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4届上海电视节落下帷幕,何冰摘得最佳男主角,马伊琍首夺最佳女主角,《我的前半生》成为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回顾本届电视节,吸睛的不止是颁奖典礼,几场传媒白玉兰电视论坛亮点不断,众多业界大咖齐聚上海,集聚行业智慧,共话传媒发展,为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好导向,抓好内容
提升舆论引导力
6月11日下午,在第24届上海电视节“台长论坛: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高峰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致辞,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新闻报道和各类作品,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要始终做主流舆论的坚定引领者。各级广播电视台要坚持新闻立台、导向为魂,突出思想引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要始终做先进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广播电视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全过程,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力气挖掘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要始终做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广播电视要以“千千万万普通人”为主角,与广大受众建立情感联系、思想共鸣,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舞台,努力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
四要始终做融合传播的深入实践者。要将新媒体的有益理念和传播优势融入到广播电视发展之中,强化立体化精准化精细化传播,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智慧融媒体。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彭健明结合央视的具体实践经验,从举旗定向,承担国家媒体责任,加强引领,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扎根人民,抒写现实主义情怀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电视剧工作进一步繁荣发展。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创意上下功夫,在拓展体裁、内容形式深下功夫,既见高原又见高峰。“创新也需深入实践、深入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思想要厚重,必须跳出市场所谓的轻飘剧。”
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坦言,“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一定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主流人群中传播。把握欧美市场新兴媒体发展机遇,对接全球搜索、视频、社交等互联网平台,影响更广泛的华人群体。”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也是时代赋予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环境,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整编”了31个团队,授牌成立了7个工作室。“这体现了独立制片人制逐渐向产品经理制靠拢,我们希望强化制片人的用户思维、运营思维、市场思维和产业链思维。”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韵斐在论坛上说,“我们坚信,始终紧密关注当下生活,聚焦群众真情实感,一定是我们的作品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引擎。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写照。要推出无愧于新时代的高峰之作,主流媒体投身人民,到新时代的广泛实践中寻找题材、灵感。”
对于如何提升主流媒体“四力”,高韵斐指出,一是从人民出发,捕捉时代脉搏,通过精品力作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二是聚焦现实题材,关注当下生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上海品牌”“中国原创”节目,坚定文化自信、唤起百姓共鸣。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提出,作为主流媒体,主题报道大胆创新,理论节目加强引导,依托创新形成良好传播效果;精品力作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履行好媒体责任担当;媒体融合建设要从平台、渠道、内容、机制上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引导力;对外传播方面吸取内宣经验的同时更要从内容,版权,平台多方面探索海外传播规律。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姜军谈到现阶段广电转型中遇到的压力,“广告经营有压力,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底线,对低俗的节目栏目予以坚决清除,特别是打牌、卖药的。经营营销困难,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梦想,不能只算经济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节目栏目,哪怕贴钱我们也干。经营营销下滑,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我们的责任,不能把广播电视单位混同于社会一般的企业和单位,我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做党和人民信任的新闻工作者、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
综艺节目:坚持自主创新,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情感共鸣
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接连出台政策,支持从业人员开动脑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开发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模式;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原创力爆发,一系列立足“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优秀节目实现了收视、口碑的双丰收,也掀起了弘扬中国文化的热潮。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总导演田梅分享了制作爆款节目的经验,“《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世界性的传统文化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式的解决途径——在潮流时尚和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一种会商的机制。
