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中国躺着赚钱时代一去不返

虽然在中国牵手阿里巴巴新零售,但星巴克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全球业绩持续下滑势头,“关店”“裁员”均成为新零售时代星巴克的新标签。

9月25日,有多家媒体消息称,星巴克正在计划进行公司重组,包括将从高层开始裁员,以试图扭转停滞的销售,并重新激起投资者的兴趣。这难道是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此前在内部信中所说的“将对公司进行一些‘重大改变’”的新举措?而在星巴克大刀阔斧对中国市场改革的背后,其内外交困的发展窘境越来越严重。

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担任CEO和董事长近40年的传奇人物霍华德·舒尔茨已经正式告别星巴克,此后几个月,这一咖啡零售巨头已经发生了重大高层人事变动。

“之所以有如此的大动作,主要是跟近半年来星巴克业绩持续下跌有直接关系。”有业内营销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这也是星巴克在进入新零售时代不得不采取的根本性变革。

其实,过去几个季度以来,星巴克一直挣扎在销售疲软的颓靡状态中。从今年的第二季度开始,销售额下跌,业绩增长疲软给此前躺着挣钱的星巴克狠狠一个耳光。

据星巴克近半年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的可比销售额仅微增1%,远低于以往的增长速度。其中,中国市场更是下滑明显,出现了9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在中国/亚太地区,星巴克的营运利润率已经从26.6%下降到了19%,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也同比下降了2%。

而进入7月份的第三季度,这一增长困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据今年7月份星巴克发布的2018财年三季报显示,星巴克全球净收入63亿美元,同比上升11%,营运利润下降1%到10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下降1.9个百分点到16.5%,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仅上升1%。

近两年,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发展已经逐步落后于咖啡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量也实现了稳定增长。2014年咖啡消费总量为2077.14万吨,同比增长34%;2017年消费总量为3480.95万吨,同比增长29%。

“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消费市场面前,其实星巴克的业绩疲软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恰好是星巴克需要反思的地方。”有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说,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觉醒以及本土品牌的不断崛起,似乎对未来的竞争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内外交困的尴尬窘境

在内部星巴克急于大刀阔斧进行调整,在外部即便是与阿里巴巴达成了战略合作,但面对外界竞争巨头的先机布局,也难免让星巴克首尾不能相顾。

根据资料显示,8月31日,可口可乐宣布,以51亿美元价格全面收购咖世家有限公司(下称COSTA),可口可乐将获得COSTA的所有已发行和流通的股票以及截至目前所有运营业务。

可口可乐表示,从Whitbread手中收购COSTA咖啡,这将为可口可乐在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等地区提供一个强大的咖啡销售平台,并有机会进一步扩张。

令星巴克寄予更高期望的中国市场今时也不同往日,瑞幸咖啡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已经大大挤压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原有的份额。

资料显示,从成立不到10个月的瑞幸咖啡官方获悉,截至9月3日,瑞幸咖啡已经在全国13个城市开设了1003家直营店,销售咖啡2600万杯。瑞幸咖啡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将门店数量扩张到2000家。

在星巴克和饿了么合作启动外卖试运营的第一天,瑞幸咖啡宣布其故宫箭亭店开业,把门店开进了曾把星巴克赶出来的故宫,也是历史首例。

就连被业内质疑不看好的连咖啡也不容小觑。9月10日,连咖啡率先在上海挂牌成立“连咖啡学院”,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米,号称目前国内最大的咖啡学院之一。按照连咖啡的规划,每年可培养超过两万名职业咖啡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