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为哥哥站台!这场摄影展记录了百姓的平凡生活

现代快报讯 云南大关农贸市场,卖土豆的摊前人来人往;广东阳西县沙扒湾,渔民正在赶海 …… 这一幕幕被摄影师抓拍的生活场景,主角都是普通人。12 月 8 日," 凡像影展 " 在南京西善桥街道初见书房开幕。著名主持人孟非亮相现场,为他的哥哥,同时也是 " 凡是摄影 " 创始人徐凡站台打 Call,吸引了许多市民、粉丝前来围观。

现场一共展示了 63 张照片,拍摄者是普通人,照片的主角也绝大部分是普通人。

" ‘凡像’是我们的公众号‘凡是摄影’的子栏目,为来自不同地域的摄影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发表摄影作品的平台,记录身边百姓的平凡生活,记录当下。" 徐凡是资深媒体人,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2014 年,出于对人文摄影的热爱,他创办了 " 凡是摄影 " 公众号,并以此推介世界级摄影大师的作品及艺术理念,着力发掘国内草根摄影爱好者,传播人文纪实摄影的魅力。

在著名摄影家吴家林老师的指导下," 凡是摄影 " 集结了一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独立而善感、敏锐且热忱,坚持记录着身边人平凡的生活片刻,如今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公众号推送超过 67 期。此次影展的作品就是从 67 期中精选出来的。

孟非就是 " 凡是摄影 " 的一号粉丝,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 我哥的公众号我是第一个关注的。" 孟非坦言,以前也喜欢拍点东西,后来发现热情和能力是两回事。他谦虚地说,之后就 " 退化 " 成了手机摄影家,到哪儿都拿手机拍,也挺开心的。开幕前,孟非仔细逛了一圈影展,现场直言:" 至少有四五张,我非常喜欢,(可惜)照片不卖 ……"

" 照片可以卖,如果你喜欢,可以直接跟作者谈 ……" 一旁的徐凡接过话茬,现场一片笑声。

孟非现场爆料,他的哥哥喜欢摄影很多年," 曾经问过他很多次,你到底喜欢成为摄影艺术家,还是喜欢拿摄影做生意来挣钱?他好像都不是,而是打造了一个平台,这个让我有点意外。但看到这么多热情的朋友到现场来,我好像有点理解他做这件事的意义 ……" 孟非特别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办下去。

" 凡是摄影 " 确实提供了这样一个情感的纽带。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作者年龄最大的 60 多岁,最小的 17 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的人的作品是第一次挂上墙,有的是第一次被印成画册。

现场来了 19 位作者,李劲松就是其中一位,当天专门从云南飞过来。" 这次我有 5 幅作品入选。" 来自云南昭通的李劲松是一位律师,他开心地告诉快报记者,南京曾经是他的祖籍,来到这里参加影展,特别激动、感动。在他看来,摄影能够关怀人性、激励斗志," 摄影治百病 "。李劲松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朋友在陕西住院,看到他入选的一幅作品,感慨很深," 他告诉我,(照片)又激励起他的人生,让他把丢下的相机捡了起来,要继续把摄影做下去 ……"

可能不少人想问,作为摄影爱好者,怎样才能拍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对此,徐凡说,可以丢掉那些大的单反,也不用带三脚架,只要准备一个小的相机,放在包里,随身携带。" 曾经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发生过的情感,走过的路,都像一个小小的中药盒一样,在你的心中,在你的脑海里。等到看到让你感动的那个瞬间,就像是情感连接到了那个中药盒,那一刻,你去按下快门,那就是最感人至深的照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