我们作为国家平台,有责任、有义务传达所有的主流价值表达,我们坚信所谓向善和向上的力量。我们做的所有内容也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重点介绍了中国首档精准扶贫的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在这个节目里,观众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可以看到中国贫困人群的生活状态,也看到我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寻找出路的中国各阶层的努力和实践。
中国的自信首先在于大国的担当,媒体的自信则体现在要敢于担当这方面的责任,所以自信不是一个回避问题,而应该是正视困难,贫困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牵头了明星、企业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媒体,一起参与到这个节目,使之成为一档为精准服务对象和产品建立起产业链通路的节目,首要目标不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而在于媒体完成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
北京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马宏阐述了北京卫视对文化节目的创作观和平台的文化价值取向,“一是我们认为文化是最高级的娱乐。要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绵延至今的艺术之美,又要能够传递出中华民族世代弘扬的优秀价值观。二是理解是最基本的尊重。我们注重理解的价值,不仅要让观众看到文化之美,还希望观众能看懂它为什么美。三是创新是最有效的传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在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文化的关键,我们坚持用主流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赋于传统文化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参与。”
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徐晴在论坛上说,其实所谓文化节目的标签,有时候是观众主动给节目贴上的。“我们的节目不是高举高打的文化节目,我们做的经典影视剧桥段再现里面,也可以有诗歌,也可以有文化,是集大成的东西。我们的制作水平进步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看到了这里面的文化表达,他们很聪明。”
浙江卫视《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谈到综艺节目的文化输出,“向国际社会传播不再是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要把中国现在好的,新的东西让世界知道。我认为要将现在中国强大的精神内核传递出去。我们说文化自信,说初心不变,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要做出一档让大家喜欢看,并且给大家很多能量的节目,当然手法一定是高雅、高级的,要有时尚性和艺术性,这个是共通的。”
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以《超凡魔术师》为例总结了原创电视节目的三大关键词,一是好奇心,二是创造力,三是想象力。要了解和满足电视观众的好奇心,其实把好奇心拆解开来就是非凡的想象力,旺盛的求知欲和无限的探索欲,只有这样的好奇心才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阿里大文娱优酷资深制片人宋秉华直言,“国际市场上可以买的超级模式已经没有了,中国制作人被逼到一个不得不进行研发的处境里,但这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中国制作人第一次和全球同仁处于统一起跑线了。”
剧集:现实题材大行其道,
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2018年,恰逢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成为中国电视人热议的话题。两场剧集论坛分别聚焦国产剧“走出去”和现实题材,为下一阶段国产剧的发展指明方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周继红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提出了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需要注意的三项基本要点。
第一,要发挥影视特色,积极参与公共约束。要充分发挥影视作品作为装在黑匣子里大使作用,把中国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通过更多的作品展现出来,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第二,是开拓国际视野,打造影视精品。内容为王并不是老生常谈,有好的故事才有受众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更要有好的作品。创作者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追求卓越,特别是通过国际合拍创作出更多中国内容、国际视野、国际表达作品,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与目标受众市场的精准对接。
第三,建立多元的销售体系,提升影视走出去的能力。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海外节目版权交易、电视频道的合作的运营,还有节目内容的合拍,海外投资机构并购,海外机构并购等方式,中国影视机构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
这几年,总局积极搭建影视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平台。周继红表示,影视作品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最好的桥梁,通过直观的故事、精美的影像,能够更好地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去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出现了新方向,就是回归经典、回归创作规律、回归现实主义。今年,入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的10部作品中,现实主义题材剧就占了7席,包括《白鹿原》《和平饭店》《急诊科医生》《美好生活》《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我的前半生》。
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导演毛卫宁表示,“我特别希望我们的电视剧能更多地表现我们的生活。”在毛卫宁看来,改革开放初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国产剧,“那时候的现实主义作品,跟公共生活是有关的,后来发展到了日常生活,到今天表现私人生活,这是一种文化自信上的倒退。我特别希望我们的现实作品重新去关注公共生活,重新通过反映中国人生活本身,反映中国的社会本身。”
随着近些年来现实题材剧大行其道,不可避免地,行业出现了一批脱离实际生活的“伪现实主义”题材剧,“伪现实主义看不见人物的前世,不考虑未来,不考虑过去,只给观众呈现当下想给他们看到的状态”。除此之外,现实主义剧最近也出现了“扎堆儿”的现象,编剧李潇说,“《我的前半生》火了之后,类似的故事出来了很多。电视剧在表现形式上的视听语言比较单一,不光在制作环节,在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就容易有类似问题。所以,电视剧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有创新精神。”
《中国式关系》、《我的前半生》导演沈严表示,创作现实主义作品是他们这代人责无旁贷的任务,自己身为60后亲历了中国近三四十年来的巨变,从经济上到生活上各个方方面面的改变。沈严说,“这无疑是我最大、最宝贵的创作财富的来源,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这代人不做现实题材,谁来做?”
