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注册豆瓣十年这一天,豆瓣送了我一份惊喜:我上传到豆瓣没几天的“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这个相册,在这一天被推荐到豆瓣App首页。十年来,我更多把豆瓣当做工作平台和生活工具,“向北向北”一直都是豆瓣上一个不温不火的ID。作为一个注册十年的“非资深”用户,此前我的日志、书评也上过几次豆瓣首页推荐,但这次跟以往不太一样。
豆瓣相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目前有五万多浏览。截屏图
6月25号这一天晚上,我打算把手机里存的一百多张在地铁上拍的乘客读书照上传到豆瓣相册集中存放。豆瓣App一次只能上传9张,家里网速又慢,当晚我略带“工作未完成”的小沮丧睡去。第二天晚上,我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上传。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终于传完,我也终于研究出怎么在App端给照片添加注释文字。
还记得那个晚上,我洗完澡吹完头发,盘腿坐在床上,笨拙地为每一张照片添加图注。我一边翻看手机相册,查找确切的拍摄时间,一边从微信中复制出每一张随手拍的朋友圈文字,以便准确记录下拍照时的点滴信息。在来回翻看、复制、粘贴间,我眼见着相册浏览人数蹭蹭蹭往上涨——几乎每一秒的数字都不同。我还记得当时心里的那份小小的焦急:啊!怎么突然这么多人看了?我都还有没来得及编辑好全部照片的注释呀!
随着相册被推荐,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从豆瓣页面、邮件推送、朋友圈、微信群看到这个相册,纷纷跑来跟我确认:豆瓣上有个很火的地铁读书人的相册,po主头像跟你微信头像一样,是你吗?一时间,惊喜、赞美和感动随批评、反对的声音一齐涌来,我知道,这个相册已经不仅仅属于我了。
周末地铁读书人。又见稻盛和夫,他读的是今年初东方出版社新出的稻盛和夫的《思维方式》。
沉醉,也难过
这个相册目前有五万多人浏览,比浏览人数更为我所关注的,是网友把它分享出去时写下的评语。那些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只言片语,让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我从没有想过这个无意之举会引得那么多人流露最真挚的感动。当然,也有个别人对此表示反对,理由很容易想到——“侵犯肖像权”、“侵犯隐私”。
与赞许相比,反对的声音很少,甚至更多反对声不是在相册下面留言,而是在反对者个人的豆瓣页或微博上发出。有热心网友维护我,会把这些声音截图发我。每当这样的时候,我通常都很“鸵鸟”,安慰完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这很正常”后,自己却装作没看见——其实我心里沮丧得很,乃至一整天都隐隐不欢,纠结于还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在这个相册受关注之前,我已经在朋友圈发了小半年“地铁上的读书人”图文。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慢慢引发了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甚至不断有朋友从各个城市发来他们拍到的地铁上的读书人照片。“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地铁读书照”底片库,随时有可能接收经常联系或不怎么联系的朋友、同事、工作伙伴的各种“投稿”,某种程度上,“地铁读书照”确实变成了我的“社交关系增强器”,因书联结也让关系变得更美好,更纯粹。更有甚者,同城的伙伴会开玩笑说“想被你拍到”。约拍不成,就自拍后发我——这些可爱的读书人的可爱之举,常常让我忍俊不禁。
相册被推荐后,更多网友发图给我,让我把图传到我的相册里。也有人表示想拍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各个城市地铁上的读书人。我一度想把这个仅仅局限在北京的相册做成一个开放性空间,除了放我自己拍的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也把大家投稿的全国各地地铁上的读书照上传——当然是在获得投稿人许可的前提下。
七月末的光竟开始有早秋味,那强光透过地上城铁的窗玻璃,打在他的kindle屏幕上,他总要不断变换方向,才能找一个最适宜阅读的角度。
