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没结、房没买,2019年过去了一半,你却还在等

说个极其恐怖的事情:

“2019年已经过去一半了”

“但很多事,我们依旧在等。”

 

01

“以后再说”


前两天闲聊之中,有同事说最近几个月特别焦虑,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原因也很简单:

 

一个是拖了很久之后,终于“被逼无奈”去考驾照,但科目三考试马上就到了,自己连哪个是倒档都还没记住;另一个是自己的肚子,眼看游泳圈越来越鼓,还是没去健身,并美其名曰“没有适合跑步的鞋”;第三个就是好不容易等来同学申请的去瑞士免费旅游的机会,结果因为自己迟迟没有办手续,名额满了,为此还让同学数落半天。

 

旁边的同事们都说,这些事老早就开始准备了,怎么一件都没办成?结果她说平时太忙了,总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并且每一件都很急,这才一直等到现在

 

这个场景很熟悉对不对?我们每个人都面临过这样的等待,不管是减肥也好,存钱也罢,似乎所有不得不做的事情,都慢慢变成了无尽的等待,而且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借口:以后再说


 

02

“拖延症真的不是懒”


在一本名为《现代心理学》的书中,我们嘴里的“以后再说”有另一个名字,叫“拖延症”。有人说喜欢把事情拖很久的人都懒,其实这二者之间有交集,但并不是重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教授皮尔斯给拖延症总结出了四个关键因素:信心不足动力缺失冲动分心以及回报遥远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拖延确实是因为“懒”,但这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怕”。就比如我的朋友,一直嚷嚷着要学游泳,因为不仅能看帅哥还能减肥blablabla...但一直也没能实现,用朋友的话来说:“办个游泳卡简单,也不是没有时间,可我真得怕水...”

 

不如回想下我们经常拖延的事情,写方案、读书、跑步甚至搞对象,或多或少存在着恐惧心里,就如同丹麦小说《十环》中,退役的射击运动员在训练新人时说的那样:“我发现很多人在举枪肌肉记忆这项练习之前,都会选择去方便一下或者冲杯咖啡,好像开始训练前这几分钟的时间对于你们来说无比重要,但我认为不如早点开始,毕竟你不可能用喝咖啡代替这几个小时。

 

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在用所谓“借口”,或者其他事情来延缓即将面临的困难,但这样做的后果,并没能缓解事情的困难程度,反而会错过更多美好的事情。


 

03

“别让等待击垮美好”


“以后再说”、“等有空、等有钱”、“等明天”...因为等待,我们不仅把很多迫在眉睫的事情变成了“不得不做”,还错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有些人想要辞职转行,但总是无法下定决心,于是只能在不喜欢的工作上继续将就,浪费了仅有的饱含冲劲的几年;生活中暗恋了很长时间都没能说出心意,总是用时机不到为借口,结果眼睁睁看着别人捷足先登。

 

就像蔡崇达曾在《皮囊》里写:


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经发白的时候,才知道这一等,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当然这些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概率很小,但所有的“以后再说”,在以后都会变成撕心裂肺的“早知道当初...”

 

04

“拖延症真的没办法...吗?”


之前有这样一篇文章,叫《等待是如何一步步毁了我们的》,其中有一句话总结的相当到位,“想做的事情,想完成的计划,总是等以后再说,于是想得再好,计划得再完美,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别让思想日行千里,身体却依旧原地踏步。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拖延症说了这么多,怎么改?说实话小蜜也尝试过很多网上的“拖延症治疗N法”,而效果真的不大。不过小蜜认为,想要解决一个问题,还得从源头入手。比如从“计划”开始,小到几个月的健身,大到人生、投资,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快对想要达到的目标做出非常详细的规划,但参考效率高的人们,关键不在于如何快速制定,而是快速落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