《归去来》、《媳妇的美好时代》导演刘江讲到假”、“旧”、“灰”、“偏”、“浅”。
《小别离》、《买房夫妻》编剧何晴站在编剧的角度解读现实主义题材,“作为创作者来说,特别是在编剧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最初呈现大厦的第一块地基在剧本上的,现在要写的选材,第一就是我们要紧贴时代,要有变化。 第二,要有识别度。识别度就是现在因为很多的情节故事已经写了很多,这个题材如果我们新选题材,在所有作品当中脱颖而出,一定有跟别人不一样,或者选才不同,或者切入点不同,一定要有识别度,才能成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第一个选材。”
《恋爱先生》、《好先生》编剧李潇指出,现在大部分所有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心态,他们愿意看真的东西。而我们的电视剧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把真实的东西和戏剧的东西结合起来,我们怎么从生活里所有的人物关系、所有的情感关系、所有的事件中挑取最真实的部分呈现给他们。
两位青年演员殷桃、王雷则从演员的角度为国产剧献言献策,殷桃希望中国电视剧行业在技术上能有所进步,但有一件事要回到从前的标准,那就是给予充足的创作时间。“现在都太快了,导演要拍、演员要演、编剧要写,缺乏足够的时间。大家一窝蜂上来。应该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
王雷在论坛上谈到,现实主义对演员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现实主义题材深入时代环境、职业,要理解它才能表达。如果你不学习只能是停留在表面,或者是照本宣科,是没有意义的,演员的乐趣通过学习走进人物,同时也启发自己的人生,这是对演员来说也是会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以我是中外现实主义,而且一辈子会此努力。
纪录片:从“佐餐”变为“正餐”,
逐步走向“年轻化”
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为纪录片的多元化表达和产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资源,数字平台的崛起和媒体跨界融合正全方位改变着纪录片的制作、发行及受众,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商业成功案例出现。纪录片的受众正从传统“三高”(高收入、高文化水准、高年龄)拓展到年轻群体,纪录片从“佐餐”变为“正餐”。
在国内国际斩获百余项奖项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彭辉在讨论中提到,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对日新月异社会变化,在转型期的过程中,我们纪录片的行业拥有大量的题材有大量的现实主义选题可以去拍摄。除了拍摄一些需要的宏大叙事、与大环境想应的内容以外,大量的纪录人还是应该多关注现实主义题材。
央视纪实频道制片人、《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徐欢讲到纪录片的内容创作。在内容的创作上,更多的是强调是价值判定,接着是改变了叙事的语态, 学习BBC的创作理念。“一直想在历史中看到人的生命气息和生命状态,看到人的创造力。”
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制片人马志丹聚焦平凡人的伟大,《我们的青春》选题只是普通共产党员,不是优秀、模范党员,普通党员选题很难,但是在平凡和伟大之间,我作为总导演提出就是找出平衡点,平凡人的伟大所在,人性的闪光和时代的亮点在哪里,这是我最着重考虑的。
纪录片《本草中华》总制片人韩芸谈到了纪录片人才队伍的建设,现在自己团队的成员以85后为主,这样的情况既有好处也有缺陷。缺陷是“年轻人缺乏阅历,要理解事物背后的传统文化,需要大量功课”,好处则在于“可以用年轻人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来研究、思考如中药这样的古老话题”,做出来的成品就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
腾讯视频运营平台部纪录片中心总监朱乐贤指出,纪录片人也应该具备产品化思维,拿到纪录片之后,怎么根据纪录片的特点和内容的特点,根据表现手法,提炼出更多可看的点,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触达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是产品思维出发的概念,可能是怎样能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个产品,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想法。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纪实中心李炳则更多关注平台为纪录片赋能。未来我们想做的更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利用整体阿里生态的资源给整个纪实的产业的赋能,或者对每个创作者和内容的制作人怎么用我们的平台和阿里的生态资源给大家赋能,未来院线端对纪实内容也是新的领域。
动漫:创新为本,
情感联结是关键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调控下,中国动画产业不断“去产能”,国产动画的内容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提出未来中国动画发展的三个关键词,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创新开放。同时强调要搞好动画创作,必须具备“四个心”:爱心、童心、责任心、耐心。未来的动画发展,要坚持价值引领,塑造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坚持创新开放,打入国际市场。
当下中国动画人需要在创作思维上作出转变,在本次上海电视节的“动画产业新透视”分论坛上,动画编剧马华在论坛上提出,“真正的问题在于,创作者能不能把教育问题变得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直观的教化。”中国动画片创作人需要把“寓教于乐”作为一种创作使命,“以动画的方式承载艺术,有娱乐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承载和儿童交流的交互性的一面。”在他看来,真正好的创意应该是有情感承载的,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能吸引儿童,还会受到成年人的喜爱。
本届白玉兰奖动画片评委会主席、英国动画制作人凯·本博介绍说,由他们制作的动画片得以输出海外市场,除了得益于BBC强大的平台能力,频道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动画片要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无论他们来自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或者出自什么样的种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就有不少值得取材的故事。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以现代化、国际化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文化资产,“我们应该在传统中找到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加强优化动画叙事的手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