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王濛一统重兵之后


特邀撰稿|左岸

全文约1621字,细读需要4分钟

跑者公会原创文章,转载或合作请在公众号留言

今天的推文跟跑步无关。跑者公会以后将不定期推出非跑步内容。但只是在国内发生重大体育事件的时候。

现在,距2022年冬奥会开幕,不足1000天。备战冬奥会进入最为关键的时刻。

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步也不能跑错。

核心聚焦在短道速滑上。

短道速滑一直是中国冬季项目的王牌之师,中国13枚冬奥金牌中,短道独占10枚。2022年冬奥会更是被寄予厚望的夺金主力军,其动向备受关注。

关键时刻,有关方面做出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决定。523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固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做出了一个令舆论惊愕的决定:

组建“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王濛出任教练组组长。

这意味着从温哥华到平昌三届冬奥会7金入账的李琰,离开短道速滑国家队的帅位。

李琰的另一个头衔是中国滑冰协会主席。经实体化改革后,中国滑冰协会一度拥有国家队的管理权。

但本次会议还有另一个重大决定,“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由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统一管理。

信息量很大,但简单说就是,由王濛统领的这支2022冬奥重兵,将直接对冬运中心负责,对2022冬奥会金牌负责。

王濛35岁,在其个人履历上,有五个重要节点。2006年都灵冬奥会夺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三金王,2011年因对内矛盾遭遇禁赛,2018 5月出任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主教练。这次是第五个,也是最吃重的一个。

教练的成败无非就是金牌的多少。这个话题,王濛没法回避,李琰更无法回避。

李琰从温哥华到索契到平昌,金牌数是4/2/1,呈下滑之势。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混杂了人才培养、训练手段、战术安排及对手情况后的结果。

短道速滑最近两届的态势是,从中韩斗法到欧洲围剿中韩。但显然,韩国更硬核。

在平昌冬奥会上,韩国由1500米崔敏静、女子3000米接力和男子1500米林孝俊拿到3金。中国仅武大靖男子500米1金。

4/2/1这个下划线是非常要命的。尤其是最近两年世锦赛连续无金之后。

在李琰按部就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侧身于中国赛艇协会的王濛的野心、决心与冲劲。

经过去年10月卡尔加里短道速滑西北精英赛和“美国杯”的小试牛刀后,王濛这支集训队被委以出征世界大冬会的重任,并在手中仅有二流队员的情况下,由安凯拿到男子1500米冠军。

王濛和李琰两支队伍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关系。这也是有关方面乐见的。

国家队不拘于一队一教练,而是多支队伍多点发力,谁行谁代表中国出战。

对于2022冬奥会,中国的目标是办赛办出精彩,但成绩也不能差。全项目参赛是硬任务,夺金是更硬的任务。

王濛有三个优势,利于打造一支魔鬼兵团:

一、一匹烈马。王濛的性格中没有太强的边界感,天不怕地不怕。尤其对付韩国这样多重手段齐下的对手,王濛从来从未怵过,正面杠也必须占上风。而后来韩国人连犯规的机会都没有。在形势复杂的短道赛场,这种霸气是要有的。短道从来没有温和的冠军。

二、“大哥”气质。现在她身边的助手,大都是2010年冬奥会夺金团队的队员。在那个集体里,她一直是头儿。再加上老教练辛庆山、伊敏出山相助。凝聚力就是战斗力。

三、求战欲旺盛。王濛十年前就想当教练,也一直觉得自己能做好。周洋、李坚柔等人,也从她身上获益良多。这次的机会既是上级的重托,也是她争取而来。王濛上阵不用动员就眼红,这次也是。

王濛也有短板。

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助教经历,没有在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的教练席锤炼。或者说,经验不够丰富。

其次,王濛的性格中,还有急躁的一面。

但无论如何,时不我待,唯祝中国短道速滑队杀出一条血路,打出一片新天地。


“在看”是一种力量,一种态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