身边的朋友纷纷出主意:你拍了那么多在地铁上用Kindle读书的照片,可以去跟亚马逊谈合作呀;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地铁里都是名人读书的宣传海报,你完全可以去跟地铁公司谈,用普通人在地铁上阅读的动人瞬间打动更多人,比名人代言更接地气;那个你遇到过十几次的气质特别的读书女孩,可以为文艺的、舒适的服装品牌做代言;开一个“地铁上的读书人”微信公众号,给出版社做图书宣传也不难实现……而我自己最希望的是iPhone或其他拍照手机品牌来找我合作,毕竟我是用手机拍下了这么多读书的瞬间——最后这条当然是开玩笑啦。不过,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一闪而过的设想,我最终没有这样做,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受反对声音的影响——在尚未明确“偷拍”到底有没有侵权的前提下,“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我给自己开出的唯一一剂安慰剂。
我一边收下众多网友的感动,又一边为“是否侵权”“是否离真正的文明社会差三代人之功”而纠结自省。虽然感动和赞美的声音占压倒性多数,但面对质疑,我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理低谷期。在与网友互动时,我坦然说出自己的这种纠结。令我感动的是,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表明自己的理解和立场,来自朋友的鼓励和陌生人的善意,让我有勇气去重新审视那些批评的声音,去理解那些虽然在情感上支持但在道义上反对的声音,更多的,是倾听那些无数次鼓励到我的声音——我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而愿意带着美好的初心继续拍下去。
他看书太认真,到这一站疑心坐错,从车厢走出来看地铁线路图,看完后又走进车厢。他现在车厢门口正中继续认真看书,我为他拍下一张自认为很棒的照片,却因为是正面,没法发上来。他看的是《从查理大帝到欧元:欧洲的统一梦》。
地铁读书:世间最美场景
“看到一丝正能量”“内心很平静”“地铁换乘(走路or上楼梯)也能看书的人真的是很敬佩了”“心生暖意”“温柔的相册”“精神角落”“一道风景线”“从头看下来,竟然掉眼泪啦”“不知怎地,热泪盈眶”“比早上吃的水蜜桃还要让人感动”,看到这样的字句,我很难不反过来被浏览这个相册的网友感动。有网友说这些地铁上读书的照片是“世间最美场景”。我比较少直接回复豆瓣相册底下的留言,不过在朋友圈里跟朋友互动时,我常回复留言说:你看到照片时心觉美好,是因为你自己就很美好。你心里有什么,就映照出什么。
在众多的留言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这些美好的瞬间让人在(第)一万次疲惫的时候打起十次精神来赞美这座城市”。说实话,读过这样的留言,我也差点热泪盈眶,仿佛在无意间观照了一个疲惫至极却仍有追求的灵魂,在累极乏极的下班路上送上一束微光,照TA在第二天早上满打精神再次上路。这样说当然是我自己的浪漫想象,但我相信,TA多少会从中寻取到一丝支撑的力量吧。
没有人规定一个人必须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她人到中年,读《百年孤独》,认真又淡定。
“你在读什么呀?”
当相册的关注的度越来越高,不乏一些可爱的网友特意跑到这个相册来找自己或者找朋友。“没拍到我”“楼主都坐几号线呀”“求偶遇”的声音常常让我莞尔。因为书,人与人的相遇成为一种期待,这也代表了一部分爱书人的心理。有人说“我想我不会一见钟情,但是一个看书的男孩却能在我心里留下满分好感”。有人会对“地铁上看书的人生出莫名的亲切感来”、“每次在一车拿着手机看的人里,发现有和我一样用Kindle看书的人,都会倍感亲切”。有人期待与同好偶遇:“我每天都举着《科幻世界》,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幻友。”有人仅仅是希望跟对方打个招呼:“每次在地铁上遇到同样在读书、或者手里拿着书的人,都希望去打个招呼问,你在读什么呀。相比起绚丽吵闹的世界,他们是安睡在窗台上、等待阳光沐浴的微尘。”豆瓣网友盛夏夜行如是说。书是人的衣裳。
对于爱书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我把那张自己觉得拍得并不好的照片发出来以后,喜欢的人那么多。在那张照片中,一位老者右手拎着大桶花生油,左手拎着装了书的塑料袋,粗糙的画质和并不完美的构图意外获得了认可。我为那张照片写下的图注是“柴米油盐是生活,书也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书被带到地铁上阅读,也是极自然的一件事,正是这种生活中极普通极平凡的小事被放大,才营造了一种格外的动人吧。
下车前看到小朋友在读《青铜葵花》,她肩上还背着琴。放暑假了,地铁上的孩子多了起来,而孩子多会带本书上地铁。
仿佛看到了自己
有很多看过这些照片的人表示,自己也曾是这地铁阅读大军中的一员。“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两个四十分钟的车程成了自己每日最沉浸的时光。”“一样的人有好多,超开心”。“仿佛看到了在地铁上读kindle的自己”。有人回忆过去:因为租房离上班地点远,路上用读书打发的那些时间,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有位豆友发豆邮跟我说:“北京地铁读书er之一,每天往返三小时多,半年看了四十多本了……现在能开车的时候都选择地铁了”。网友黑白无灰刚上班时步行+公交+地铁,单程1个半小时,“每天只有书才能消磨无聊的时光。当时的无聊,成了现在的经历,充实了生活的记忆。”对这些人来说,这些照片闪耀着的是曾经努力的自己,是过去没有浪掷光阴换回的现在心底的踏实感觉吧。
