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成美国首个禁止面部识别城市:隐私保护的边界在哪里?


旧金山监事会近日通过投票禁止政府购买以及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禁令“只针对当地警方以及其他市政相关部门”,旨在“保护公众免于被侵犯”,使得旧金山成为美国首个禁止面部识别的城市,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问题的广泛热议。

作为拥有各种先进技术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使用移动支付系统、安放监控摄像头、应用面部识别等技术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激辩和投票期,而且最终结果往往是一纸禁令。但在我们国家,这些技术的应用是构建智慧城市、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的关键基础,城市每拓展一公里,监控设备就会铺设一公里。

监控摄像头遍布城市的大小角落,重要道路上的摄像头密密麻麻,其中很多城市的监控摄像头是公安部门“天网”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道路上那种会抓拍、灯光能把人闪瞎的摄像头更是能精准捕捉到你在车里抠鼻屎的细微动作,由此判断你是否在安全、规范地驾驶。后来看新闻,某人在十字路口未礼让一只走在人行道上的小狗就被自动抓拍判罚,这说明我们很多摄像头不仅拍的清晰,而且很“智能”。

这么一对比,很多人开始像美国官员一样谈我们国家 “人权问题”,把前段时间百度CEO李彦宏说的那句“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顺手拈来,暗示我们国民没意识也没权利保护自己。


美国人的隐私顾虑,其实一直就存在,涉及到隐私问题,美国人向来都是不通过的。根据媒体报道,这次禁令的对象:警方+市政相关部门,就涉及到另外一个美国国民的心理共识——政府是不足以被信任的。除非有办法消除民众的心理壁垒,否则可能会是全美范围内施行同样禁令的开始。

 

我倾向于认为这种禁令太过极端,旧金山也会因此付出更多代价。初看之下,禁令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城市居民的形象、行为“不受监控”,但缺乏排他性。可以假设绝大部分公民都是遵守规范规则、品行良好的,但无法排除总会有一部分破坏秩序甚至违法犯罪的公民。如果有破坏公共安全、拥有犯罪倾向的公民没能被某个角落的摄像头记录,一旦发生严重的犯罪事件,那么追踪抓捕和取证审判的过程会异常困难,社区也会人心惶惶。

 

城市管理实际中也暴露出这个问题,旧金山的财物犯罪率很高, “2017年旧金山财物犯罪中,很多都是撬车偷窃,2016年有25067起此类犯罪,但这一数字去年攀升至创纪录的31322,2016年到2017年间,奥克兰发生的汽车撬车偷盗案例增长了32%”。所以在旧金山等地区出行,要特别注意车内不要放任何包、贵重财物、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放后备箱也不行,否则极容易遭到破窗盗窃,又因为周围没有监控设备,损失基本是无法追回的。(信息来源:https://www.sohu.com/a/258349213_199914)


不过可能在很多美国民众看来,保护个人隐私的优先级更高,而且这些技术设备发挥的作用是令人质疑的。这种心理从美国法律“疑罪从无”、强调保护个人权利的惯性中也能感受得到,即便意识到一个人可能会从事犯罪行动,但这不能构成你监控他的理由,面子上还是要把你当好人对待,“捍卫你犯罪行为自由的权利”。从最终结果上来看,公民看重的隐私问题受到多大保护尚不能确定,生活环境倒是变得更不安全了


回头再看我们国家,公共或私人店铺的摄像头侵犯隐私的行为确实存在,比如截取、拍摄、偷录监控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公开传播或交易,权力部门也会上传一些照片视频作为面向民众的警示教育案例,特别是高速路、城市快速路上的长焦高清摄像头,确实让人想想都觉得恐怖。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大多数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大面积使用电子监控设备和面部识别系统极大改善了公安部门处置案情、减少冤假错案、追回群众损失的效果。例如当下破获重大杀人案、盗窃案的难度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改善,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而AI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又给公安部门破获人口贩卖案件带来了新的可能。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讨论的隐私,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个人综合信息范畴。旧金山这次禁止的面部识别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相信在不同情境下,每一项个人隐私内容的权重比又是不同的。所以在这项禁令中,我看到的不是什么人权的光辉,而是一种公民的反抗意识。说起大范围公众隐私泄露,美国也不是没有,这段时间被针对的facebook,前几年被黑客攻破的iCloud账号导致大量个人私密照片泄露事件,这样的抵抗能换回来多大程度的隐私保护我是存疑的,而那些已经泄露的隐私又该怎么办呢?

