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抗新冠:最美逆行者?最惨逆行者?

"今早00:30,起床,洗漱。到医院后,有老师带领穿防护服。一层层、一件件、一副副、一双双??当全副武装时,只感觉呼吸困难,视线模糊。进入病区短短的一段路程,我们都走得很艰难。"来自吉林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赵文佳,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的日记中这样描述进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一天。

截至北京时间2000年2月17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导致72528人确诊、产生6242个疑似病例,并已经有1870人死亡。奋斗在与病毒作斗争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被中国网民形容为"最美丽的逆行者"。然而他们的处境,其实十分堪忧。

医护人员是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高危群体(资料图片)

"移动的大蒸笼"

用赵文佳的话说,一线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是:完成一层层保护措施的他们就像是自己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大蒸笼,热气腾腾"。新上一线的他和同事们感觉到了胸闷和"让人害怕的窒息感"。脱下一层层防护后,发现整身衣服已经湿透。当然,有防护服,其实还属于处境不错的医务工作者。梳理中国网络上各种医疗机构发出的求救信息,会发现除了口罩,防护服也是如今抗疫一线紧缺的物资。同样奔赴武汉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的医生程静在微博朋友圈的日记中写道,她被吉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位小护士感动。因为后者身材很瘦小。第一天穿防护服上班,防护服的闷热让她工作一个小时后就感到体力不支,有些站立不稳,还胸闷、恶心。程静劝她去清洁区休息,那位小护士坚持不去,理由是出去再进病区,就要浪费一套防护服。

中国官方:在武汉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人员,已经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资料图片摄于福建福州市)

中国官方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从一方面也暴露了新冠病毒肆虐之下中国医务人员的艰难处境。根据中国疾病防御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在《中国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论文,截至2月11日,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客户端报道,此前中国卫健委的发布会表示医务人员感染人数是1716名。对此,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向中新社解释道,疾控公布的医务人员感染的数据来源于传染病直报系统,3000多名是指有医务人员身份的感染者。有一些是在医院工作岗位上感染了新冠肺炎,还有一些在家庭、社区感染了新冠肺炎。所以不能说这些感染的医务人员都是在岗位上或者由于防护不到位,造成感染。

中国疾病防御控制中心是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后得出以上结论的。

医护人员病死率低于其他病例

报告称,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虽然有一千七百多人确诊,但大多数病例为轻症患者(85.4%),病死率低于其他病例。其主要原因与年龄有关,医务人员都是在职人员,一般都在60岁以下,而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

报告提到,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但同时也指出,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并强调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

德国之声尝试联系了多个武汉以及北京等地的医护人员,但他们均以单位有要求不能接受外媒采访为由拒绝表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