一本设计方面的书,不难猜到书名,但想到反对的声音,偶尔会失了猜书名的好玩儿念头。
“工作忙到炸裂,回家只想休息,上下班路上是我唯一能够读书的碎片化时间。”谁说有闲才读书呢?谁说疲累的身躯之下没有一颗安住精神世界的心呢?当你向下,总有向上的流在推动着你。这些在地铁上都无比努力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用尽全力。
也有人会愧疚自责,“自从不坐地铁,读的书少了很多。”“虽然每天上下班包里都会装着书或者kindle,但越来越少拿出来读了,检讨一下。”“家和公司离得近,少了很多路上的乐趣。”对这些人来说,这些照片化为一种翻开一本书的动力。
拍得越多,我越相信,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总有人正在努力生活——无论是在地铁上读书的人,还是在屏幕前浏览照片的人。在很多人抱怨通勤时间太长太辛苦的时候,有些人却并不是这样,“下个月公司迁址后每天来回共46站地铁,可以好好读一读书,成为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了。”“最后选择住远点,搭地铁上班,就是为了空出通勤时间用来读书,倒逼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成通勤路上看书的习惯。”你看,世界上想法特别的人这么多。
他打着哈欠,几乎将头埋进了这本《时间简史》。
地铁阅读:关于一座城的美好记忆
那些沉浸在北京地铁旅程中的读书人,并非都是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人。对于一部分“北漂”过又“漂走”的人来说,在地铁里读书的的时光,成了这座城市留给他们最美好的回忆。网友秋满说,“在北京东直门上班的时候,kindle会随身带着,上下班的地铁上都会看,甚至仅靠每天的地铁时间读完了几本大部头的书,那是每天最充实最满足的一段时间,好怀念。”
她带了书上地铁,并没有拿出来看,但她心中有书。
网友董言说:“想起原来从燕郊到北京的日子,有时候会在草房上车,一路坐到西边去。出门的时候,总是反复选择书,因为有的在地铁上很难读下去;上车后,就算是能在车厢连接处,找个能托着书包看书的位置也很幸福;如果还能在下一次报站前,看完剩余的几页,也像是一场竞逐赛。”
不知道他们如今在哪个城市,是否还同样坐着地铁上下班,这个相册让他们回想起那段在北京上班的生活,是他们生命中一抹特别的底色。
候车读书。这本书的关键词是高句丽、大晋、李露和李霜,网友说是一本网络小说。
行动派: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在地铁上完成你的目标
有些相册下的留言,像是说给留言者自己听:他们告诉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阅读,鼓励自己在时间的长河里,像相册中人一样“坚守自己内心的明月”。笃定的行动派也令我感动,网友青上长草留言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读完所有名著,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在地铁上完成你的目标”。
我的一位同事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买kindle,当她看过相册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一文后,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回来。有几次我跟她一同外出,见她见缝插针打开kindle阅读,就如随身携带了一座移动图书馆。
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依靠自己的力量唤起什么,也并非想号召所有人在地铁上读书,只是隐隐有一种浪漫幻想:当你看到这些动人的瞬间,也愿意和他们一样,拿起书来,走进一本书的世界,这样就够了。至于是不是在地铁上读,怎么读和读什么都不重要,你只要读就对了。因此,行动派网友的反应,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肯定和安慰。
连续两天遇到这个读《强化学习精要》的人,他每天都自己带小板凳上地铁。
讨厌被“偷窥”
