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美墨3152多公里边境线西侧起点处的卫星地图,你或许会感到困惑——边境线以北的“超级大国”一片荒野,而南边的“发展中”小城却建筑密集、人丁兴旺。
然而,当你真切地站到这条边境线上时就会看到,美方高大结实的金属栏杆背后,是远处高楼林立、绿树摇曳的旅游胜地圣地亚哥,而紧贴着墨方简陋铁板的,则是杂乱无章、低矮建筑边垃圾遍地的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
由于接壤美国,特卡特河畔的蒂华纳伴随着圣地亚哥市民的周末度假而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通道,墨美之间的通关口岸每天有6.5万辆小轿车、5000多辆货运车往来,30%的墨美游客在此通关,墨20%的出口商品由此运抵美国。每年有4000万人经由蒂华纳墨美边境口岸双向流动,口岸全天24小时开放。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过去一个月内正迅速改变。这一边,来自中美洲的近万大篷车移民汇聚蒂华纳,逃离国内困境的他们希望找寻契机向美国申请庇护;另一侧,美国大兵架起铁丝网加固边境墙严防死守,他们的总统更将来者称为“入侵”的“暴徒”,威胁称可能永久性关闭边境。
11月29日,“由于没有人在听我们的声音”,10名女性移民身披白旗宣布发起绝食抗议。在此之前的25日,数百名等待已久的移民向美国边境口岸发起冲击,换来美军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
移民的无望、美军的枪口、当地人的抗议、NGO的援助……边境小镇蒂华纳从未如此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8000人入住仅能容3000人的收容所
11月30日,来自洪都拉斯埃尔普罗格雷索(El Progreso)市的亚历山大(Alexander),已经在蒂华纳的贝尼托华雷斯体育中心度过了整整两个礼拜。
这个紧邻美墨边境墙的体育中心在11月中旬被当地政府改造成移民收容所后,就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影子——原本的篮球场、足球场、棒球场和草地被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帐篷占据,从远处看像极了一个小村庄。
这些帐篷规格不一,有些是常规用的野营帐篷,有些是四面敞开的大棚,晚到的移民不得不在大棚底下打着大通铺,稍微一动头就能碰到他人的脚底板。还有些用塑料纸和小树干勉强撑起的棚子散落在帐篷的缝隙和棒球场的看台下。人们把衣服摊在帐篷顶上晾晒,一些年轻移民四处兜售香烟和充电宝。
收容所外,年轻的移民以售卖香烟为生。 Andrei Guerrero Vazquez 供图
亚历山大和其他五个独自上路的洪都拉斯青年蜗居在一个双人帐篷里,他们的行李、衣物和鞋子凌乱地散落在帐篷外,帐内只留下塑料水瓶,避难所内仅有的两个直饮水龙头在周末断水。
来自美国洛杉矶的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山姆(Sam Slovick)11月27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个原本只能容下3000人的移民收容所如今有近8000人入住。“上周末,大雨淹没了整个体育馆,现在卫生情况十分糟糕。”
18日就来到蒂华纳的山姆在贝尼托华雷斯体育中心内兜兜转转了不下20次,他说每次情况都在急转直下,“在一开始你能看到孩子们在一处小型滑梯组合上玩耍,也能听到他们的嬉戏声,但现在那个滑梯已被淹没在垃圾和衣物中,而那些欣喜的声音则被一直盘旋在避难所上空的直升机轰隆隆的引擎声取代。”
14天的等待中,亚历山大同样切身感受到了愈发冷峻的局势——避难所周围警力部署逐渐增加,从三两个步行巡逻的地方警察,到全副武装的联邦警察围起人墙;食物愈发匮乏,从一日三餐供应到一日一顿都难以保证;当地居民的态度更是急转直下,从一路上的热情好客到冷眼相待,甚至向移民投掷石块抗议。
“大篷车”移民们局促的生活环境。 Sam slovick 供图
