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汶川地震失去双腿及女儿,6年后,再嫁华裔学霸,收获一对儿女,爱情让她重生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女人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主角工作室(ID:zhujue12)



她,是一位舞蹈老师

11年,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

以及不到11个月的女儿,还有更多的家人

他,台湾出生,美国长大,妥妥的精英学霸

却将做假肢技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因为一对假肢,他们在上海相遇相爱

并生下一对可爱的儿女

为了帮更多残疾人重获生活的自信及自立

他们最近选择了返回家乡重庆


故事略长

希望你能读完,并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这可能是两条永远不会交织的平行线。


他,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研究生,背着双肩包晃荡在校园,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轻松点赚大钱,他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好,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他有很多选择。


她,中国四川德阳汉旺镇的舞蹈老师,抱着孩子站在窗口,自己和朋友合伙开的舞蹈学校就要开张了,但她也很迷茫,总不归家的丈夫让她怀疑人生就是这样吗?


△2013年,戴着假肢重返地震灾区做志愿者的她,酷似张柏芝


2008年的5月12日,她所在的居民楼倒塌,她和孩子还有家人全部被埋进废墟,只有她被救出来,捡回了生命,失去了双腿。


2008年的5月12日,他在结束柬埔寨和老挝的旅行后,终于为人生找到方向——做假肢技师,让世上的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


2013年的春天,这两条平行线意外交织,他和她相遇在上海。


2019年的春天,他和她带着他们的一双儿女,离开上海去重庆,因为那里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残疾人。


你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头,事实上,我们说的并不止是爱情。



01

他,台湾出生,美国长大

杜克大学毕业后考入西北大学读硕

妥妥的学霸一枚,偶像剧本里的人物


故事回到2008年的春天。


在位于美国芝加哥密歇根湖畔的西北大学校园里,带着眼镜、背着双肩包、穿着套头衫,双手插着裤兜,23岁的Charles看上去和其他华裔学生没什么差别,从杜克大学毕业的他,选择来此继续攻读硕士,这是他读硕士的第二年。


△Charles高中毕业照


Charles是中国人概念里的ABC,1985年出生在中国台湾,在台北读完幼儿园后,6岁的Charles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读完小学,12岁的Charles又随父母到了美国,这是一个典型的在西方世界长大的香蕉人,因为父母在家还是说中文,所以Charles可以说一口还算流利的中文。


和很多华裔家庭一样,Charles的父母很注重Charles的教育,他也真的如父母所愿长成了一枚学霸。


Charles高中毕业以全额奖学金考上常青藤名校新贵——杜克大学,成为苹果CEO库克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夫人梅琳达的校友,学的也是很有前景的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从杜克大学毕业后,他又以全额奖学金被另一所赫赫有名的美国私立大学、以盛产诺贝尔奖闻名的西北大学录取,继续生物医学工程的学习。


△小鲜肉Charles


如果说生活是一部剧本,按照剧本的套路,Charles会活成一部偶像剧,集偶像和实力于一身,研究生毕业如果急于赚钱,可以投身大公司,如果不那么急于赚钱,可以继续专业研究做一个学者、科学家。


Charles杜克大学毕业照


Charles当然很想赚钱,但他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准确说这是一个活在框框里、没什么理想的孩子。



02

2008年春天,研二的他找到了人生理想

做假肢技师,让世上的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


没有理想的Charles每天晃荡在密歇根湖畔美丽的校园里,他很迷茫,迷茫到一周都不去实验室,导师打电话找他,他也不接,导师很生气,差点就要把他开除了。



2008年的春天,迷茫的他参加了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当时实验室开发了一个很便宜的假肢样本,认为可以给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使用,当时在柬埔寨和老挝开展实验,让当地人试穿这个假肢样本。


Charles去了柬埔寨和老挝,在那里看到了失去肢体的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也看到一个好的假肢对失去肢体的人多么重要,可以重拾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信心,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


看着他们戴上好的假肢露出开心的笑脸,Charles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未来生活的方向。


△Charles和导师


一个月后,他再次出现在导师面前,说我要转专业,我要去学校的假肢矫形中心学习做假肢。


做假肢?