建这个相册本意只是一份个人记录,纯粹是为了存放我个人的乐趣,至于到后来变成了公共话题则超乎我的想象。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有网友会主动把一些负面评论截图发给我,有的群因此互撕几百条聊天记录。我不去想也大概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关于肖像权和隐私问题,我自觉已经努力在克服了,但每个人对隐私的边界理解不同,我自己是完全不介意让人知道自己读书时的所思所想的,但有些人生性讨厌被偷窥——虽然我觉得用“偷窥”这个词于我而言严重了。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跟每个评论者的知识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却跟个人观念有很大关联。“一个偷拍的相册,都这么多人喜欢,不懂。”“偷拍”这种行为到底该不该发生?“偷拍”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什么样的照片才能被发出来?原本只是单纯记录阅读之美,但到后来我却不可避免地必须考虑这些问题,甚至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苦恼。我也问过自己,但终究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她带了这本《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分册》上地铁,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本在全球都堪称经典的教程。
跟我一样迷茫的网友也有不少,有人表示虽然很喜欢这个相册,但也对“偷拍”之举心中存疑。有网友甚至嘱咐我“拍的时候小心点,不要被打”。当然,也有人表示“这样拍真的很变态,但我喜欢”……
有网友在相册底下留言说“吓得以后不敢在地铁上看书”。稍微柔和一些的读者在赞许之后说“自己没被抓拍到,很欣慰。还是更青睐日本的书衣,不愿被人窥屏自己在读什么。”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心中不免非常难过,我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啊。
也有网友直接质疑,“你这样在地铁上偷拍读书人真的好吗?”我依然在每个工作日持续上传照片,这种举动可以看作是我的一种态度,但我的内心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单纯快乐。我会疑虑:这张能不能发呢?这张是我迄今为止拍到过的最棒的,可是露脸了,还是不发了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情绪,我对质疑性的留言统统没有正面回答过。不过网友们倒是会自发为我申辩,“又没拍脸”“感觉作者对隐私的保护还是不错的。可不可以当成风景呢?”是啊,真也希望我的“偷拍”之举并不侵犯任何人的隐私,仅仅是为大家奉上一道地铁阅读风景线。
地铁读书:作秀?
有些网友的批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侵权,而在于“在地铁上读书”这种行为本身。是的,我赞美纸书和电子书阅读,但我并不排斥手机阅读和听书。很多网友告诉我,他们没有带纸书或kindle上地铁,但他们也在读书,他们用手机里的豆瓣阅读、微信读书、网易蜗牛阅读、kindle APP乃至听书软件“读书”。在拥挤的地铁上,手机显然比书和kindle更小巧。时代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形式和载体不再局限于纸书这种载体,只是因为这些不好拍,我没有拍。至于质疑相册是在贬低“手机阅读”的声音,完全不必理会吧,很多人早已跳出“一定要读纸书或kindle才是读书”的思维限制。
也有人质疑地铁根本不是读书的环境,认为在地铁上拿一本书更多是装样子。有网友看过相册后,评价说:“张岱《西湖七月半》既视感。卯出酉归避书如仇者纷纷作手不释卷状大概就是这样子。”但我觉得,真正爱书的人,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阅读,无论在哪里阅读,都是为了读书本身,并不存在一个非要在某个地点才能读书的限制。
粉红女郎读《谋杀启事》。
陌生人给我力量
随着反对声不时出现,即使更多人跟我一样,把这种“偷拍”视为一种传播阅读之美的正能量,即使我转过身去假装听不到争议,我仍然没办法绕开这些反对声独自前行。这些反对声或许在网络上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在我心里却始终是解不开的疙瘩。我因为无法确定隐私边界,有段时间常常想到放弃,我从没遭遇过这样的网络争议,心理也没有强大到一定要坚持自己,但当我看到网友伊夏的留言,我真是要哭了,她说,“是我见过比较节制比较柔情的地铁拍摄了,不曝光正脸,不打扰,很动人”。是啊,我从一开始拍就没想过要暴露读者的隐私。我自己很愿意以书会友,却也知道很多人在投入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并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我始终选择只是观察,却从未打扰过任何一个被拍摄对象——即使那个我遇到过十几次的女孩,有很多次,我想跟她打声招呼,我始终没有这样做。这位网友的留言,完全击中了我,让我觉得即使遇到争议,还能被人理解。
上班族读考研书,谁知道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道路?