对比之下,中美两国国民在公共权力部门使用摄像头、应用面部识别技术的问题上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心理路径

 

国内群众没意识到也好,没权利也罢,在摄像头下生活成为一种风险共担,要泄露大家一起泄露,毕竟人多,谁也不担心被刻意针对,再说大多数摄像头又是公共资源,“被针对了”也有法律管。此外,就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对这些信息的调取、保存、管理还是极为严格的,需要很高的权限,可以被信任,泄露了也可以追责到个人。

 

美国国民相信能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不被拍摄,行为不被记录,技术是不靠谱的,公共部门是不值得信任的,“总有刁民想害朕”。但在发生犯罪事件后,引发公共安全环境的紧张态势和损失追回成本也需要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公民共同面对。


虽然不少人认同“装摄像头、建立面部识别系统不绝对意味着会形成更安全的生活环境”的思维逻辑,但从我国多年实践来看,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犯罪的心理成本、起到警示效果,对于降低犯罪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归根结底,不管是公共部门还是民众,都没能搞清楚隐私保护的边界在哪里,因为太过细节、制定成本太高也无法制定统行的法律法规。至少从当下我们实际生活的环境来看,公共场所、属于公共部门的摄像头还算是“安全的”,也确实有助于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熊孩子乱跑丢失可以查、对犯罪分子进行追踪、作为证据来界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纠纷和责任归属。如果说我走在大街上扫了你一眼不算侵犯你隐私,那么摄像头无差别、无跟随的拍摄算不算侵犯呢?何况大多数视频数据也不会永久保存。


绝对禁止公共部门使用摄像头或面部识别技术,多少显得因噎废食、矫枉过正第一,如果遵循装了监控摄像头等隐私会被泄露的逻辑,那么你生活中所有包含摄像头的设备就都应该放弃使用,或者把摄像头挡住、抠掉(包括移动电子设备、自家房屋门厅的监控、行车记录仪等等),否则还是有很大可能被人黑进系统调用你摄像头权限进行偷摄;第二,每天上传到社交媒体的自拍照片和视频动态本身就是对隐私的一种公开,如果包含其他人的画面,那你顺带着也公开了别人的隐私,即便禁止公共部门使用,那又如何保证你已经上传的包含你面部等体貌特征信息的安全?为什么企业就比政府值得信任?这其中存在很多悖论。

 

这就是我在开始时候说的,这是无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公民们的一种“无能狂怒”式的抵抗行为,在集合行为中属于大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对于“公共部门使用摄像头监控设备、面部识别”会产生多大的隐私泄露可能性的问题缺乏论证(难道根本上是怕政府乱花钱?),还要承担这样机会成本即不使用这些设备和技术会导致的正效应损失。

 

综上,在旧金山颁布的这条禁令中,我并没有像一些民权激进分子鼓吹的那样,看到何等的人性光辉,反倒是像美国政治日常扯皮。学过政治学的同学应该会有同感,投票这个东西并不那么靠谱,不说边界和权限问题而是动不动上升到人权的节奏党也是醉了。


真有道理证明我等无知的话,不妨写篇长文例证探讨一下,告诉我们美国公共部门使用这些技术究竟造成了哪些社会危害和公民隐私泄露事件?对比之下中国公共部门大面积使用又存在多大程度的安全隐患?怎样解决好隐私的边界问题?好为我们国家社会管理贡献你的智慧。


· ·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