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顺德餐饮的沾沾自喜


国庆假期,朋友圈都在晒顺德一些网红餐厅被人潮“攻陷”的消息,傲娇之情言溢于表。

    文∣景叔叔

图∣自网络


1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我一边开车一边收听FM901。


一位刚在广州珠江新城开了分店的顺德餐饮老板,在电波里意气风发地说“两年内,我要开六十家分店”。还有一位仁兄,他关了他在容桂经营得还不错的小餐厅,在大良美的广场开了一间更大的;在不同场合,总是听到他鸡血满满地喊道“我的目标是在中国开两千家这样的店”


结果如我所料。几年过去了,在广州开分店的老板再也没有了动静,而另一位在大良开店的仁兄,在经营不够一年的时间就关门大吉了。


在顺德,才开首家店就想着做连锁加盟,或者开了三五家就停滞不前的餐饮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做餐饮不是单有激情就可以,第一间店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定位准不准确,能不能生存下去;而发展到三五间店的时候,又是一个节点,如果没有完善的运营模式、没有专业的团队,是很难再拓展下去的。



在大良开店的仁兄,首先是选址出了问题(关于在顺德做餐饮的选址问题,下期可以做个专门分析),其次是定位的错误,想法很浪漫而呈现的效果却很土,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而在广州开分店的老板,虽然他在顺德拥有几家分店,但真正走出去他才发现,店开了却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赚钱的速度也跟不上开店的节奏,自然不得不打消继续开店的念头。


这是餐饮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状。


2


《寻味顺德》不仅改变了顺德的餐饮业,更改变了顺德。


2013到2015年是顺德餐饮业最低迷的时期。那时候的大头华,晚上八点半了,他的橱窗里还是挂着一两只卖不出去的烧鹅。牛展的店里即使是节假日的餐点时间进去,也都是松松散散坐着几号人,门口从来不会出现排队的现象。在艰难时期,猪肉婆、顺峰山庄等顺德名店也不得不靠做一些低折扣的团购来维持经营。同为餐饮人,那些日子我记忆犹新。


2016年的劳动节,《寻味顺德》在央视播出,顺德餐饮像是打了一剂兴奋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寻味顺德》还在央视各个频道反复播出,这可是有着13亿受众的国家级主流媒体,它简直就是一个流量黑洞,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吃货们蜂拥而至。直接受益的当数记录片中涉及的餐厅,他们的门口开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与此同时,顺德众多酒店的入住率也有了15-20%的提升,《寻味顺德》让顺德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一道菜,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旅行目的地城市。



尽管常有声音在呼吁,在顺德不乏比《寻味顺德》更好吃的餐厅,比如烧鹅强的烧鹅、红星的煲仔饭,可这丝毫不影响大头华和牛展的火爆程度。有人说,他开了两千公里的车来到顺德,再到大头华门口排两个小时的队才抢到一块烧鹅,那种感觉简直就是人生赢家。还有人说,牛展的煲仔饭好不好吃并不重要,他专程从深圳跑过来其实就是为了来看行为艺术的,来看牛展怎么骂人的,点个煲仔饭当成买张门票好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几年前在名古屋一家百年烤鳗鱼饭店经历的情形。当时我们在这间餐厅用完午餐离开时,店主祖孙三代人一字排开站在门口,一一鞠躬挥手向我们道别,直到我们的车开出很远直到在他们的视线里逐渐模糊,才转身回店。可如今再想起我们某位网红店主守在门口收钱的样子,有种违和感油然而生。


或许顺德的这几位店主压根就没想过要做百年老店,反正趁着这股热度先把钱赚够了再说。大家去看看“大众点评”就可得而知,一些靠《寻味顺德》火起来的网红店,在消费者的口碑中真是差强人意,而这些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顺德以外的游客。这让富萌餐饮的潘先生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消费者在这些网红店有过不愉快的消费体验之后,每给出的一个差评都会直接冲击到本土的餐饮行业,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顺德餐饮的形象,相关部门要及时引导才行……”


