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ding as a way of life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阅读|阅读分享|一周一书|2019 2019年5月19日 2019年5月19日,一周一书,第18周,分享赵连起的《和孩子一起读论语》阅读思考之二十——“施于人”的三把尺子。 今天,在网上看到两篇文章,结合对《论语》中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延伸思考出是可否“施于人”的三把尺子。 第一把是孔子的尺子 这是一把禁尺,明确告诉你“勿施于人”的范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恕道的核心理念之一,老先生明确界定“施与人”的范围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我看我所有的大家们对这句话的解读,主要意思都是:教导大家要换位思考,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迫、诱导别人去做。老先生这句话,似乎把“勿施于人”的范围限制在自己不想做的事的范围内。如果这样,它的真理的覆盖面似乎窄了一些。 我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不是责任所需,就要讲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强求别人去做。如,你不愿别人在你的背后传你的小道消息,那你就首先不要对任何人去传别人的小道消息。你如果不愿意别人干预你的家事,那么,你最好也不要去干预别人的家事。 但,是不是这样,恕道就完整了呢?如果是你愿意的事,就可以“施于人”了吗?比如,你喜欢打麻将,就必须强迫别人陪你打麻将吗?在这一点上,你要听听庄子老先生的高论。 第二把是庄子的尺子 庄子对“施于人”的说法,也是一把禁尺。不同的是,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愿意做的事,也不要施与人的说法,套用孔子的说法就是:已所欲,勿施于人。庄老先生特别喜欢讲故事,他的《庄子》一书中,很多故事,都有典型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爱好的,不见得是别人也爱好的”的味道。比如那个忽、悠和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译过来的白话文,就是:倏与忽受到浑沌的优待,想做点好事报答浑沌。他们认为人都应该有七窍,好用来听声音吃东西呼吸空气,可怜的浑沌没有,于是就想替他凿出七窍来,就这样凿了七天,终于把恩人浑沌给凿死了。倏忽是有爱的浑沌同样爱心满满。但倏与忽却用爱的名义,搞死了自己的朋友。庄子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儒家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延伸,就是“己所欲而施于人”。 另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我以为,“已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人的中级修养。它尊重它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生活方式活。比如,到寺庙和教堂,有人认为该有尊严感,不应嘻皮笑脸,有人认为,它就是个景点,神情轻松一些也无伤大雅。大家的行为,只要不出格,就应得到尊重。再如,你喜欢吹口琴,你儿子喜欢小提琴,你就没有必要非带着他子承父业,也要学会吹口琴。 世界总是阴阳相谐的。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不施于人,就有必施于人。如果人人都生活在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境界,没有共同的秩序,这个世界可能很快就会完蛋。 绝对的“勿施人”,是不存在的。有时间,不管你愿不愿,你作为一个人,就必须尽职尽责“施于人”。这时,你就需要第三把尺子啦。这把尺子,是孙子老先生送给你的。 第三把是孙子的尺子 孙子的尺子,是“责之所欲,慎施与人”,是一把有度量边界的戒尺。 战争是强“施于人”最残酷、最血腥、最暴力的干预他人的一种方式。但战争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作为人对人,你可以选择不施于人,但人对众,你有一份国民、家人、成员的责任,自顾自,一点也不施于人,是不现实的。因为,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 因此,我认为,孔子、庄子老先生说的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维度内的真理,真理的覆盖面似乎还不够全面。因为,人一辈子,在社会、组织和家庭中生存,不管是你愿不愿意,由于职业、身份中的责任因素,你还真需要“施于人”的。如果不是你的责任和身份所需,你尽可以按孔子和庄子的说法去做。如果与你的身份和责任有关,那不管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必须“施于人”。 孙子本经: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转成白话文是,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当你因责任之因,必须“施于人”时,要向孙子学习,牢记一个“慎”字,尽可能地“不战而屈人之兵”,尽可能地“上兵伐谋”,尽可能地“兵不血刃”。尽可能地从全局、从系统、从长远、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施于人”的程度、强度和广度。是不是“施于人”,应扩展到第三个层次,多加一个“责之所欲,慎施于人”。 “责之所欲,慎施于人”,是一 个人的高级修养。你在社会、组织和家庭中,你的岗位,你的身份,决定了,你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权利,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可能要“施与人”。此时,要时刻记住一个“慎”字,施的时间、场合、尺度、方式上,都要讲究一些,从大局出发,从对方出发,去慎重把握。比如,街上有老人摔倒,你要去救,从社会公德上,是一个正直的人该做的。但鉴于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实际情况,你必须确保不给自己惹来麻烦的基础上,比如,找边上的人给你见证,留下必要的音像证据等等 ,你再去“施于人”。 附: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己所欲勿施于人!这才是真爱! 原创 好玩的国学 2019-05-07 15:10:45 人生活于世界上,大概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另外一种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实可以简化成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关系着我们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是一种爱的哲学,无论是对物还是对人,都提倡用爱去关照世界,关爱别人。这叫做“民胞物与”的精神。宋代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认为,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间的人和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这种“民胞物与”的精神,要求我们对他人应像兄弟一样去对待,对万物也应像对人一样去关爱。 相对于处理好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哲学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所以儒家更加强调人伦关系。而在儒家看来,维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就是爱。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仁者无敌”,都提倡用仁爱之心去对待别人对待世界。 孔子提出,我们应该把“忠恕之道”作为人际关系的金律。忠之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取得成功,应该帮助别人取得成功;你要想于社会上通达无碍,你应当帮助别人也通达无碍。恕之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你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一种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精神。