。神在历史中实现他的国度计划时,「约」则特别关乎他和他子民之间的特殊关系。当神的子民进入与神的盟约关系中时,他们就成为他的子民,生活在他统治的国度之中。因此,「约」和「神的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用稍微不同的方式论及同一个现实。


教堂大门,推开会看见宏大的结构。


我们发现:「约」和「神的国」是圣经大教堂主入口的双扉。它们提醒我们:上帝是君临一切的君王,他要人们生活于他的国度之中,将他同在的馨香传播于万物之上。它们还提醒我们:神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某些受造物犯了严重的错误;于是神以救赎的事工来恢复他的工程,继续实现他起初的、一直坚持的目标。


在旧约中,「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身上,而以色列是众多民族的曙光。在新约中,「神的国」明显包括所有的民族和全部受造物。当我们通过这扇大门进入圣经时,「约」和「神的国」都让我们看见圣经整体的故事:从创世开始,直到如今,并向未来完全实现的日子迈进。这个入口给予我们正确的视角,去看见神的工作,以及他今天向我们述说的事。


我们可能不会从《创世记》开始读圣经,也可能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历代志》的家谱、《利未记》和《民数记》的律法上。但假如我们从「约」和「神的国」进入圣经,不久就会对这样一些问题感到好奇:


  • 神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和神对万物的旨意有什么关系?

  • 我们会在基督里得到更新,那其他受造物呢?

  • 如果这是上帝的世界,那它出了什么差错?它是怎么「失去控制」的?

  • 教会在神对万物的旨意中扮演什么角色?

……


回答这些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圣经的开头,看神国度的故事如何从「起初……」开始。圣经是一个不断展开的故事。我们都在这故事中。


3

神国度的六幕剧


公元前2世纪,剧作家特伦斯(Terence)为罗马剧院写五幕剧。从那以后,西方戏剧的叙事传统认识到,五幕剧的结构特别适用于呈现长篇重要故事。


五幕剧的组织方式大致为:


第一幕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介绍重要角色,并且设定环境;

第一个行动开始,重要冲突介入;

主要情节发生,冲突强化,并且越来越复杂;

高潮或张力的最高点,之后冲突必须解决,不管用什么方式;

高潮之后的解析,戏剧中角色的行动得到说明,然后恢复平静。


我们会发现,神国度的故事也有一个类似的结构——


第一幕是关于上帝、人性和世界的必要信息。它描述一个稳定的环境,即十分美好的创世。人类在园中开始他们的工作,历史就此开始。


第二幕介绍冲突,我们将遇到仇恨上帝计划的敌人。世界的根本问题起源于此。


第三幕,人的罪和神美好旨意之间的冲突激化,复杂情况出现。


第四幕,神恩待罪人的历史,在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中到达高潮。


第五幕,我们将看到,基督的救赎在信徒的生活中产生怎样的意义。


很明显,圣经故事并不简单结束于第五幕的结尾,因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冲突还在继续并且激化,神对万物的宏伟目标仍在进行。在神国度的故事中,还有更多事情将要来临,他已经准备了另一幕。这一幕还未显明,它不同于我们已经看到或想到的任何事情。在这一幕到来时,历史的幕布将永不闭合。


因此,在分享神国度的故事时,我们使用六幕剧的结构:


第一幕上帝建立它的国度:创世
第二幕国度里的叛逆:人的堕落
第三幕君王拣选以色列:救赎开始
幕间一个即将终结的王国的故事:两约之间的过渡时期
第四幕王的到来:救赎的完成
第五幕传播王者的消息:教会的使命
第六幕王的归来:圆满救赎


完整认识这个故事,并让自己沉浸其中,我们会感到格外激动。这样的一个故事,邀请我们——迫使我们——去参与。我们平凡的个人生活,在融入神国度的故事中时,将呈现新的意义。当我们深入圣经,神将会向我们启示他自己,并呼召我们参与他的使命,实现他创始成终的美好心意。


要点回顾

1. 我们如果把广博而多样的圣经,想象成一座大教堂,它的大门就是「约」和「神的国」。透过这扇门,我们能看见圣经的完整的结构。


2. 「约」和「神的国」是同一扇大门的双扉。由此进入圣经,我们会想要从头开始,了解这个不断展开的故事。


3. 神国度的故事,可以用六幕剧的结构来描述。我们深入圣经时,会融入神国度的故事,回应神的呼召,参与实现神的心意。


本文来源

克雷格·G.巴肖罗缪、迈克·W.戈欣:《圣经戏剧——找寻我们在圣经故事中的角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文发布时经微读圣经公众号编辑


作者简介

克雷格·G.巴肖罗缪(Craig G. Bartholomew),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救赎主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著有《阅读<传道书>》。

迈克·W.戈欣(Michael W. Goheen),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博士,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三一西部大学担任世界观研究所主席,同时也是救赎主大学宗教和神学副教授,著有《正如上帝差派我,我差派你》。


微读学堂


扎根圣经,建造生命。


你可能还喜欢

神的道如何使我们胜过世界?

读圣经前,你祷告了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