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人用生命换来了世界首支宫颈癌疫苗!

澳洲将成为世界首个无宫颈癌的国家!在这背后,有一位鞠躬尽瘁的华人科学家,他一同贡献发明了宫颈癌疫苗!他的名字,值得让我们铭记:周健。

子宫颈癌可以说是女性杀手之一,据统计,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WHO公布的信息显示,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第二大常见癌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宫颈癌也不再是不治之症

甚至大有机会全面消灭!

而澳洲

就很有机会成为全球首个

能全面杜绝宫颈癌的国家!

澳洲将成世界首个杜绝宫颈癌的国家!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

澳洲将成为全球首个消灭宫颈癌的国家!

预计最快在2028年

宫颈癌在澳洲将不再是“常见”癌症!

到2034年预计澳洲女性

患上宫颈癌的人数将比现在下降一半,

每2.5万名女性中

可能只有不到1人患有子宫癌

如此低的发病率,

按照公共卫生条例,

等同于宫颈癌在澳洲被消灭。

而人类之所以能成功抗击宫颈癌

正是因为研发出了疫苗(上图)

而澳洲,

也正是发明出宫颈癌疫苗的地方!

时间回溯到2006年

首支宫颈癌疫苗正式面世

疫苗的共同发明人Ian Frazer教授

亲自为一对澳洲姐妹接种疫苗

(Ian Frazer教授为学生接种疫苗)

之后接受采访的

昆士兰大学科学家Ian Frazer教授

被问到研究成果终于变成疫苗有何感想时

他只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个人

一个他称之为“战友”

一个发现了宫颈癌疫苗关键的

华裔科学家:周健

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疫苗

背后少不了这位华人科学家

自宫颈癌疫苗成功面世以来

作为共同研发者的

Ian Frazer教授以及周健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多次登上各国领奖台

2006年1月

Ian Frazer与周健被评为“年度澳洲人”

2013年

周健的母校,温州医科大学

为他树立了校史第一座校友铜像

2015年

宫颈癌疫苗获得被称为

欧洲发明界诺贝尔奖的

欧洲发明奖

Ian Frazer教授和周健遗孀:

孙小依博士共同领奖

每次登上领奖台时

Ian Frazer教授

都会强调周健作出的贡献:

众所周知疫苗是通过病毒激发人体免疫,

然而HPV病毒在当时却不能在体外培植

因此陷入瓶颈

当时正是周健挺身而出

他成功研发出HPV病毒样颗粒

这种颗粒不含病毒感染成分

却能刺激身体产生免疫反应

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项突破

鞠躬尽瘁

自称中国培养的“土博士”

宫颈癌疫苗

在大家热烈讨论着去香港接种

还是到海外哪个地方接种的时候

在大家享受着它带来福祉的时候

却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周健,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一个自称“土博士”的真学者

1957年2月24日

周健出生在杭州

在医学世家成长的他

从小就对医学展现了浓厚的兴趣

1977年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已经在工厂工作两年的周健

毅然拿回书本

就考取了温州医科大学

毕业后的他并不满足于此

他又顺利考上了浙江医科大学

转折点出现在1980年

德国科学家Zur Hausen证实

宫颈癌是由HPV病毒感染所致

(德国科学家Zur Hausen)

当时周健就想

既然确定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癌症

那应该就可以做出疫苗来进行预防

于是

周健从此全身心投入了HPV疫苗研究中

1988年

周健申到位于剑桥大学的

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ICRF)

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作研究

并成为了国际HPV研究先驱

Lionel Crawford教授接收的

第一位中国研究员

(剑桥时期的周健与同窗)

在剑桥

周健遇到另一位

专注于宫颈癌疫苗研究的免疫学家

也就是Ian Frazer教授

两人一见如故

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实验室,最晚离开

他们常常在喝咖啡时间相遇

并谈论彼此间如何合作

来实现并验证一些新的设想

(Ian Frazer教授与周健)

死而后已

HPV疫苗瓶颈终被周健突破!

1990年

当Ian Frazer教授准备回澳时

周健夫妇接受了他的热情邀请

来到昆士兰大学的免疫学实验室

继续共同研究HPV

(Ian Frazer与周健夫妇)

研制宫颈癌疫苗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如何获得HPV病毒

因为当时这种病毒

不能在体外组织液中培育

只能在活细胞体内繁殖

简单点来说

当时的科学家既无法在实验室

培育出HPV病毒

也无法获得HPV病毒的基因组

所以研制疫苗更是无从下手

那时全世界2000多位科学家

都在苦心钻研获得HPV病毒的方法

当然,也包括周健和Ian Frazer教授

作为一名分子病毒学家

周健擅长的正是重组DNA结构

务求制造出高度还原的HPV病毒

可HPV的基因组异常庞大

周健和他的妻子日以继夜工作了六个月

却仍然是一无所获......

(周健夫妇)

同年的某个晚上

周健与妻子的一次散步中

他突发奇想跟妻子说:

“病毒的外壳 L1、 L2都表达得非常好,把两个蛋白加到试管里去,看看会不会合成病毒颗粒?”

妻子孙小依当时不置可否:

“怎么可能?如果这么简单,还会轮到我们?”

半个月后

周健再次催促妻子尝试他这个

“孩子气”般的试验

于是乎

他们把两个现存的

HPV晚期蛋白在试管中混合

“加一点这个,加一点那个”

“就像幼儿园小朋友做游戏那样,

就这么简单。”

周健的妻子回忆道

两周后

当他们把合成后的“东西”

放到显微镜下后

看到的东西,他们都傻眼了!

一个实实在在的体外合成病毒颗粒!

HPV病毒疫苗的瓶颈

被他们突破了!

Ian Frazer回忆道:

“我清楚地记得1990年年底那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第一次看见了这张病毒样颗粒的图片,当时我们就知道,如果有某种东西可以制成疫苗,那么就应该是它!”

(Ian Frazer教授)

1990年的这个发现

让宫颈癌疫苗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周健并没因此停下脚步

他的妻子孙小依回忆道:

“周健整整一个月都在伏案工作,虽然曾经提到累、没力气,但大家都并没有当大事。周健也拒绝了取消3月访问温州医院的建议,如期前往。”

殊不知这一去

竟成了天人相隔的永别......

1999年3月

周健回到他母校温州医学院

那里正进行着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

不管到哪里

他始终心系着祖国,心系着疫苗

3月8日

刚到杭州家里的周健

给澳洲的家人打电话

他儿子说:

“爸爸,这次回来你给我买一个

最新的lego积木吧!”

周健告诉儿子:

“没问题,我肯定给你买回来”

没曾想

这句话成为了他留给儿子的

最后一句话......

第二天

周健因突发感染性休克

在中国不幸逝世

享年42岁

这位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

研发HPV疫苗的中国科学家

可谓是彻底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至于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地为他出版了周健纪念文集

《英才济后生—宫颈癌疫苗

发明者周健博士》(上图)

时任澳洲总理陆克文亲自为该书作序:

“周健是一位无私奉献、才华出众的科学家。他和2006年度荣获澳大利亚杰出人物称号的伊恩·弗雷泽教授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预防宫颈癌的疫苗。感谢周健博士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千百万妇女包括200万以上的澳大利亚妇女得以受益。因为她们接种了疫苗以预防宫颈癌—全世界妇女第二种最常见的癌症。”

今天

在宫颈癌疫苗已经可以

被获准在国内上市供应

以及澳洲可以自豪的宣布

宫颈癌能够被彻底杜绝的时候

我们都应该铭记周健

一位为了科学,为了全世界

女性健康福祉鞠躬尽瘁的

中国科学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