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短短几十年,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有两件事,让人们突然意识到中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一件是前不久公布的科创板首批名单,9家企业,南方占据8席,北方仅占1席。
一件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排名,前十城市中,南方占9席,北方只有北京1城入围。
这些具象的变化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国家发改委算过一笔账,2018年上半年南方经济在全国经济的比重上升到62%,相应的北方占比下降到38%。
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南北经济份额几乎旗鼓相当。40年变迁,南北经济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倾向南方。
人和钱都在往南流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在越来越多场景下被提到。
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经济发展东西差距大,但实际上,经济南北差距也非常明显,最北的东北和最南的深圳,经济发展有着明显差距。
事实上,资源流向南方的速度超出人们想象。
人在流向南方。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8年人口净流入量排名前四的地方分别是,广东(84万人)、浙江(49万人)、安徽(28万人)和重庆(16万人),均为南方地区。
在榜单的另一端,人口大省山东、河南分别净流出20万人和7万人,两省合计净流出约27万人。东三省的“领头羊”辽宁也没能化解人口流失的问题,2018年净流出5.2万人。
北雁南飞,成为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新现象。
钱也在流向南方。
各地本外币存款余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
2018年1-10月份,全国各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前十中,北方城市依然只有北京和天津,其他8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和苏州,均位于南方。
从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看,南方城市增速普遍高于北方城市,天津虽然位列总量前十,但增速却为负增长。北京虽然排名第一,但纵观整个北方城市表现,略显孤独。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十年各地GDP数据,也给北方敲了一记警钟。
南方地区以广东、江苏、浙江、四川为代表,经济始终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相比之下,北方山东、河南经济总量虽然较高,但与南方省份仍有不小差距,近些年山东与江苏和广东的差距还在拉大。
曾经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东北,近十年经济增长始终排名靠后,辽宁受“挤水分”影响,经济增速一度负增长。由此,东三省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比重不增反降。
短短几十年,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抢占高质量增长高地
经济增速“南快北慢”和经济总量占比“南升北降”的现象将持续演进。
这是相关各地大力发挥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用的客观结果,是新一代信息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大规模集群发展的必然表现。
南北差距拉大,背后关乎“市场”和“活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经济意识浓厚的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再加上华南地区的海外华侨资源,以及东南沿海良好的港口资源和营商环境,南方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有研究指出,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越富有经济活力。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兴未艾,并向世界级大湾区迈进。香港、澳门两个行政区加上珠三角九市,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相比之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并不乐观。北京一枝独秀,天津2018年GDP增速垫底,河北近几年经济总量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超越,从全国第六位下降到第九位。
也许,不少北方城市的尴尬正在于,传统经济优势减弱,而新兴产业尚未崛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