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芝加哥大学!王宇扬:给学习一点仪式感+有一点奇奇怪怪的爱好


上海精英家长圈

上海名校众多,教育资源发达,教育理念先进,衷心希望藉由我们在南京运营南外家长帮暨精英家长圈层的基础和经验,在沪宁两地架起优秀家长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主编:桑志慧


TA们,是如何斩获名校offer的?


又是一年录取季结束!

那些名校的“宠儿”,都有着怎样的故事?

TA们能与梦校成功牵手,是偶然还是必然?

抛去幸运的成分,TA们身上有哪些共性的特质?

……

希望,我们近期推出的这个系列,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帮助:


12、学会拒绝,竟圆梦哥大!程逸晗:逆境让我独立

11、这位平和女孩,被宾大+布朗+阿姆斯特竞相争抢,靠的什么?

10、卡梅、伯克利、南加大……上外附中6位优秀毕业生的经验分享

9、WLSA吴文博:叛逆少女的艺术名校之路

8、华二王清扬:音乐和科学,是助我圆梦康奈尔的一对翅膀

7、名校offer的正确打开方式?平和涂佳宁的升学秘笈告诉你

6、一个录了布朗,一个将去威廉玛丽!徐之翘&杨辰宁:学霸之间也有“人间四月天”

5、MIT可能看上了我的胆大包天?吴雨霏:零号女孩与麻省理工的情感纠葛……

4、一人斩获布朗+JHU等七所TOP30大学!张嘉辰:热爱诗歌、文化、历史的上海女孩

3、TA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名校收割机!请欣赏这9枚上外附中学霸的毕业感言

2、TA们是如何与梦校成功牵手的?平和10位学霸这样讲述……

1、一人收割哈耶斯三枚offer的平和女生,原来是哈佛CTB全球总决赛银奖小队队长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WLSA高三N班的王宇扬(Leonardo)在这个“流浪太阳”的雨季收获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录取。让我们来了解下Leonardo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能够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垂青吧。


正好今天刚刚在心理课上做完MBTI性格测试,既然要介绍自己,那便从它说起吧。我的测试结果是ENFP,即在交往上外向(extraversion),在决策上倾向于感情(feeling)而非思维(thinking),在信息接收上倾向于直觉(intuition)而非感觉(sensing),在生活方式上倾向于知觉(perceiving)而非判断(judging)。听起来有些复杂,说白了便是我这人热情乐观但缺乏耐心,思维发散却难以专注,伴随有一团乱糟的房间与拖延症晚期,可幸好脑子里还算有点创造力。这就意味着我不怎么适合像刷题这样熟能生巧的事情,而是依赖灵光一闪去探索一些新奇事物(听着好听,但往往三分钟热度,需要借着一股冲劲尽快把事情做完)。



说起我的成长过程,似乎并没有什么风浪,simply I love my papa and mama and they love me。我从小学开始便在体制内公立学校里学习,出国留学这个想法几乎从未出现在我们一家人的脑海中。但正如我之前所说,体制内的教育并不怎么适合我,我的成绩也一直中规中矩,只是在英语上有点天赋。在初三一模二模的接连失利后,我的父母偶然地关注到了WLSA,出国的这条路便对我敞开了大门,而这次在中考前三个月下的“豪赌”可以说成功地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些话唠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下面就请让我分享三个在WLSA的这三年最深刻的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之后的申请都能有帮助。



给自己的学习一点仪式感


在WLSA学习的体验最好的一点便是作业中再也没有“甲车和乙车相向而行”,而是赋予你身临其境的体验,诸如在心理课上撰写对自己喜欢的人物的心理分析报告,在英语课上模拟凶杀案庭审,在美国历史课上作为1911年的国会议员提出新的劳工法。我想,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就应该充分配合,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成随便玩玩的活动。我会去查找专业的诊所报告并模拟它的格式,乐在其中地给自己的报告起编号;学习各种法庭术语与规则;查阅美国各大法案以模仿正规法律条文的表述方法……简而言之便是,要玩得像真的一样,让自己的中二之魂熊熊燃烧。


我还想特别提到历史课和ADAS课上对原始文献(Primary Source)的重视与广泛阅读。每学到一个历史时期,我们便会阅读各种时人的回忆录或是当时的诸多报纸报道并对其交叉比较以得出客观结论。它们不是什么恼人的阅读作业,我们应该要抱有几乎虔诚的态度,因为自己手中捧着的不是别的,而是历史本身。每次写历史分析的议论文时,最让我享受的部分便是写文末的文献引用表。一丝不苟地给资料注明出处并排版,让我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学者。