导师一脸愕然看着眼前这个身高一米八六的华裔学生,你不是应该做科学家吗,这样按照你们中国人说的,就可以报效国家啊,你可是有多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了。


Charles仰着倔强的脸,说,没错,做一名假肢技师就是我的理想,我去了柬埔寨和老挝,发现生活在这些亚洲国家的残疾人很没有尊严,很需要好的假肢,最快可以改变这些人生活的方法就是通过我的手,通过政策通过研发产品,过程是很慢的,我想可以尽快去帮助这个世界上的和他们一样的人,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最好先把研究生读完。


事实上,导师早就看出这个孩子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对着电脑,如果学一门技术可以帮助到这个世界上更多需要帮助、需要安慰的人,何尝不可呢,虽然这个专业确实冷门,那也是需要有人去做的。


结束和导师的谈话,Charles一个人走在夕阳西下的校园,决定去学校附近的密歇根湖畔走走,他打开手机,弹出一条新闻,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他那会心里没有多大的波动,就和他平常看到的尼泊尔地震、墨西哥地震、南美地震一样,心里悲悯了一下,又继续走向密歇根湖晃荡。


△Charles(右一)硕士毕业和西北大学校友

就这样晃荡到2009年硕士毕业,他如愿做了留级生,转到西北大学的假肢矫形中心学习做假肢。


最开始学假肢的时候,别的同学就说,哇,很好玩,就好像电影里看到的机器人或者高科技的玩意,但这个行业在美国也算冷门的行业,毕竟截肢的人还是少数的弱势群体,Charles没有犹豫过自己这个冷门的选择。


△做假肢

两年后,Charles结束在西北大学假肢矫形中心的学习,去美国退伍军人中心实习了一年,考了假肢技师的执照。


他内心一直有个想法,回到亚洲,回到那片激发他理想的土地。



03

为什么中国大街上除了乞讨者,看不到残疾人

为什么中国的残疾人都要躲在家里?


中国的残疾人去哪里了?


2010年中国春节后,Charles和美国朋友到中国北京和上海转了一圈,去餐厅去景点去了很多地方,这是他第一次和中国这块土地真实接触,最后Charles冒出这样一个迷惑,大街上除了乞讨者,看不到残疾人,除了这些街边乞讨者,还有电视里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其他的中国残疾人呢?


身边朋友告诉他,事实上中国残疾人有8000多万(201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人),在中国,如果身体残疾了,是很怕出门的。


为什么怕?


因为在中国,残疾人在大家眼里是“没有用”的人,是“添麻烦”的人,他们受不了这样的眼光。而且在中国装假肢是没有医保的,很多人只能用最原始的那种假肢,生活很难自理,很多残疾人走不出心理阴影,无法面对自己,也不愿意出门。


这和Charles在美国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在美国,残疾人包括截肢者是很自信的,可以读书,可以结婚,可以跑步,可以打球,也可以做很多工作,可以在银行工作,可以做服装设计师,可以做软件开发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他们和健康人没有两样,有的比健康人活得还要快乐。


看到中国这一幕,Charles心情很沉重,他觉得自己的专业应该可以为故乡的残疾人做点什么。


△“刀锋战士”在伦敦奥运会

人生机遇在无形中来临。


在Charles实习的美国退伍军人中心附近就有一家很大的假肢中心,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那个公司赞助了很多残疾运动员,包括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双腿截肢的运动员“刀锋战士”就是用他们做的跑步脚,有一天,那个假肢公司邀请“刀锋战士”来美国演讲,Charles就去蹭听。


晚上吃饭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他自己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个时候来了一群人看到他这一桌很空就过来坐在一起,然后就和他聊了起来,这群人就是那个假肢公司的高管,他们一看这个小伙子来自中国又会讲中文,就说他们公司的上海分公司刚好需要假肢技师,问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