换句话说,儒家提倡做人做事要多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这样世界就会充满爱。 这种温情脉脉的价值观,是“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体现。但“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真的是人伦关系的金科玉律吗?一贯对儒家哲学持批评态度的庄子冷笑一声。 庄子是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博学善辩,但他从来不是脸红脖子粗地与人争辩,他善于讲意味深长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与忽受到浑沌的优待,想做点好事报答浑沌。他们认为人都应该有七窍,好用来听声音吃东西呼吸空气,可怜的浑沌没有,于是就想替他凿出七窍来,就这样凿了七天,终于把恩人浑沌给凿死了。 倏忽是有爱的,浑沌同样爱心满满。但倏与忽却用爱的名义,搞死了自己的朋友。他们的行为是儒家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延伸,就是“己所欲而施于人”。这在崇尚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家庄子看来,是极其荒谬的。 如果说儒家哲学重视人的集体属性的话,道家哲学则高度重视人的个体的自由,这好像是一把折扇的两个扇面——一边是人需要在社会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一边是人如何在自然大道中实现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庄子把它叫做“逍遥游”。 儒家是入世的哲学,强调人总要做出些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事情,这样生命才能不朽,这种不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也就是说,对于儒家来说,社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而老庄哲学认为,儒家那些所谓的不朽和仁义礼智等价值观,恰恰是人性的枷锁,它让人生而不自由,灵魂被桎梏。 按照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人是大自然的一员,理所当然应该效法自然,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发展自己。所以,庄子认为,人生道路千万条,自然而然最重要。对于人来说,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天性,努力摆脱物的束缚与奴役,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自由发展本性,超脱于世,放飞心灵,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既然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就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推测别人,这叫做“己所欲勿施于人”。 庄子认为,所谓超脱,就是超越俗世、超越自我、超越固有经验的执着,对人对己不以自我为中心,否则就是拘泥于世、拘泥于心,动机与行为相背离而害人害己。 庄子又讲了一个故事,这同样是“己所欲而施于人”造成的悲剧。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 ,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 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一只海鸟,降落鲁国首都郊外,被人捕得。国王以为祥瑞,亲自迎入太庙,要陪海鸟好好喝一杯。他吩咐仪仗队为海鸟演奏《九韶》古乐,安排御膳房为海鸟摆设三牲国宴。可惜呆鸟无福消受,被乐曲吓得头昏眼花,不敢尝一块烤肉,不敢喝一口酒。国王终于用爱的方式把鸟给搞死了。庄子借用孔子的话说,这是用人类生活方式养鸟,不是用鸟类生活方式养鸟,庄子的言下之意是己所欲勿施于鸟! 世间用爱的名义造成的爱的悲剧,其根源大抵就是己所欲施于人。而这种爱的方式,依然每天都在发生。 附:真实而自由的庄子:“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醉美国学 庄子认为,人应该真实而自由的活着。孔子在《论语-颜渊》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而庄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了延伸,“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即使自己很喜欢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现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就是“己所不欲,亦施于人”,通常不考虑方案是否可行,也不考虑下属员工的感受;一些家长就是“己所甚欲,亦施于人”,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机会学钢琴、练舞蹈等等,所以强迫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很多人都过得很累,请看看庄子怎么说。 庄子主张自由。他认为鹰就该在天上飞,鱼就该在水里游,这就是自由。庄子在《庄子·秋水》说:“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白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你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说你原意过什么样的的日子就怎么过。 当然,不能理解极端了,基本的法纪还是必须遵守的,基本的好坏还是要分清的。但是,人家强迫你过你不想要的的生活就是不对的。 《庄子·马蹄》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马,它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它的毛可以御风寒,它看见水喝水看见草吃草,吃饱了喝足了,就在草原上自由地撒欢,这就是马自由而真实的生活。然而:“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可是来了一个叫伯乐的人,他说他会驯马,他把这个自由自在的马拿过来给它勒上笼头,钉上马掌,这马就死十分之三了,然后他又来训练这个马,立正稍息齐步走,这马就死了一半了。所以庄子说,每个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自己愿意的,也许他的生活在你看来是不舒适的,但如果把你这个心目中好生活给他们,他不会感到快乐。 庄子在《庄子·外篇·达生》中有一个故事:“祝宗人玄端以临牢?,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曰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之中,自为谋,则苛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有一个管祭祀的官员有一天到猪圈去探望猪,这个猪是准备将来要杀了后祭祀祖宗的,官员觉得应该给它做一做思想工作。于是就穿得整整齐齐来到猪圈,恭恭敬敬地对猪说,猪啊猪啊,你何必怕死呢,我告诉你,我会好好地善待你,好好喂你三个月,吃最好的东西,然后杀你之前十天,我就香汤沐浴,斋戒。最后呢,你的身子下面会铺上洁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后腿,我会非常隆重的放进一个很好的盘子里,上面还雕着花,你看怎么样?猪什么也没说。因为它没得选择,你看和我们现在很多事情何其相似。 庄子说其实人也一样,对一个人来说,幸福的生活就是你向往的、自己选择的生活,不要为了所谓大家认为的好生活去牺牲你的自由和你内心真实的追求,这个道理猪都懂人怎么就不懂呢。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是不对的,哪怕你是真心实意为对方好,如果你是虚情假意就更不对了。我们可以向庄子学习“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 悦 读 之 境」 · END ·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交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