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授精员:直播接生母牛,场面火爆激烈

宝福泉、包玉枝夫妇的直播在每晚八点准时开始。包玉枝会唱一首草原歌曲开场,接下来由宝福泉进行黄牛人工授精及黄牛接生科技培训。

宝福泉今年35岁,包玉枝29岁,来自内蒙古奈曼旗的白音他拉苏木庙屯自然村。他们通过直播在当地小有名气,粉丝都是附近养牛、养鸡村民。

内蒙古奈曼旗的白音他拉苏木庙屯自然村,位于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由于地处沙漠深处低洼地带,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土地贫瘠,人均土地极少。全村共有89户、315口人,其中80%处在贫困线上。

2015年,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对原有的村落进行保护性修复,庙屯村整体搬迁至村西1公里推平的沙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发为民俗旅游景点。

原来住在村西沙地边缘的宝福泉、包玉枝夫妇,分到了一栋80平米的新房,他们把父母安置到新房居住,在老房子开了个农家乐。

每年夏季是旅游旺季,两棵大榆树下能放下五、六张桌子,屋里还有一个灶台宴,由包玉枝掌勺儿,做她最拿手的家常菜。有时,一些游客还会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做饭,体验田园沙地风情。

前年,夫妻俩听从游客的建议,开始在林下沙地养殖乌骨鸡和草原溜达笨鸡,现在已有几百只。公鸡养殖一年后卖肉鸡,母鸡产蛋。由于价格公道,口感好,肉鸡和鸡蛋供不应求。

周边农户受到启发也开始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养殖笨鸡,宝福泉帮助大家销售。近期,他们准备做一批精包装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

宝福泉家养殖的笨鸡,冬春季节喂的是沙地里长的玉米,还有水库里晾干粉碎的小鱼虾。到了夏秋季节,就利用宝福泉在林下沙地安装的淋浴灌溉喷头,每天几次喷洒催生小草,嫩嫩的草尖是小鸡最好的早餐。

多次试验后,宝福泉发现白炽灯吸引飞虫效果最好,于是他在林间安装了许多白炽灯,用于夜间吸引各种昆虫。小鸡吃虫吃了一晚上,白天就很少吃粮食了。

宝福泉、包玉枝养殖的乌骨鸡是当地古老的品种,鸡蛋呈微绿色,个头比较小,一市斤十三个左右,一个鸡蛋市场售价一元五角,非常受市场欢迎。

他们还在鸡场里养了一些非洲雁,村民觉得很稀奇。鸡场里很多用品都是就地取材,水槽是由废弃的液化气罐切割成的,喂食的槽子是用汽车轮胎做的。

宝福泉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面打工。做过广告公司小工、建筑力工、开过黑出租,日子一直紧巴巴。家里很多物品也都是变废为宝,这个菜园门子是用三个自行车钢圈做成的,很有艺术感。

2015年,庙屯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发为民俗旅游景点。包玉枝应聘到景区担任餐饮部负责人的职务,主要为游客提供绿色农家饭菜。

包玉枝最拿手的是铁锅炖乌骨鸡,辅料是沙地的土豆。这道菜是客人必点的招牌菜。包玉枝说主要还是因为吃虫子的笨鸡是上等的食材。由于景区采取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包玉枝对未来的收入很看好。

宝福泉在修剪养鸡场边的杨树。

宝福泉说,过去这里杨树很多,村庄被绿树掩映。近几年,人们伐掉了很多树,村子周围的风沙又大了。宝福泉家里的杨树都留了下来,这为养殖笨鸡创造了条件。

宝福泉在砌筑鸡雏孵化室。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今年,宝福泉准备加大养殖规模,鸡雏用自己家的蛋进行孵化,这样可以保证鸡雏的质量。

宝福泉曾在村里开过几年的黑出租,随着家庭轿车的增多生意越来越难做,就去了建筑工地打工,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他觉得这不是生活出路。

2015年初,他发现养牛户对黄牛人工授精改良牛品种有很大的需求,他来到畜牧局找到相关人员,学习黄牛授精及黄牛接生技术。通过不断学习,他发现本地精子最佳溶解水温是摄氏35度至38度。

给黄牛人工授精,抓牛很有学问。

宝福泉引进的黄牛种苗都是买来的优质种苗,所以,产出的牛犊个头大、育肥快。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宝福泉经常用手机上网学习高校教授讲座,记录学习笔记。

宝福泉准备绳索为接生黄牛做准备。

对黄牛品种进行改良导致了大量黄牛难产,黄牛人工授精员不但负责成功受孕,还需要进行安全接生。现在,宝福泉黄牛接生技术得到了附近养殖户的认可,村民遇见黄牛难产就打电话给他。

改良后的牛犊越来越大,黄牛接生技术难度也随之增大。特别是母牛第一次生产,有时需要几个壮汉用绳索拉出,场面火爆、激烈。

这头小牛误吸进了羊水,出生没有了呼吸,宝福泉把牛犊倒挂在树桩上,轻轻拍打,排出羊水,小牛逐渐有了呼吸。

现在,宝福泉有时还会接到打车的电话,他认真解释自己不再开出租了,目前做黄牛授精员工作,希望大家多支持。

夕阳下,宝福泉骑着越野摩托车到沙丘里给牧户的黄牛人工授精。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因为庙屯村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