与此同时,美国批准避难申请的名单仍在以“龟速”翻页。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推出限制移民的政策后,美墨边境关卡对移民的放行速度就明显降低。据美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收到庇护申请超过12万份,其中美国移民法官在去年一年内审理了3万份,其余9万份庇护案还积压在册。
在美墨边境口岸,美方当前每天仅受理60至100名移民的庇护申请。在这批“大篷车”移民到达蒂华纳之前,等待获准进入美国的队伍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
无尽的等待吞噬着移民的耐心,11月25日,数百人高喊着“我们不是罪犯!我们勤奋工作!”的口号,不断逼近口岸关卡,遭到墨西哥执法人员的拦阻和美方催泪瓦斯、橡皮子弹的逼退。
“美国梦”涌来,小镇不能承受之重
10月13日从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出发,大篷车移民历时一个月跋涉近5000公里来到蒂华纳。但他们的眼前是到不了的美国,身后是回不去的祖国,脚下则是留不住的他乡。
11月14日,两名刚刚抵达蒂华纳的中美洲移民,行走在美墨边境墙上,远望圣地亚哥。
11月29日,蒂华纳又下起了雨。
这一天,10名女性移民宣布发起绝食抗议,她们退而求其次地希望墨西哥能为他们提供快速的人道主义签证。
然而,这个依美国而兴的边境小镇,似乎难以承载起这么多人的“美国梦”。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为这种状况做好准备,请允许我将它形容为‘雪崩’。”早在移民刚刚抵达蒂华纳的11月16日,当地的保守派市长胡安·曼努埃尔·加斯特姆(Juan Manuel Gastelum)就为局势发展泼下一盆冷水。
过去,拥有160万多元化人口的蒂华纳一直以“移民友好”形象著称。
每年从中美洲国家途经墨西哥流向美国的约20万移民中,不少人会选择留在蒂华纳。2016年,3000多名海地人为逃离强飓风“马修”试图从蒂华纳入境美国。出于与大篷车移民类似的原因——没有合法进入美国的途径,他们滞留在了蒂华纳。当地政府和居民为海地人提供了衣服、住所和工作。
但这一次情况发生了变化。
11月10日,墨西哥国家移民研究所将80名率先抵达的大篷车移民安置在了蒂华纳靠近边境线的高档社区内。12日,另外300人来了。13日,又来了300人。外来者将社区所在的当地颇为知名的普拉亚斯德蒂华纳(Playas de Tijuana)海滩据为己有。
到了14日的黎明时分,部分“普拉亚斯德蒂华纳”社区的居民走上前去质问露宿街头的外来者,遭到暴力对待。随后,针对大篷车移民的游行示威开始蔓延到蒂华纳全市。
11月19日,大批蒂华纳人聚集在距离美国边境1.6公里的瓜特穆斯(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末代统治者)雕像下抗议,他们指责移民在给蒂华纳制造混乱,担心当地资源会被用在这群人身上。
正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攻读经济学的路易斯·温贝托(Luis Humberto)与远在蒂华纳的亲戚保持着联系。在他看来,“普拉亚斯德蒂华纳”社区中的多数人不欢迎移民,因为这些影响了这个城市和社区的整体形象。
“蒂华纳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墨西哥其他地方高。”当地人马尔科·蒙罗伊(Marco Monroy)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里文化上兼容美墨,经济上因为靠近美国,更加依赖商业而非制造业,是个发展很快的城市。
但作为土生土长的蒂华纳人,马尔科并不介意大篷车移民的到来。“因为这里本来就聚集着大量等着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移民,早就习惯了。”据马尔科的观察,出来游行抗议的大多是住在蒂华纳的墨西哥移民,“他们觉得自己应获得高于中美洲移民的待遇”。
11月27日,全副武装的墨西哥联邦警察在收容所外围起人墙。 Sam slovick 供图
伴随着中美洲大篷车移民的到来,蒂华纳变得有些“特朗普化”。
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示威视频中,有领头者面向人群情绪激动地喊话:“特朗普是对的!”蒂华纳当地新闻媒体反复质问“是谁组织了大篷车?”社交媒体平台上更是传播着中美洲移民使用毒品的故事。蒂华纳市长加斯特姆更是被拍到头戴一顶写有“Make Tijuana Great Again”(让蒂华纳再次伟大)的红色帽子,而这正是特朗普竞选时的标志。
