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纷纷入诗来,舌尖上的诗词妙不可言!

肉要大口吃才香  ≧◔◡◔≦

皓水莫负 墨明棋妙 - 舌尖上的中国 番外篇


一箪食,一瓢饮。

有人认为这只是充饥的俗世之事。

但在心怀感恩的人看来,

美食,经得起所有诗词的赞美

和精妙语句的推敲。


几千年来,

许多伟大诗人化身美食家,

以饕餮之态,且啖且饮,

酒肉穿肠中,

味百态人生,享诗酒年华。


1
苏东坡:平生为口忙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一道家喻户晓的“东坡肉”,使得苏东坡在美食界颇有分量。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到黄州》


作为资深吃货的苏轼,即使赋闲在家,也是不忘鱼美笋香,大饱口福。可谓“平生为口忙”!


东坡酷爱喝羊汤,为此他写道:


秦烹惟羊羹, 陇馔有熊腊。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他信手写下一首打油诗: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笋焖猪肉。



《东坡集》载: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七言绝句,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苏东坡吃到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匾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他跟人出去打猎完了,回来吃野味,所谓: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

——《司竹监烧苇园会猎园下》


野鸡烤过,都不割,直接吃,这野蛮劲儿。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春菜》


荠菜青蒿,算是清淡了吧,可还有个天杀的“白鱼肥”。他是真喜欢这类厚润白肥的菜。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东坡先生的内心独白:惠州这个地方真是好啊,芦柑、橘子、杨梅轮着番的成熟,而且每天还能吃几百颗荔枝,搞得老夫都想在这儿定居啦!



到老的时候,苏东坡在海南时,还是很馋,主意打到房东身上: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纵笔》


怎么样,

苏东坡的“吃”名不虚传吧?

2
孟浩然:爱吃胜过爱生命



孟浩然大概是诗人里最爱吃的,因为他是真的用生命在吃。对他而言,爱吃胜过爱生命,富贵功名于吃而言,不过浮云罢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一首《过故人庄》,就能看出,唐代山水田园派掌门人孟浩然的“吃货”面目。


新鲜食材,古法烹饪,没有地沟油,也没有添加剂,绿荫环绕的小村庄里,这般舒适奢华的“农家乐”,莫说老孟如此痴迷,就连我们,也是向往不已。


相较于诗,吃这件事,孟浩然似乎更风流。


公元727年,38岁的孟浩然心血来潮,跑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本来想谋个官,结果没考中,于是打铺盖卷回到了老家。几年后,他又去了一次长安,但依然无果,又回到襄阳。


孟浩然这么才高八斗的人,居然谋不到一官半职,可把当时的襄州刺史韩朝宗愁坏了。韩朝宗想要将孟浩然推荐给朝廷,所以就约他见面。


到了约定那天,韩朝宗左等右等不见人来,于是派人去请。原来,孟浩然正和一位老朋友吃肉喝酒呢。


来人说了原委,孟浩然恼了,挥挥衣袖说:“业已饮,遑恤他!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其他事都靠边站,生命中只有吃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孟浩然一生都尊奉“吃吃吃”的人生信条,总之是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那年,边塞诗人王昌龄遭贬,路过襄阳时,特地去找孟浩然大吃大喝。不巧,孟浩然因为患疾在身,医生告诫他,万不能吃海鲜,否则纵使华佗再世也难回天。


东坡 孟浩然 美食 苏东坡 青蒿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