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李同日行动,高层着手解决中美贸易战

北京时间8月29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两篇文章,显示高层对知识产权保护愈发重视。

近日中美展开新一轮贸易磋商(图源:AFP)

报道称,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于8月28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中国坚定不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护所有企业知识产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同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出席“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

李克强称,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还特别表示“我们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决不允许强制技术转让”,“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在国际事务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为完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这被视为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某种喊话,同一天内习近平与李克强均就知识产权发声,表明中共高层对这一问题极为重视,这将成为观察中美贸易战未来发展的重要窗口。

早在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多次批评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侵权情况。如在当年8月15日,特朗普要求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考虑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侵权调查。

彼时特朗普在白宫声称,“保护美国工人的技术和产业……任何国家非法强迫美国公司去转移他们珍贵的技术,作为获得市场准入的条件,我们都会与之相抗。我们会对抗摧毁美国就业的造假和剽窃行为。”

今年3月,美国宣布针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采取贸易行动,对数百亿美元的进口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

对中国知识产区保护力度的不满,成为美国开打贸易战的直接理由,尽管其核心原因与背景并不仅仅如此——中国日渐强大的实力与致力于领导全球高新科技产业的“中国制造2025”才是华盛顿最为焦虑的所在。

但饶是如此,若中国能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强制度保护,一方面可在后续的贸易战交锋中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再陷入类似的国际贸易纠纷。

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但相关条文已有相当高度,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加强。譬如为履新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对外承诺,中国对《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主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并新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北京宣称,从未有外国企业在中国被强制要求转移知识产权。

另有报道指,在中美贸易战正酣的7月份,上海市公布“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其中就知识产权的具体措施就达15条。

凡此种种,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未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健全,中国将在全球化格局中更加占据主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