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全面实施垃圾强制分类

上海将领先全大陆于今年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上海市长应勇27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上海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也已正式提交立法,未来上海市民若不按标准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被收运单位拒收。

上海市第15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7日上午开幕,应勇于会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上海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深入推进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开工12个、建成十个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垃圾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大陆"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回收"原分属两套系统并行运作,"两网融合"即是将两体系从源头投放、收运、末端处置进行整合,方便民众进行分类投放,并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上海解放日报指出,去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自2000年成为大陆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上海就积极为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推动多项基础性工作。

去年底在台北举行的双城论坛主题即为"循环经济",当时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率团前来参加时,与台北市政府交流的其中一项重点议题也是垃圾分类回收。

研议多时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已提交本届上海人大会议进行审议和表决,可望在今年正式生效实施。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昨天针对这项条例进行说明时表示,"制定条例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准和文明水准,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需要。"

该条例一旦完成立法并实施,代表上海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城市。该条例其中一项原则是"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也就是,未来上海市民若不按标准进行垃圾分类,将会遭收运单位拒收。

上海市生活垃圾目前实行"四分类"标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会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可回收物指废纸张、废塑胶、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衣物等可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厨余、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干垃圾即上述除外的其它垃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