这所谓的仪式感,说到底便是一个认真的态度。要去享受自己所学的,并乐此不疲。


拥有一点奇奇怪怪的爱好


我是一个马迷(Brony),即《小马宝莉》的忠实男性粉丝。我的小马名叫做Caramel Zephyr。



此时此刻,我书桌上的小马玩具们正看着我写着这篇文章。



我在Fandom上与世界各地的同道中人们一起撰写角色百科,编录剧中天马的飞行姿态和独角兽的魔法,辩论小马国所在的世界是否是平的,魔力总量是否守恒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与朋友们一起在涂鸦墙上画上巨大的小马,为传播“小马邪教”不懈努力着。


而且,没错,我的芝加哥大学文书写的便是给暮光闪闪(Princess Twilight)的一封信,讲述了这么一个“诡异”的兴趣是如何给我带来欢乐与成长。



所谓“拥有一点奇奇怪怪的爱好”,并不是说一定要刻意地去干点什么古怪的事情以自我标榜,而是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或是另外一面得以呈现。当然,如果你心之所向的爱好并不“奇奇怪怪”,也丝毫没有关系,你对它了解的深度自然也是标新立异的点。


坦然接受失败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负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即时常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感到恐慌,认为自己不过是靠运气罢了,实则是冒名顶替的imposter。这一症状一直困扰着我,每每接受表扬或荣誉的时候,心中便充满着不安甚至羞愧,赶忙向同学们反复解释我并不怎么样,只是碰巧而已。


高二时,我成为了学生会的副主席。这样的头衔再加上选举时票数的微小差距,令我的自我怀疑达到了顶峰。我在会议中的沉默让我失去了话语权,而迟迟没有任何政绩让我渐渐失去了威信。自我怀疑越发厉害,导致我越发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成了恶性循环。当噩梦随着任期结束,我恰好了解到了Imposter Syndrome。在向我的同学们求证了他们在我当选前对我的信心后,我意识到自己之前所有的焦虑不安皆因脑子里那个生怕自己是冒牌货的想法而起,而我需要做的改变就是对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现在的我正在通过一次次groupwork(小组活动)学会去改变这一现象。或许在旁人看来,这是一段羞耻的经历,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别人为主文书素材想破脑袋的时候,我早就决定将这段经历作为我主文书素材的不二之选。负担症候群是天性使然,但只要控制得当,适当的自我怀疑也能成为激励自己的动力,正如这样重大的挫折只要坦然接受并加以反思,便能化为进步的阶梯。


对申请季的建议


想当年我为公众号采访当时的高三学长学姐时,我一直为一个问题所困扰:都说申请季压力大,但不就是写几篇文书吗?就当多几篇essay,写完了不就完事儿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真的太过天真!嗯,脸是真的疼。


当日子一天天过去,而自己的文书始终没有修改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除非你乐意给自己的梦校交上一篇不完美的文书,焦虑是必然的。唯一能拯救你的便是早开始早结束,及时反馈不要拖。不论是升学指导老师还是外教,精力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随时随地守着。所以文书一定要成为第一优先级,越早开始,越快修改,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意见。血与泪的教训让我领悟到拖延症其实是态度不认真的表现。我的ED哥伦比亚大学的小文书直拖到截止日期前三天才定稿,但随后震惊地发现我漏写了一篇why major,只能在两天之内匆匆补完。看着像是无心之失,但它的的确确暴露出了我致命的大意。


神经紧张的状态请务必维持到申请全部完成以后。ED或EA提交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收获自己理想的学校录取,相反,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收到一封拒信。 等到收到拒信是,再开始RD文书的写作,很显然,你会死的很难看。哥伦比亚defer我之后的那半个月我没有一天是早于12点睡的,因为我有无数篇文书要赶。虽然在我递交过ED、EA的申请后,升学指导老师无数次催促我完成RD文书的写作,但是懒癌晚期的我,并没有认真听取她的建议,并天真地等待哥大的Offer,直到希望破灭的那刻,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地无知!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可以避免遭受同样的痛苦,不论你ED了什么学校,都要早点写RD文书,被拒了可以有所准备,被录了那就更妙了—之前的期望值低了,现在的惊喜度还能翻个倍呢。


对于文书本身,用Hamlet里Polonius的话说便是要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做真实的自己)。去年我在采访Arthur李彦哲学长时,记得他对我说,文书就是要把自己内心埋得最深的东西掏出来血淋淋地摆在招生官面前。这也是为什么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重大挫折写进了主文书,同样的道理,看似幼稚的动画片成为了我写给以学术严谨闻名的大学的主题。不论是从招生官还是从纯粹写作的角度来看,情感的爆发都是最为打动人心的,而真情实感地说自己想说的,无疑是最为直接了当的方法。



最后的最后,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去一个能保留本真的学校,在最好的年华,成为最好的自己!

来自:WLSA国际课程班官微


推荐阅读

wlsa 便是 名校 小马 文书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