3


顺德的餐饮人是不爱学习的。


顺德厨师在顺德餐饮行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而政府对顺德厨师的重视也是可以的,各种烹饪比赛、名厨评选、外派学习和交流,让顺德厨师有了学习和进步的空间。可大家都忽略了一样事实,除了厨师,真正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其实是顺德餐饮企业的企业主。


有次我在深圳参加一个餐饮专业的课程,偶遇广州知粥楼的创始人王伟,作为一位在广州打拼多年的顺德餐饮人,王伟是各种餐饮专业课程中的常客,除了自己他还带着公司的管理层不断参与各种专业的学习,公司为此投入了高昂的学习经费。那次在深圳,当他知道我是来自顺德的餐饮人,他的第一句话是“顺德出来学习的餐饮人太少了!”


在普遍认知里,餐饮业是个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只要有经验就可以。其实恰恰相反,这个行业“一招鲜吃遍天”靠经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做餐饮,如果不懂定位做不久、不懂经营做不大、不懂品牌做不强。只有通过学习让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才能让自己的餐饮企业得到提升;只有大多数从业者形成爱学习的氛围,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餐饮业的竞争是专业水平的竞争。



再看看顺德厨师,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是让本地人完全抛弃了这一职业。目前在顺德厨师中,最年轻的一代已经是七零后,顺德厨师后继无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目前活跃在粤菜圈的厨师,多为广西或广东一些偏落后地区的年轻人,“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不久将成为一句空话。而现有的顺德厨师,也是“传统有余,创新不足”,如果继续用现有的审美做烹饪,未来的生存也会是个问题,顺德厨师要提升的是哲学、艺术和审美等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烹饪技术。


如何让顺德这一个“中国厨师之乡”、“世界美食之都”变得名副其实,仅仅重视厨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带动本土厨师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希望“多D学习,少D劈酒”不要成为一句空话。


4


顺德餐饮具备了多少竞争基因?


现在考量餐饮业的发展程度,最直接的一个标准是能不能进商场。顺德餐饮自成体系,几乎没有进入商场的餐饮企业,很多顺德的餐饮人甚至不屑于进商场,但事实是不管你想不想,未来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商场餐饮的直面竞争,即使是在顺德本土。


过去的商场是卖出来的,而现在的商场都是吃出来的,商场中餐饮业占比基本占五成甚至更多。过去的其他镇街都有到大良、容桂等餐饮相对发达的地方觅食的习惯,而现在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一些镇街有了自己的商业综合体之后,很大程度上截止了当地消费群的流动,大幅减少了餐饮需求的外流。比如杏坛的宏汇城、北滘的美的新都会等,这些商场的出现让餐饮市场的变化显而易见。而未来两到三年,顺德的餐饮消费格局远远不是目前的样子,还会发生重大变化。



就拿大良举例,随着欢乐海岸、中山大信、顺德万达、大融城等项目的出现,必定会让顺德的消费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首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餐饮行业。这些商场除了整合本土餐饮品牌,还会引进大量珠三角甚至全国知名的餐饮品牌。一个人口不过两百多万的小城市,突然出现这么多大型的综合商业体,很难想象到时那些规模小的商场、那些业态单一的美食街怎么活下去。比如夹在大信和万达城中间的嘉信广场怎么办?现在那些所谓的美食街、美食城怎么活?相信当年大福源、吉之岛一开张,百佳、华润等超市应声而倒的情景,大家还历历在目吧!


这不是危言耸听,毕竟顺德的市场体量有限,来分蛋糕的人多了,自然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只要时机成熟,这些新的商场自然而然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再想想我们自己,还有多少胜算?


5


谁不重视年轻消费群,谁就会被市场唾弃。


在餐饮定位体系中,首要事情的是选战场,也就是锁定你的目标消费群。众所周知,现在的主流消费群是80.90后,而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消费风向标必然是90后,谁离这群消费者更近谁就更有竞争力。


比如在大良的东乐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仁信民信互为竞争对手。但是,如果此时此刻他们彼此还是这样格局,那就完美落后于这个时代了。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旁边喜茶之类的休闲时尚茶饮店、满记之类的新派甜品店,这些店的消费群就是仁信民信要争取的消费群,只要占据这些消费群体才能占据未来市场!