讽刺的是,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收紧移民政策,带给蒂华纳这座边境城市的影响显而易见。蒂华纳口岸的通关速度比以前慢了许多,即便是合法过境的墨西哥人也需接受美国移民官的长时间盘问。在收容所里,一些墨西哥移民被遣返至蒂华纳,和其他来自海地、洪都拉斯等国家的移民住在一起,人数明显增多。
“墨西哥人一向反对特朗普‘歧视’移民的种种政策。”马尔科告诉澎湃新闻,“但在大篷车移民的问题上,与特朗普站在一起指责大篷车移民或许是最方便的做法。”
为期一个月的移民招聘会
蒂华纳人似乎有理由感到愤怒——移民由南至北穿越整个墨西哥的途中,所有地方政府和民众都热情友好、快马加鞭地将他们送往蒂华纳,直接导致了后者超负荷承压。
当下墨西哥政府换届的背景,更加剧了蒂华纳局势的杂糅。
将于12月1日离任的墨西哥总统恩里克·佩阿·尼托(Enrique Pea Nieto)似乎无意于替继任者安德烈斯· 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扫清障碍。蒂华纳市长加斯特姆甚至公开指责墨西哥联邦政府的“不作为”,称已不得不转向联合国和国际NGO寻求帮助。
“我们正与当地部门协作,帮助移民们在墨西哥完成注册,随后将他们转交给墨西哥庇护委员会。”联合国难民署墨西哥地区发言人弗朗西斯卡·丰塔尼尼(Francesca Fontanini)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这些移民大多因为贫穷或为躲避诉讼与暴力而选择逃离,设立在墨西哥的联合国难民署部门只能为想要留在当地的人提供帮助。
11月22日,收容所外,年轻的中美洲移民们互助理发,围着电源给手机充电。 Andrei Guerrero Vazquez 供图
然而,墨西哥北方边界学院(COLEF)国际移民研究员安德烈·格雷罗·巴斯克斯(R. Andrei Guerrero Vazquez)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滞留蒂华纳的大篷车移民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任何一方政府都没有显示出有能力解决这场“移民危机”的迹象。
为了安置突然涌入的大篷车移民,蒂华纳的体育场、娱乐中心等公共场所被改建成了临时收容所。汇聚在这些收容所的大多是单身且独自上路的男性。对于这群平均年龄28岁,大多只念过小学,只讲西班牙语,在本国从事着建筑、园艺、牲畜业、农业等工作的移民而言,食物、衣物、住所和收入来源是迫切所需。
11月19日,蒂华纳所在的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招聘会,面向已在蒂华纳定居的和新近涌入的所有移民开放,招收可从事美墨边境制造业的人员。
该州劳工部长弗朗西斯科·伊里贝·帕尼亚瓜(Francisco Iribe Paniagua)告诉《亚利桑那共和报》,两年前海地移民涌入蒂华纳之后,他们就有过办招聘会的想法,当时官员们通过招聘会计划让许多人最终留在了这个城市。
“他们有既定目标(在美国寻求庇护),但当地的现实迫使他们中的许多人留在下加利福尼亚州,”他告诉该报,“这一次,我们的行动速度更快,充分利用了两年前经验。”
针对蒂华纳移民举行的招聘会将为期一个月。 联合国难民署供图
11月29日,蒂华纳政府提出将移民从当前紧邻美墨边境的体育中心迁往该市东南地区更为宽敞的地方安置下来。但是,看着手机导航软件上这段不到20公里、需步行约4小时的距离,移民们并不那么乐意,或许当下隔着两重边境墙远眺圣地亚哥的处境更显真切。
随着美国民主党在11月6日举行的中期选举中重夺众议院多数席位,分析人士预测美国政府今后对中美洲移民的政策或将有松动,特朗普政府通过国会拨款建造美墨边境墙的计划也恐成泡影。然而,对于这样的分析,特朗普在推特上强势回应称,若国会不在12月的会议上同意为美墨边境墙新拨款50亿,将宁愿政府停摆。
无论美国两党间的博弈结果如何,无论即将上台的墨西哥新总统将作出怎样的表态,对于真实生活在蒂华纳的近万中美洲大篷车移民而言,横亘在眼前的两道金属边境墙像是银色长龙,散发出冰冷寒光,带来无尽的沉重与压抑。夕阳下爬上墙头远望圣地亚哥摩登高楼的他们,冷暖自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