也有人安慰我:你并不做商业用途,拍摄初心始终没变,从“善”出发,问心无愧,那些反对的声音不必理会。是啊,且不说是否侵权,在拍下照片的那一刻,除了觉得美好,我确实没有更多想法。
网友热心参与话题也是一种力量。豆瓣网友青石(应他要求放上豆瓣ID:46921322)根据我发的一张给人脸打了马赛克的图书封面模糊的照片,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给出详细的推断过程,最后推理出照片中人读的是《从晚清到民国》;
豆瓣红人、青年作家邓安庆分享了他最难忘的遇到“地铁上的读书人”的经历,当时那人坐在他眼皮底下读他的《山中的糖果》;
给孩子看之前自己先过把瘾呀。《吉姆的冒险》。
网友司南说TA有次在用手机读《大江东去》,抬头时候发现座位右边的女生也在读同一本书的纸质版,瞬间心里“哈”了一声……
这些有趣的小事,也成为点滴肯定的力量,让我觉得无比美好。
《OKR工作法:谷歌、领英等公司的高绩效秘籍》,他大约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吧。
因为时间积累,一张一张照片串起阅读的力量,一个网友甚至提出给我拍纪录片,“你拍他们,我拍你。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当然还没有不自量力到觉得自己能做纪录片主角的地步,不过,却发自内心感谢像他一样支持我的人。
白发读者读《禅说庄子》。“禅说庄子”是冯学成的一系列书,一位书友说冯是真正的大师,值得读。这一册是“大宗师”,貌似已改版。他让我想起《童年与社会》扉页上的一句话:“儿童的游戏和老年人的智慧,是他们各自季节的果实”。
很开心中国也有人拍摄地铁上的读书人
通过网友的反馈,我也看到了国外摄影师拍的伦敦、纽约、莫斯科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读者》上有个外国摄影师也拍了好多地铁读书的人们,很开心中国也有的。”有网友直接把纽约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地址贴给我,当我翻开那些在拍照技术和水平远在我之上的相册集,就好像遇到了天涯知己,这也让我坚定了继续拍中国地铁上的读书人的想法。
夜班车上读书人,她读《哈佛商学院人格魅力修炼课》。
“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有些肯定非常可爱,不止一个陌生人私信我,仅仅是“来跟你说一声你拍得真好!”然后就跑掉。有的人像追剧一样天天等更新。有人为我搭讪常常遇到的那个女孩操碎了心。更有网友激动地表示: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自从相册受到关注后,我也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地铁阅读的报道,在国内也不乏跟我做了同样的事的人。只不过,他们比我节制,没有洋洋洒洒写出来。在关注地铁阅读的人中,我也只是大家能看到的行动比较久的那一个。
一个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带了一本旅行指南上地铁。
困境:谁的隐私谁的权?
一段时间以后,当我终于能够直面所有的反对声,我知道,如果我想继续拍下去,就必须解决版权的问题。我很想咨询一些法律专家,对于这种不露脸、不作商业用途但可能会保留书名和书的内容的照片,到底是不是侵权。拍了照片放在手机相册里独自欣赏是一种做法,上传到网络平台则不得不考虑更多。
不止一个人建议过我,拍完后给对方看一下照片,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再上传。我觉得这或许是个办法——有些时候我确实也有这样的冲动,当我拍完后,也想跟对方说,“你看,我拍下了你读书的样子,可以发给你吗?”作为地铁读书的一员,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不会反感排斥,反而愿意以书会友。但更多时候,作为拍摄者,我会担心这样的举动对看书人会是一种打扰,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这样做。
还会接着拍吗?
如今我已经知道,一件事情受关注后,自然各种声音都会有。但也我不想完全被负面声音牵着走,读书这么好的事,确实值得分享。拍下这么多动人的读书照,我必须承认这得益于我的女性身份——换作是一个男性拍摄,可以想象他受到的质疑会更多。
对我而言,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更多是收获,我因此而结识了新的朋友——我笑称“几乎到每一个有地铁的城市都有人可以一起吃饭”,跟工作伙伴更加亲密,跟素未谋面的网友真诚互动,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书,了解了很多不同职业的不同知识面向,也看到了北京这个两千万人口城市昼夜向上的努力。作为一个喜欢拍照喜欢书的人,我感谢这一切,也愿意一直分享美好,直到真正不能拍的时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