最近市场上有两个顺德年轻人创立的时尚餐饮品牌不得不提,一个是印象城的“京时”,一个是美的广场旁的JANICE WONG,他们的出现为市场带来了惊喜,也给顺德的餐饮业注入了新活力!而扎堆大良东乐路、容桂天佑城一带的那些各式各样的茶饮店、要么在帮别人的品牌做嫁妆,要么在生搬硬套模仿抄袭,完全没有自己的品牌自信,一量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危险你根本就不知道危险在哪里。


体验之战是餐饮业的终极之战,这是消费群体变化和休闲化社会到来,餐饮消费越来越年轻的结果。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网红店能够生存,这其实就是后事实时代的产物,年轻消费群在意感觉比在意事实更在意,也许网红店未必是真的好,而是让消费者感觉很好,这种感觉和陈冠希以及那些女星的艳照未曝光之前的感觉是一样的。除了休闲餐饮,传统餐饮同样需要去迎合这一消费群体,要思考如何优化、再造和创新自己的定位。


6


“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是毋米粥的邹先生说过的一句让我过耳不忘的话。


仅仅靠外部力量所带来的繁荣是暂时的。不管是一个店还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城市,出了名更需要去思考怎么提升和发展,要学习《寻味顺德》之后的猪肉婆,不断提升出品与服务,不断寻求发展,而不是像有的餐厅急功近利,成天想着怎么提价多赚钱。


按理说这几年是顺德餐饮企业发展的好时机,可惜至今再没有出现一个像当年的“顺峰山庄”一样牛B的顺德品牌。倒是在广州,有蹭《寻味顺德》热度而打着正宗顺德菜旗号的凤小馆、渔工,还有深耕深圳十多年乘着《寻味顺德》东风不断壮大的顺德佬,可惜这都不是顺德人干的。这些打着顺德菜的旗号在外地异军突起的顺德菜餐饮品牌,有的顺应“小而美”的餐饮潮流,把传统顺德菜打造出精致、时尚、文艺的一面,不但让顺德菜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也让餐饮从业者看到了顺德菜的希望。


而在顺德本土的餐饮品牌中,顺峰山庄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其他品牌也都没有向外发展的态势,大家都死死盯着顺德这块土地,安寨扎营互相厮杀。顺德真的需要一个代表顺德走出顺德的顺德菜品牌,顺德餐饮人应该有大局格,多一份责任与担当,不要浪费了顺德菜这么多年积累的能量。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顺德也有很多的“跨界打劫者”,他们义无反顾地冲进餐饮业,推动并催化着本土餐饮的发展。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传统餐饮人却未必,很快他们就要焦灼地思考未来的出路了。



话说不久前,碧桂园老板杨先生邀请了十几位顺德厨师到他家里去做客,席间杨先生语重心长地问顺德厨师“兄弟们,我准备在全国开1000家机器人餐厅,不知会不会影响你们就业?”顺德厨师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过了不久,杨国强进军机器人餐厅的新闻果然在各大媒体上热传。其实,如果有机会,我想说对杨先生说:“您还是多花点心思的房地产事业上,餐饮这事就算了吧!”


后记


身处这个行业,似乎什么都看得很清楚,可就是看不清自己。当三高一低(员工工资高、商铺租金高、食材成本高,经营利润低)成为行业共性,且无沦如何努力都无法走出“四个月赚、四个月平、四个月亏”的魔咒时;当别人认为你赚得盘满钵满,而你却不得不在自己打造的虚荣里挣扎时,你能做的唯有左手握右手,自己温暖自己。


这些年,别人的经历也是自己的经历,别人犯的错自己也在犯,比如餐厅的选址、菜品的定位、合伙人的选择……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好多人都说,餐饮行业正不断受到冲击,其实是自己在冲击自己。对于遍地都是机会却不知该如何下手的问题,无非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下一步该怎么走,先让自己停下来,想清楚再出发!


·END·
  


请关注  公众号 

更多优惠资讯等着你


微信号:sd22220089


创始人 自媒体 

你不关注我的心碎成了二维码


微信号:UncleKing88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